郭树清新政旋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01:5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蒋飞
昨天下午,证监会19楼的大会议室里满满当当坐下了29家媒体的记者,其中包括第一财经电视和北京电视台两家电视媒体。这在证监会宣传工作的历史上史无前例。“我们希望与更多的媒体合作,发挥不同类型的媒体优势和渗透力,更好地宣传资本市场的政策,保护好中小投资者利益。”证监会一位负责人表示。
不仅是媒体感受到证监会的变化。事实上,郭树清上任证监会第六任主席一个月以来,证券市场迎来了密集的新举措,舆论称之为郭树清“新政”。
过去的一个月,郭树清本人的两次公开亮相都没有谈及证监会的工作,而是延续了他本人的一贯风格,对自己长期关注的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被记者“围堵”时,郭树清只是表示对各界的“公开信”和反映的问题建议已经看过。
与郭树清的低调形成对比的是,证监会一个月来推动上市公司分红、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创业板退市制度这三板斧实实在在砍在资本市场的“死结”之上。这场新政旋风还将如何演绎,值得期待。
三项制度改革
分红问题是证券市场的老大难。A股上市公司长期以来分红率一直不高,特别是缺少现金分红,因此被讥讽为“铁公鸡”。
郭树清上任后不久,证监会就宣布将通过四项举措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包括要求上市公司树立牢固的分红意识,上市公司采取措施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以及要求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
这项措施可谓一炮打响,引起了市场各界的热烈响应。一些学者进一步建议应该以“年分红率”作为再融资的审核指标。
接下来第二项举措是综合推进创业板的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是尚福林担任证监会主席时期的主旋律,而郭树清的新政事实上是对这一主旋律的继承和强化。过去两年,证监会的市场化改革在创业板的推出和运行中得以集中体现,而解决创业板存在的问题也在于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第三方面,证监会已经将建设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纳入议事日程。这项新政可谓对资本市场的长远规划。
目前国内的债券市场人为分割成两块,一是银行间市场,二是交易所市场。市场的分割不利于提升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进而也无法为深一层次的金融创新提供条件。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发展债券市场需要统一准入条件,统一信息披露标准,统一资信评估要求,统一安排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统一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制度,减少交易市场的分割,增强统一互联。中国证监会将积极协调并推动债券市场的统一监管。
市场拓展空间
尚福林在证监会的9年,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留给郭树清的空间仍然广阔。比如国际板和新三板都是证监会酝酿多年的重大举措,但是始终没有正式推出。
新三板的定位是统一的场外市场,即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底层制度安排。它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与各地分散的股权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关系,证监会志在“统一”,但力图发展地方金融实力的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不会放弃博弈。
国际板的问题更为复杂,其根本性意义在于突破人民币资本项的管制。但是如何把握实际,如何将国际板有机融入A股的体系,都将颇费思量。郭树清在外汇局任职经历对此应有助益。
“新政”并不在于一个月内有多少举措,长期坚持市场化的方向才是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