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提高扶贫标准是很有面子的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05:20 来源: 深圳商报

  □晏 扬

  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比现行1196元提高了92%,更多低收入人口将被纳入扶贫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标准(贫困线)一直在提高,从1986年的206元到2000年的865元,从2007年的1067元到2009年的1196元。与此同时,我国的扶贫力度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年来,扶贫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不过,1196元的贫困线,仍低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日均消费低于1美元即属“绝对贫困”这一标准,一年1196元,相当于一个人月收入100元就已“脱贫”,而100元能做什么呢?平均每天3元多,光吃米饭够了,但吃菜呢?除了吃,还有穿、住、行、用,还有教育、医疗……无论如何,一年1196元是无法维持一个人正常生活的,这个贫困线确实太低。

  此次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将扶贫标准从1196元一下子提高至2300元,提高幅度达到92%,几乎翻了一倍,令人欣喜乃至喜出望外。2300元意味着,以目前的汇率计算,中国的贫困标准已经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即达到了“日均1美元”;2300元也意味着,各级政府今后的扶贫资金支出将大大增加,政府需要节省更多资金用于扶贫济困;2300元还意味着,我国统计意义上的贫困人口将大幅增加,同时“被脱贫”人口将大幅减少,更多弱抛人群将能享受到政府扶贫的阳光雨露。

  扶贫标准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扶贫力度的大小,而且关系到面子问题。有些人认为,扶贫标准提高导致贫困人口增多,会让不了解内情的人误以为中国贫困人口越扶越多,影响政府的形象。这种看法显然失之片面——不提高扶贫标准,实际的贫困人口依然贫困,靠较低的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无异于掩耳盗铃,贫困线太低才是没面子的事,与一个经济大国的形象不相匹配;反之,提高贫困线导致统计意义上的贫困人口增多,这不是没面子的事情,恰恰说明我们有正视现实问题的勇气,有解决贫困人口问题的决心和信心,预示着政府将扶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彰显了政府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人道主义关怀,表明中国正在努力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这么多的意义加在一起,难道不是很有面子吗?

  在中国GDP总量雄踞世界第二、财政收入将超10万亿元的背景下,提高贫困标准,加大扶贫力度,让更多贫困人口真正脱贫,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应该做而且有能力做的事情。扶贫标准提高只是第一步,真正加大扶贫力度才至关重要,这需要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