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欧论坛与会者热议中欧共赢之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13:5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欧是战略伙伴还是竞争对手”这一话题成为29日召开的布鲁塞尔“中欧论坛”的中心议题。与会人士普遍认为,中欧关系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双方存在许多合作机会。他们同时指出,中欧双方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差异和分歧,加强理解与交流是中欧共赢之道。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宋哲大使在论坛高级别晚宴上发表讲话指出,尽管中欧关系面临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但仍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国际合作互动的典范。他说,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成熟稳定、共谋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独立智库“欧洲之友”秘书长贾尔斯·梅里特在致词时说,过去几年中欧经贸经历了快速发展,双方现在有许多共同点与合作机会,但同时也在许多领域存在分歧。他列举了中欧双方存在良好合作历史及前景的领域,如清洁能源、城市化建设、国际安全合作等,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双方存在竞争及分歧的领域,如中欧在能源、原材料及一些战略资源的获取方面就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情况及中欧合作前景。据王一鸣介绍,中国“十二五”期间将采取措施转变依靠投资与出口维持经济增长的模式,大力促进消费增长,预计到2015年,中国国内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美元。今后5年中国的进口额将达到8万亿美元,希望欧洲也能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另外,中国将大力提高科研教育投入,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将加快。而欧洲在这些领域都有着先进的技术与经验,这也是中欧未来经济、技术、教育、文化合作的潜在增长点。

  华为技术法国公司副总裁菲利浦·科雷表示,中欧在科技、研发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他就华为技术法国公司举例说:“中国的企业文化与欧洲不同,中国企业进入欧洲要学习很多东西,华为公司正在努力适应欧洲市场环境。华为欧洲公司今后几年将成倍扩大员工数量,为欧洲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华为法国公司有6000名员工,其中45%是技术人员。中欧双方的研发合作非常有成效。”

  在谈到中欧经贸关系时,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竞争事务委员阿尔穆尼亚说:“中欧双方在经贸领域存在分歧,但增加共识、减少分歧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欧盟前任贸易专员里昂·布里坦爵士在会上也表示,过去数年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化进程中取得了许多成效,指望中国经济现在就和美国、欧洲一样并不现实。

  德国工业联合会亚非部总裁斯特哈克表示,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德国企业在欧美市场的经营状况大幅下滑,而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收益持续增长,弥补了在欧美市场的损失。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大企业身上,中小企业也是如此。他希望欧洲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在谈到中欧之间的文化差异时,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郝时远表示,保护文化多样性已得到广泛国际认同,文化多样性应包括政治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当在多样中求统一,在差异中求和谐,使政治文化多样性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

  宋哲大使也指出:“从历史到现实,从理念到实践,中欧都有很多不同。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磨合,双方都认识到,和而不同是君子相处之道,求同存异是国家关系的准则。”

  (责任编辑:刘阳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