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上海建设国际社区三思考(一家之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00:5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随着上海徐汇滨江规划建设大型国际社区,长宁建设古北新区、浦东建设金桥碧云小区后,上海国际化社区发展将进入第三轮热潮。如何把握好国际社区规划建设,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是否以外国人居住为主

  国际社区,至今没有清晰的定义。有学者把其归纳为:大量不同国籍人士生活和居住的场所。从上海发展实际看,有的国际社区,境外人士居住的比例高达90%以上,一般的达到30%,最低的也在15%左右。根据现有规划,徐汇滨江B、C、D三地块总居住面积约为320万平方米,总规划人口约8万。其中,外国人约4000人、1000户,占5%,海归人士约8000人,2000户,占10%,本土人士约6.8万人,2.2万户,占85%。

  但境外人士居住达到一定比例并不是惟一标准。笔者认为,主要是看该住宅区是否按照国际社区的先进理念,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基本设施,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多元文化,不同人群、机构与环境和谐共生的集生活、居住、工作、娱乐等一体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当然,作为国际社区,要具有一定量的外籍人口居住或游学等。

  是否就等于高档住宅区

  显然,具有高品质的国际社区,不等于就是高价位的高档住宅区。上海城市的国际社区应在充分把握历史纵深感和空间地域延伸感的同时,从国际大都市的高度,打造具有持久活力和领先地位的国际居住社区。

  一是社区功能国际化,社区功能设施的配置多元化,社区功能服务资源的最佳效率;二是社区形态国际化,社区建筑规划绿色环保先,社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人性化;三是社区共治国际化,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探索新型社区治理模式。

  能否沿袭居委会管理模式

  国际社区从居民来源地来看,可分为三类:一种是居民来源地相对集中的社区;一类是各国人士混居的社区;还有一类是外籍人士有一部分,更多的是拥有海外绿卡的海归华裔,上海国际社区大多属于这类。

  规划建设国际社区,需探索一种中西合璧的新型国际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其共性原则为:一是尊重社区居民的利益表达和沟通权利;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社区服务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三是国际社区的各类资源配置应当共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