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撤走驻伊朗外交官英国威胁宿敌:后果很严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01:1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游心

  英国外交部官员昨日透露,针对29日的英国驻德黑兰外交驻地遭围攻事件,英国正撤回外交人员。按计划,第一批撤回的外交人员先从德黑兰飞往迪拜。

  英国首相卡梅伦警告称伊朗将承担“严重后果”,美国、欧盟以及联合国安理会也纷纷谴责伊朗。至于何种后果,目前尚不得而知,英国外交部部长黑格将于今日在布鲁塞尔同欧洲盟国碰头,商讨协同行动。

  有外交官认为,这起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德黑兰最严重的针对外交人员的围攻事件,不但是伊朗同西方关系的悲哀,更是德黑兰政权内部动荡的缩影。

  谴责纷至沓来

  “为了个人安全,一些员工正在撤离。”英国外交部称,但不确定是否所有外交人员都在撤离。同时,英国驻伊外交机构基本全部关闭。

  当地时间29日下午,数百伊朗方面称为“学生”的抗议者聚集在德黑兰英国大使馆外举行示威抗议,随后开始爬上围墙和大门,扯下并焚烧英国国旗,烧毁一辆汽车,而6名使馆工作人员也一度被挟持。同时,英国在德黑兰的另一处外交驻地“Oolhak花园”也遭到围攻。

  “当务之急是确保我方员工及其家属的安全。”卡梅伦和黑格在11月30日的声明中表示,“根据昨天的事件,为确保他们的安全,一些员工正离开德黑兰。”

  卡梅伦称:“发生在德黑兰英国大使馆的袭击是残暴和难以宽恕的。伊朗政府没有保护英国外交人员以及外交驻地财产是个耻辱。”

  “伊朗政府必须认识到,没有保护我方人员将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将考虑接下来采取何种措施应对。”他同时警告称,“伊朗政府必须立即保证我方员工未来的安全,返还所有财物,保护外交驻地。必须对那些涉及这起犯罪攻击的人提起诉讼。” 同时美国、欧盟以及联合国安理会也就围攻事件向伊朗表示谴责。

  “袭击严重违反了《维也纳公约》。”黑格则称,“我同伊朗外交部长通话,以最激烈的措施抗议相关事件,要求伊朗立即采取措施保证大使馆员工和外交驻地的安全。尽管他表示对所发生的一切表示道歉,立即采取行动应对,但这仍是伊朗政府的严重失败。”

  尽管伊朗方面对这起事件表示遗憾,并将其形容为是“小部分示威者的不可接受的行为”,但伊朗议会发言人阿里·拉里贾尼则称联合国安理会的谴责是“草率的”。“联合国安理会草率谴责学生运动,掩盖了美国和英国此前的罪行,而警方确实已经履行维护和平的职责。”他说。

  但英国媒体报道称,事实似乎并非如此,电视画面显示,示威者轻易突破了大使馆围墙,穿着防爆衣的警察却无力阻止。

  保守派指使?

  英国大使馆位于德黑兰主街之一,高高的围墙、多重守卫和防御工事,是德黑兰最警卫森严的建筑之一。如此森严的安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国和伊朗关系的不稳定性。在一些伊朗人的概念中,英国是降临到这个伊斯兰共和国的所有厄运的主谋。

  而近来,一系列事件“凑巧”进一步拉紧本已紧张的两国关系。11月22日,为防止伊朗拥有核武器,财政部部长奥斯本宣布加强对伊朗单边制裁,英国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停止与伊朗任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交易或商业往来,包括伊朗央行;5天之后,伊朗议会以绝大多数通过降低同英国外交关系的议案,并驱逐英国新上任的驻伊朗大使多米尼克·希尔科特。

  同时,去年伊朗核科学家在德黑兰遭暗杀事件的一周年临近。示威者此前宣称,他们会在11月29日英国大使馆外举行示威,以示纪念。伊朗称英国和西方世界应对一年前遭暗杀的伊朗著名科学家阿弗沙尔之死负责,而英国则坚称自己无辜。

  同时,还有一组示威者围攻了德黑兰北部一处独立的英国外交驻地,当地人称之为Oolhak花园。占地50英亩的Oolhak花园对一些保守派伊朗人来说有很大的象征意义。他们认为英国人从伊朗偷走了这个花园。一名伊朗政治家曾表示,如果伊朗能得到伦敦的海德公园,那英国人才能占有Oolhak花园。

  围攻事件的另一个背景是,随着伊朗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制裁,外交上越来越孤立以及积习成弊的经济问题越来越严重,总统内贾德试图缓和同其他国家紧张的关系,而伊朗议会保守派、司法部以及安全部队则并不赞同,强烈反对并开始抵抗。

  现在尚不清楚示威者是否被组织,抑或是单独行动。但英国广播公司评论称,示威者对英国的看法同伊朗当局内部保守派的观点如出一辙。

  1997年,伊朗情报人员被发现在德国谋杀4名伊朗库尔德人,所有欧盟国家曾撤回驻伊朗大使长达7个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