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医院遗弃伤员缘何一再上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06:00 来源: 深圳商报

  □ 叶祝颐

  网帖称,“湖南永州市新田县中医院见死不救,将在车祸中受重伤的教师谢桐军抛弃在垃圾堆”。记者调查得知,谢桐军此前受伤昏迷路边,几天后被村民发现,随即被120送往新田县中医院,几天后家属却在院外的路边找到他。家属称,有人目击谢桐军被中医院遗弃。谢桐军此前受伤是遭遇车祸还是抢劫,也暂无结论。11月29日,有媒体记者向新田县中医院院长卢敏求证未果。新田县目前已成立调查组。

  河北安国中医院医务人员遗弃流浪女事件刚淡出公众视野,新田县中医院见死不救、遗弃伤者的消息又浮出水面,医德沦丧至此,令人唏嘘不已。

  但是,值得反思的是,医院为何放着送上门的生意不做,要遗弃伤员呢?这仅仅是医德问题吗?在此,我想说一则旧闻:洛阳市卫生局一项调查显示,洛阳市7家三级医院无主病人一年欠费总额362.2万元。无主病人所产生的巨额费用,由于难以追偿,医院抱怨连连,无主病人成了他们的心病。医院遗弃伤者令人愤慨,但是“无主病人影响医院正常经营”让人无法释怀。

  卫生部N次强调见死必救,地方政府一直强调救死扶伤,社会舆论更是一再呼吁医院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拒收病人。但是医院对交通事故伤员、流浪病人、无主病人、无钱病人见死不救的现象并非个别。尽管医院一再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社会舆论往往都是谴责医院对患者严重不负责任,践踏患者治疗权利。但是谴责归谴责,医院不救人的新闻仍不时上演。

  当然,医德滑坡、医风不正、创收思维作怪,是医院见死不救、遗弃伤者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对此现象需要做一些制度反思。现在的医院多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多靠创收来保证医院正常运转。如果医院救治没有经济能力的病人,往往很难从政府得到政策倾斜与经济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医院不计报酬先救人,显得勉为其难。

  保证每个伤病员的治疗权利与生命权利是医院的职责,更是政府的应尽之责。政府不仅要制订见死不救的罚则,惩罚遗弃伤者的医院与医务人员,而且要做医院的经济后盾,给医院吃定心丸,让他们愿意救人。如果不能解决医疗费用难题,即使医院迫于道德舆论和官方的压力,勉强同意救人,也难免心不甘情不愿,救人也不会全力以赴。

  因此,要化解医院见死不救难题,不能寄希望于对医院加强医德教育,也不能满足于患者求助、媒体呼吁、政府施压、医院救人的被动救人模式。政府要牵住“见死不救”的牛鼻子,为特殊群体的医疗费寻求制度出口。只有政府完善医院救死扶伤的配套措施,建立医疗补偿制度,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为特殊群体医疗费用埋单,消除医院救人的后顾之忧,才有望打破医院见死不救的僵局,避免医院遗弃患者之类的悲剧重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