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缅接近 与中国无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06:42 来源: 时代周报本报记者 马欢 实习生 张瑜
变革中的缅甸不断谋求外交上的突破,与此同时,与缅甸长时间关系紧张的美国,也在寻找新的契机。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到访,为许多问题揭开了面纱,但同时也引发了美国在亚洲新动向的诸多疑问。
谨慎的“破冰之旅”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表示,“在过去几周内,随着缅甸当局采取措施迈向民主,我们看到了缅甸的曙光。当然,离我们的愿望还差得很远。”
美国与缅甸的交恶由来已久。
1988年,自缅甸军政府接管政权以后,美国就开始对缅甸实施经济制裁。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向国会提出,禁止美国人在缅甸进行新的投资。此后的布什总统也签署了相关的经济封锁禁令。
2011年,大选后的缅甸进入改革期,来自各方面的变化,也促使美缅双方不断释放出希望对话的信号。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唐纳表示,缅甸改革出现了进步迹象,不过,美国还是希望看到进一步的改善,包括释放所有政治犯、修改选举法律、同时扩大政治参与空间。唐纳同时表示,希拉里前往缅甸并不会列出详细的改革要求清单,因为这只是美国与缅甸对话的开端。
奥巴马也表示,访问存在一定的风险,应谨慎鼓励“一些进步迹象的闪光点”。
早在今年9月,美国就曾派遣特使德里克·米切尔访问缅甸,与缅甸高层进行对话。
在对话中,米切尔认为缅甸的一些变化让人惊奇:“那些像我一样对缅甸事务有过多年观察的人,看到过一些起起伏伏。但我不能说我们看到过真的与过去这几个月一样的情况。”与此同时,他对于缅甸未来走向,也不太确定,“在与缅甸国内的人士对话时,他们自己也表示他们正看到某些略不同于以往的情况。不过,仍不清楚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以及未来的走向。”
此次访问,不仅释放了积极的外交信号,美国也开始放宽经济援助。据缅甸《七日新闻》报道:米切尔访问缅甸期间曾经表示,美国政府有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向缅甸提供小额贷款的计划,同时也在寻求向缅甸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提供帮助的办法。
此外,美国也取消有关限制缅甸官员今年9月前往纽约参加联大的旅行禁令,还邀请了一个缅甸代表团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新设立的“湄公河下游之友”行动计划,该计划致力于推动以平等而可持续的方式来开发湄公河下游地区。
而这一次的希拉里访问缅甸,则将两国的外交接触,又加深了一步。“我们还不到可以评估(解除制裁)的点上,我们还在起始阶段,我们这次访问,更像是延续缅甸特使米切尔的对话而已。不过很显然,这次派国务卿过去,象征更重要的迈进。”唐纳表示。
“希拉里访问缅甸,是美国对于缅甸政府开放和改革所释放的一系列积极信号之一,但要恢复正常外交关系和放宽制裁还需要时间,可能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缅甸政府有了明显进步,但是,前路还很漫长。”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邦妮·格拉泽(BonnieSGlaser)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的时候表示。
与中国无关?
在一些分析看来,此次会晤,将能帮助缅甸政府减少国际上对它的孤立,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一些外媒甚至指出,对美国而言,他们或许期待缅甸不再是中国的卫星国,而是奥巴马总统在亚洲的“枢纽”。
不过美国官方回避了这种说法。
唐纳表示:“我们以前也说过。这次访问缅甸与我们和中国的关系无关。我们在缅甸关切的是进一步为各政党创造民主的空间。”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告诉路透社说,不应将美国决定接触缅甸,视为企图包围或遏制中国,而是应受到中国政府欢迎的一个进步。他说,美国将就同缅甸接触一事,同中国进行密切磋商。缅甸局势稳定,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也符合中国的利益。他说,这关乎的是缅甸,与中国无关。有报道说,美国不断向中国周边国家施加影响力,让中国越发感到不安。
“在我看来,美国的接触是对缅甸内部改革的一种回应。与中国的关联不大。美国与缅甸正常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双边利益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不过,美缅关系也事关中国利益,如能改善,将是双赢的局面,并不能视为是美国对于中国的一种牵制政策。”邦妮·格拉泽表示。
对于缅甸来说,当前更为重要的,是进行国内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