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求是>杂志:中华文明复兴的重大意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09:4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吴建民:中华文明复兴的重大意义

  复兴中华文明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助于破除“中国威胁论”。要从根本上化解对中国的疑虑和不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第二,有助于中国的长治久安。有些人总认为洋的比土的好、新的比旧的好,并出现诚信危机。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复兴中华文明。第三,有助于世界的发展。西方文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后,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要解决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问题,需要东方智慧,需要从中华文明中吸取营养。这是世界对中华文明的期待。因此,我们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任务,把新时期的中华主流文化构建成为一个科学的、鲜活的、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体系,来陶冶中华民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中去,实现中华文明复兴。这项工程是一项千秋伟业。(《人民论坛》2011年10月上)

  陈东辉:民族自觉的核心在于价值自觉

  民族自觉是一个民族对本民族的历史与现状、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以及民族发展规律的理解认知过程。民族是具体的、有形的,是不可能超越时空存在的。因而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也是具体的,既是历史的,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民族自觉,说到底,还是文化价值上的自觉,即对价值地位认识上的高度觉察、规律把握上的高度觉醒、责任担当上的高度觉悟。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性问题,谁放弃了自己的价值观,谁就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自我,最终归于消亡。当今世界各国,都将对本民族价值观的捍卫作为其文化政策的核心支点。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哪个国家或民族愿意跟风行效、随波逐流。作为实体而存在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我们讲民族自觉和文化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满怀高度的价值自觉和强烈的价值自信,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任凭风浪起,自有主心骨”,才能与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开辟美好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9月29日)

  祁述裕:全面认识文化产业的价值和功能

  文化产业既然是一种产业,要讲产值,也要重视提高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但是,如果把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提到不恰当的位置,作为评判文化产业发展好坏、快慢的标准,这就背离了文化产业的特点和规律。实际上,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高低,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英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8%;美国作为文化产业的超级大国不到6%。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多少,与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孤立地看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意义不大。过于看重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容易导致数量与质量失衡,规模与效益失衡等问题。文化生产从来就不是以数量取胜,而是以质量分高下。创造性的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义,是力求提供尽可能多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产品。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不仅要看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要看文化产业在促进文化发展繁荣中的作用。看是否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是否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可以传诸后世的作品,是否提升了公民文化素养,是否提高了生活品质,等等。一句话,对文化产业价值的考察应该是一个综合的考察。(《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8日)

  朱继东:红色文化历久弥新

  自从“五四”运动以来,红色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色彩。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屈原、岳飞、文天祥、史可法、郑成功等民族楷模传承的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与人为善、舍生取义等文化基因,是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活报剧”、“秧歌剧”等红色短剧,唱响了爱国救亡的时代强音,发挥了教育人民、鼓舞官兵、瓦解敌人的作用,是红色文化的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红日》、《红岩》、《青春之歌》、《红旗谱》、《保卫延安》等红色文化经典,展现了激动人心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并涌现出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先进典型,鼓舞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文化工作者以全新视角审视和重构红色文化,使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事实证明,凝聚着一代代中国人道德理想与价值追求的红色文化不仅没有过时,且影响力历久弥新。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奋发向上的红色文化,不断增强着我们的文化自信,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环球时报》2011年10月31日)

  汪嘉波:美式资本主义已经进入死胡同

  “占领华尔街”运动说明,“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美国民众已对本国政治制度相当不满”,不再相信美式自由资本主义能够自动纠错和自我调控。美式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建立在追逐金钱的基础之上,一味追求自我最大化的选择。在自我最大化的过程中,人们唯一感兴趣的东西就是金钱。整个国家只关心“实现自我最大化的交易关系”,而对人们广泛的社会需求不闻不问。美式民主制度关心的不是人的幸福,它只关心“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政府关心的只能是1%的赢者通吃的富人。美式民主实质上已经沦为一种金钱与权力的交易系统,它无法直面99%的民众,只能服务于1%的“社会精英”;它无法解决重大社会问题,而只能心满意足地接受资本力量的操控。表面上,美式资本主义主张“小政府、大社会”,认为市场经济可以自我调节,强调政府对市场经济“不加干预”,从而让民众、市场和社会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然而实际上,政府与金融财团却存有一种阴暗的、可耻的、见不得阳光的交易关系。“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敲响了美式资本主义的警钟。一个为了少数人服务的制度是没有前途的。美国一向引以为傲、一直不遗余力向别国推销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出了问题,这就是“占领华尔街”运动告诉世人的真相和实情。(《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0日)

  (法)埃里克·勒布歇:西方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密不可分

  在西方国家,金融危机演变成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引发了债务危机,债务危机又导致了政治危机。将导致这一连串事件的原因反过来看不难发现:自2008年以来所经历的危机首先是政治危机。在欧洲,面对希腊危机,政府无能为力,从而使危机蔓延到了银行,并使情况变得越来越糟。在美国,随着选举临近,各方都把精力放在了权力之争上,经济却濒临衰退边缘,债务总额更是超过了欧洲。西方国家的政治未能做出调整,以适应这个时代的巨大变化。它所采取的方法仍停留在过去,加之从政人员素质平庸,这一切都导致了民主的失败。政客们似乎相信,过去的机构和制度还有可能继续存在下去,但他们不得不用借债的方式来维系这一切。令人感到痛苦的是,西方国家无能为力的现状无疑强化了对方阵营的力量。欧洲或许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应对平台,但前提是它必须通过新的机制建设和经济增长来使自己重获生机。(《参考消息》2011年10月10日)

  (责任编辑:刘阳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