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球商业经典》:在干旱中幸存的小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1 13:52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杂志

  文/我要好起来(战拖会成员)

  人们常说,分娩过的女人才了解疼痛的极限,抑郁过的人才知晓绝望的滋味,感同身受只是一句谎言。一位曾经的拖延症患者的自白,或许才是我们理解拖延症最直观的方式。

  到2009年7月,我已经度过了整整5年"无法动弹"的日子--我不敢做任何打算,我的大部分计划都会演变成歇斯底里的痛苦,大到写论文找工作,小到吃饭睡觉上厕所。

  平常的日子里抑郁着拖延,最后期限之前躁狂着拖延,常人看来普通的事对我来说都是极大的精神负担。带着沉重的负罪感,我日复一日地沉浸于网络世界与己无关的喜怒哀乐中,绝望地等待最后期限和炼狱一起来临。

  即使在最火烧眉毛的时刻,我也无法顺利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那些整夜整夜地熬,却只熬出100字的日子遵循着如出一辙的模式:住学校宿舍的时候,半夜跑到阳台上偷偷哭,哭累了回来继续对着电脑发呆,撑不住了再去阳台上哭;有了自己的家以后,半夜声嘶力竭地哭喊、尖叫、摔东西,筋疲力尽后倒在冰冷的地上睡着,惊醒,挣扎着爬起来,心狂跳,手抖着再敲几个字,再哭喊、尖叫,如此往复。

  就如小人鱼每一个美妙的舞步都像踩在刀尖之上,我的每一个平庸的句子都浸透了泪水。然而更大的恐惧,是从刀尖上摔下来,让众人知道我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骗子和可怜虫。

  无需罗列那些在拖延中失去的"本来可以"拥有的东西,精神濒临崩溃、身体日渐孱弱,这二者已足够惨痛(直至今日,我仍然在承担体质变弱的苦果)。我看到我的未来写着"郁郁而终"四个字。

  精神分析家霍妮做过一个经典的比喻,可以用来描述"拖延症"患者--就像在开车时同时踩住了油门和刹车,结果是外表毫无动弹,内心早已精疲力竭。

  先举手投降

  我加入了豆瓣上的"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看过几个帖子之后,我颇振奋了几日。记得在那个周末,我一如既往地在家加班,但是破天荒地在周六完成了原本在周日晚10点之后才会正式开始的工作。我想:"这真是一个完美的开始,我将就此好起来!"然而周日之后,我又回到了死气沉沉的日子里。那时,我还像其他人一样坚信拖延只是个道德问题,而不知道它其实也是个能力问题。

  2009年8月,在拖延症小组混迹了一月有余之后,我终于明白别无他途,只能"自救"。与其说我拥有强大的求生意志,不如说我终于认清现实,举手投降,承认我现有的知识、能力和资源已无法解决我面临的问题。

  组里有人推荐了几本心理自助的书籍,就从这里开始吧。我不再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与那些山一样沉重的任务上面,只想着"看点书","好歹是有意义的事,比上网好"。之前的5年中,我基本没有看完过一本书(时尚杂志除外),已经不太会思考了。凭着仅存的意志力熬过了最初的昏昏欲睡、坐立难安之后,在麦当劳和地铁上看书的时光渐渐变成了一种享受。我,又有了活着的感觉。

  想象一下,一片已经干涸了5年的河床,死一般的寂静和燥热,一旦有清泉流过,仍会变回肥沃的土地,汩汩流水声、微生物、鱼虾、水草、饮水的小鹿、捕鱼的小熊,河边的灌木,所有代表生命的东西,都会回来。我不过是为空虚的头脑注入一点滋养,然后,一切开始自行运转。

  我在书中并未找到克服拖延的良方,但是得到了两个重要启示:一是、我对自己的了解少得可怜;第二,拖延正是要提醒我这一点。

  我应该……

  现在回头看,我当时对自己进行的,是一场笨拙但有效的认知治疗。觉察和记录自己的想法,挖掘自己行为和情绪背后的信念,以及信念背后的信念,有意识地寻找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诘问、辩论、思考、沉淀--就像一个游戏,我对自己兴致勃勃,像第一次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一样。

  原来我对自己和世界有着那么多严苛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原来我头脑中存在那么多未经检验的逻辑,原来我一直用别人的眼光看问题。那么多习以为常、奉若真理的观念,那些把我吓倒、让我辗转反侧的观念,它们是否真的如看上去那般正确和不可撼动?比如:

  世界是公平的(或不公平的,一样)

  我应该优秀

  我应该谦逊

  我应该努力

  我的工作成果代表了我本人

  对自己宽容会导致堕落

  每一天都应该有进步

  没有目标是不对的

  我应该知道我想要什么

  ??

  对"人是不是一定要有人生目标"、"没有目标会怎样"的思考,卸下了我一个沉重的负担。我曾经数次有过各种目标,然而,要么无论怎样逼迫自己也无法做到,要么做到了也不觉得满足。但是人怎么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呢?没有目标我如何行动!这些念头令我痛苦不堪,直至我发现,与其徒劳地寻找一个永恒正确的目标,不如立刻接受自己没有目标和不知道要什么这个事实。

  "如果我没有目标会怎么样呢?"在审查了那些关于目标的陈词滥调之后,我给自己的结论是,不会怎么样--至少是与现在一样,区别是,没有了"我不应该"的痛苦。

  当我允许自己漫无目的地生活,随波逐流、"应付事儿"时,效率似乎一点点地回来了,而且诡异的是工作质量并未因此下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过这样一句话:"对自己多一点珍爱,就会对别人少一点要求。"当我开始关心自己的内心、照顾自己的需要时,周围的环境也显得不那么冰冷了。

  那些阅读和思索的时光,陪伴我平稳地经历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重大挫折,忍耐了因为各种病痛频繁出入医院的煎熬,自我控制感和力量感渐渐回到我身体里。2010年1月的一个下午,当我坐在候诊室里看书等待的时候,我品尝到了一种从未享受过的滋味:平静。

  随后在诊室里,大夫告诉我:第一,某项"待查"病症是良性的;第二,不光是良性的,而且在还未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它正在缩小。"是你自己的免疫系统在起作用!"大夫说。

  冬夜的星空下,我第N次地仰起头,却第一次看见了头顶的猎户星座。不知它已闪耀了多少亿年,但却是第一次以一个明晰的形象出现在我的眼里。原来我一直活在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恐惧中,却始终错过了当下--这唯一可以把握的真实的存在,这一刻美丽的星光、城市的灯火、熙攘的人群和身旁的爱?人。两年阅读80多本书的成绩,论速度只能算一般,但这已足以酝酿一个习?惯。

  遵循生命的规律

  "人不是非得有目标"这个念头,曾让我得到解脱,然而当我不再纠结时,梦想回来了,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焦虑和对眼前生活的厌倦,以及我的老朋友"拖?延"。

  那时,我重新面临艰难的抉择:是否要打破眼下安全的平衡,是否要将自己投入令人恐惧的不确定之中?

  2011年5月,我走进心理咨询室,寻求专业帮助。别人问:"你复发了吗?"我只好回答:"地狱有十八层呐。"实际上,正因为我有过如此的心路历程,更明白自己身上正在发生什么。今天的我更懂得调动一切可用的资源,来帮助我踏上新的旅程。我为我曾独自走过最艰难的日子而自豪,也为自己学会敞开心扉,寻求帮助和理解而欣慰。

  在咨询室里,我一次次地回答咨询师"你现在有什么感觉"的提问--为什么我在这一刻眼眶红了,为什么这一刻语带兴奋--一次次地克服抗拒和逃跑的愿望,去体会自己当下的情感。我曾经接纳了自己的软弱和恐惧,现在面对奔涌而出的野心和攻击性,我该怎么办?

  我想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成长乃是贯彻终身的使命,那又有什么理由认为居然有人,即使是一个"好起来"的人,可以幸免于成长的烦恼?卷土重来的拖延与焦虑,在合适的时候,提出了永恒的问题:我是谁?

  我再次决定追随自己的命运,也为这个故事,留下一个开放的结局。我始终没有变成一个"高效"和"成功"的人--虽然这曾是我对"好起来"的想象。我收获了一些更奢侈的东西--对自己感到坦然的信任和欣赏,对未来怀着忐忑又坚定的心情。

  我的人生轨迹已经不可逆转地改变,又或者,这一切不过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就像那条在干旱中幸存的小河,它只是遵循大自然和生命的规律,无论一开始有怎样的图纸和规划,河水只会顺着土地的高低起伏流淌,形成浅滩、瀑布和深潭。只要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是否是当初设想的样子,还重要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