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伊核危机:外交战会否引发更激烈对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07:2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当前,因伊朗部分民众冲击英国驻伊使馆,使双方外交关系跌至20年来最低点。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誓将报复驻伊使馆遭袭事件,而美国总统奥巴马放出狠话,扬言“将在短时间内对伊朗采取决定性行动”。美国前一段时间刚刚对伊朗进行严厉金融制裁,那么其“决定性行动”又意味着什么?这不免让人担心,外交战是否会引发更激烈的对抗,使此前已经升温的伊朗核危机更趋复杂化。

  美国盯住伊朗不放,实际是美国防止伊朗借核谋求地区崛起、改变中东既存权力秩序,威胁美国在中东的既得利益。对美国来说,防止中东出现地区性大国一直是既定目标。20世纪50至60年代,以纳赛尔为代表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曾试图谋求自主自强,但后来终在美国支持的以色列打击下走向衰落。而这次谋求地区崛起的伊朗是“石油武器+核能力+海湾称霸”,由此更令美国不能容忍。连一向以强调“软权力”著称的约瑟夫·奈也表示:“如果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利益受到威胁,那么在使用武力这一问题上,美国不应犹豫不决。”因此,美国与伊朗矛盾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结构性矛盾,美国和以色列不可能容忍伊朗携核“和平崛起”。双方围绕伊朗核问题进行的对抗和较量注定是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美国很清楚,武力摊牌可能使其面临“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对伊一直避免过早摊牌。这些年来,美国为阻遏伊朗地区崛起几乎使用了除战争之外的所有手段,包括武力威胁、经济制裁、外交孤立、支持伊朗反对派,乃至绑架杀害伊朗核专家等。但这些举措均未能根本撼动伊朗的核立场。

  很显然,时间流逝对伊朗有利,伊朗核研发和军事实力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日趋增长,而对美国和以色列不利,美国在中东正处于战略衰退期,以色列在“中东波”后处境日趋孤立。由此决定了双方迟早要武力摊牌。一般来说,“处于衰落的国家想早点战争,而在崛起的国家则在权力转移前想避免战争”。伊朗现在正处于“爬坡期”,距离实现崛起仍有时日,因此这一时期是伊朗最易遭受外力打压的“危险期”;而对美国来说,这个时期就是打压伊朗的“机会窗口”,一旦度过这个危险期,由于战争成本明显超过收益,双方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反而会减小。换言之,伊核危机的发展走势是个倒U形结构。历史一再表明,权力转移的交替期往往也是发生战争的高发期。

  因此,伊核危机的悬念不在于双方最终会不会武力摊牌,而是会在什么时候摊牌。而在当前,中东剧变、欧美经济危机、利比亚战争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西方自感对伊动武时机正在成熟:欧美经济危机深化使其通过战争转移危机的可能性增大;中东动荡为西方将干预重点放在中东提供难得契机;而刚刚结束的利比亚战争,极大刺激了西方继续武力干预中东事务的胃口和信心。而这次伊朗部分民众袭击英国驻伊使馆事件,“令伊朗与英国这个西方主要大国间的对抗表露无遗。”美国等西方大国也因此找到了妖魔化伊朗,乃至对其采取更严厉措施的新口实。由此使本已高烧不退的伊朗核危机火上浇油,使未来局势变得更加危险。

  (作者田文林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