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企业家标签下的中国文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07:39 来源: 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汪静赫

  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贤亮

   1936年12月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国家一级作家,代表作品有《灵与肉》等。

   “文学是形象思维,商业则要严谨的抽象思维。这二者对我来说都是平等的。” ——张贤亮

   现年75岁的张贤亮住在宁夏西部的镇北堡影视城里。在他居住的小土屋内,挂着四个字:“安心福地”。

   过去的50多年间,宁夏逐渐被张贤亮视为自己的故乡,而他是个生于南京的南方人。在西北的天与地之间,张贤亮写出了3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19岁因错划“右派”到宁夏劳改,在监狱里待了22年,其间还逃跑过,曾经以乞讨为生。在最好的年华里,张贤亮过的是最坏的时光。

   曾经以捡到一个烟头为“最大幸福”的张贤亮,后来成为“伤痕文学”的领军者,并在57岁高龄由创作向创业转变,步入企业家的另一段人生。

   劳改农场的22年不仅成为张贤亮文学创作的源泉,也是从商的缘起。在劳改队时,张贤亮翻过无数遍三册《资本论》,这成为他经商的理论基础。这本详细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理论与操作规则的书,对于张贤亮来说,是“在资本运作时的一个关键理论指导”。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摄制组频频到宁夏取景,时任宁夏文联主席的张贤亮向他们推荐了拥有自然荒漠风光的镇北堡。从《一个和八个》到《红高粱》,那时的中国影片中常出现的粗犷西北地貌都是取自镇北堡实景。当电影人和观众欣赏着美好影像时,张贤亮已经在琢磨美景之外的东西。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掀起了“党政机关以及群众团体大打第三产业”的热潮。身处宁夏文联主席之位的张贤亮也有了办第三产业的想法,并且目标明确:将镇北堡办成一个影视基地。

   1993年时,张贤亮的文学作品有20多种外文译本,他手头有78万元人民币的外文版税。这笔外汇就成了张贤亮创业的贷款抵押金。

   1993年9月,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成立,张贤亮任董事长。第二年,中央下文件要求中央党政机关与三产脱钩,债务就都落到了张贤亮一个人的身上,于是他“一不小心成为了一个民间企业家”。

   华夏西部影视城公司下属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初建之时,是个原汁原味的荒凉之地。在没获得一分赞助的情况下,张贤亮开始“大卖荒凉”,并且“越卖越好”。随着许多著名电影人纷纷来此取景,镇北堡的“荒凉资源”成为财富资源。镇北堡不但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性所在,也为我国加强文化产业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另一类成功范例。

   “我最自豪的一点就是:影视城虽说不是文学作品,但却是我非常得意的文化作品。”张贤亮说。

   1997年,张贤亮发表了20万字的长篇文学性政论散文《小说中国》,首次大胆地提出“私有制万岁”,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在一次北大国际MBA论坛上,张贤亮应邀发表《西部企业管理秘笈》的演讲,赢得满座掌声。2008年,张贤亮推出新书《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向改革开放致敬,与读者分享他十多年来的商路心声,引起各方关注。

   如今,镇北堡西部影城已成为宁夏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 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在此摄制影片之多、获得国际、国内影视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影视城之冠。

   然而张贤亮的商业眼光已不局限于此,他对于镇北堡的定位早就从影视基地转换为了旅游景观。如今,镇北堡影视城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逐步向“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发展。2008年,镇北堡影视城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实验基地”,2011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在作家下海尚被称作不雅的上世纪90年代,张贤亮即被罩上“中国作家首富”的称谓,据说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上宝马车的作家。早前对于随之而来的种种非议,张贤亮的回应一如他的文字:大气。在当时,张贤亮面临最多的质疑就是“文人经商”,但他从来不认为这是一件“丢脸”的事,从此意义上说,张贤亮是中国文化财富的先锋。

   “文学是形象思维,商业则要严谨的抽象思维,这二者对我来说都是平等的……影视城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最能产生高附加值,而这一切,就需要文人的智慧。”张贤亮如是说。

  磨铁图书创始人、总裁沈浩波

   1976年出生,江苏泰兴人。1996年开始诗歌创作,被中国诗歌界称为“心藏大恶”的诗人。沈浩波出版有诗集《一把好乳》、《蝴蝶》等,曾获2000年《作家》杂志年度诗歌奖。

   “我一直特别拧巴,因为诗人和商业的距离太远了。”

   ——沈浩波

   2010年5月的一个下午,沈浩波接到作家麦家的电话,麦家说刚刚读完沈浩波的诗《蝴蝶》,“激发了他成为一个诗人的欲望”。在欲言又止后说:“浩波,看了你的诗,我觉得你现在做的出版生意,对你来说,真的毫无意义”。沈浩波在微博(http://weibo.com)里讲述了这件事,并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哈哈中有点悲哀”。

   “我一直特别拧巴,因为诗人和商业的距离太远了。做企业,其实是在挑战我的本性。”沈浩波曾说。

   尽管如此,这看似迫不得已的选择并不妨碍诗人沈浩波的蜕变。在过去的几年里,他是中国最知名畅销书的商业推手之一。作为中国最大民营图书公司掌门人、磨铁图书CEO,书商沈浩波显然已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1998年,还在北京师范大学上学的沈浩波开始写诗。第二年,他大学毕业。在做了一段时间的记者后,沈浩波开始创业。那时他满脑子是诗歌,之所以创业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然后写诗。”

   “既然写诗不可能养活自己,那我就做出版挣钱。这样,我的精神世界仍然是自由的。”沈浩波说。

   2001年,沈浩波向朋友借了十几万,创立了图书工作室。第一本书《蜡笔小新宝典》卖了两三万册,但没收回几块钱,此后相继又出了两本书,也依然收不回书款,刚起步的出版事业面临绝境。

   一个名叫春树的17岁女孩,改变了沈浩波从商之路的方向。

   当时还是北京中学生的春树,把自己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手稿交给沈浩波,希望能够出版。沈浩波出于朋友情谊,答应帮她出书。他借了5万块钱,决心“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做不好就不用再混了”。

   吸取了前几次渠道商拖欠书款以致赔本的教训,沈浩波打算改变方法。结合自己干过媒体的经验,他首先做起了策划,给春树的小说《北京娃娃》贴了“残酷青春”的标签,然后去和媒体沟通。一个月后,沈浩波把所能找到的媒体都找遍了,共在100多家媒体上发布了这本书的消息,结果《北京娃娃》声名大噪,不仅书卖得非常好,春树一举成名,成为大热少女作家,后来还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这种以新闻效应拉动销售的“媒体先行”操作模式,被磨铁公司一直沿用到今天,并被同行效仿。沈浩波认为,出版行业使用的大量的推广手段都由他首创。

   2005年,沈浩波和合伙人漆峻虹将工作室升级成磨铁文化传播公司,决心像一家企业那样规范运作。

   曾经在很长的日子里,无论白天多忙,沈浩波坚持在半夜12点时会独自面对电脑写诗。但自2008年起,这种一半诗人一半企业家的生活不得不中止,因为他发现 “企业发展到此时,逼迫我要往前走……企业要求我必须达到某个水准”。

   2007年,有风险投资商找到沈浩波。此时的沈浩波已不满足做一个传统的出版商,他想的是把磨铁变大再变大,使之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磨铁文化传播公司更名为磨铁图书有限公司。2008年,磨铁拿到了来自深圳基石创投5000万元的投资,这也是民营出版业得到的第一笔风投。2010年,磨铁图书得到了鼎晖投资联合基石资本一亿多元,成为民营出版业从风险投资公司融资最多的企业。

   每一年,磨铁图书都会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畅销书上市,成为出版业的重要品牌。

   然而沈浩波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认为自己只是“从一个创意人变成一个要做平台的人”。在他看来,“做一个企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化工程”,这份事业无法像写诗那样可以“消隐于江湖”。

   照沈浩波自己的话说,他目前正试图“让自己学着去做一个企业家”。因为他觉得“离一个真正企业家的要求我觉得还相差很远,至于“成功”这个词,他“觉得都是浮云”。

   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磨铁图书2010年度发行规模达到6.6亿元,而在沈浩波的心中,未来的磨铁是一个文化小镇,而非王国。

   也许,这只是因为小镇听上去比王国更有诗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