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鄂尔多斯的煤可再挖700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2 07:39 来源: 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郭志明

  咚咚咚!11月30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一家综合超市的金老板一边用力地跺着地面一边向记者介绍:“这下面全是煤,挖出来就是钱!”

  数据记载,鄂尔多斯已探明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1/6,全市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炭。坊间说法称,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鄂尔多斯的煤可以再挖700年。

  不仅煤量大,而且煤质优。

  当地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脸盆大的煤块烧到最后就是一小把灰。”说着,他做了个握拳的动作。据他讲,因为煤质纯,夏天时煤区自燃现象时有发生。

  这仅仅是煤,鄂尔多斯还有亚洲储量第一的天然气和世界储量第二的稀土。

  在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提供给记者的《全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通稿中有如下表述:以煤炭、天然气等为主的能源主导产业产销两旺,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扎实牢固。

  新闻通稿同时透露,鄂尔多斯正在稳步推进煤炭企业做强做大、兼并重组工作,计划到明年全市地方煤炭企业总数减少到40户左右。

  “如果把鄂尔多斯比做一棵大树,煤就是盘根错节的树根,房地产不过是树木参天后四处铺陈的枝叶。目前的问题是枝叶太密、太重了,大刀阔斧剪掉一些就是了。”当地一位甄姓企业主对记者说。

  民间借贷危机、房地产崩盘两轮大规模的“沙尘暴”后揭开——

  纠结丰富的鄂尔多斯表情

  本报记者 任正直/文图

  普通理发38元每位,烤熟地瓜20元一公斤,小饭店一盘蘑菇炒油菜18元,100平方米左右的毛坯房每年房租(不含水电暖)高达四五万……

  不幻想街头呼啸而过的豪车,不在意房地产泡沫破裂前的“最后疯狂”,也不很关注政府短暂时间所创造的“灿烂辉煌”,只是默默地承载着高价的房租、有上没下的物价以及年复一年很累才能实现的温饱愿景——他们是外来鄂尔多斯“挣钱”的人。

  一手是多套楼房的贷款手续,一手拥有别人写下的多张债权白条。很想实现设计的“财富”梦想,用平日积攒加上政府拆迁的补偿,试水“高利贷死海”,结果由“富”转“贫”,手热过后是冰凉,迷茫又无奈。回想过去穷日子的甜,今悔为钱所累,一下重返起跑线或深陷泥沼而绝望——他们是很纠结的鄂尔多斯大多数人。

  ……

  坐落在浩瀚的煤海之上,曾经演绎天骄圣地雄浑悠久文明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以特有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丰富的煤炭、稀土、天然气储量而荣登2007中国城市竞争发展力榜首,人均GDP达1.0451万美元,超过北京、上海。

  也是从有了钱开始,2004年至今,鄂尔多斯市政府在荒漠中开始兴建新区,耗资100多亿元打造了面积达32平方公里的康巴什中心城区。但是目前康巴什新城里,高楼鳞次栉比,居住人口却相对稀少,新城即“空城”。 据记者了解,《康巴什》季刊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为2.86万人。

  仅举一例,莅临鄂尔多斯人工湖畔的市政府公务员社区共计建设楼房180多栋,约计能住10万多户。

  “对内精装修后按4100元/平方米交付使用,至今一户没有入住,再说康巴什有那么多公务员吗?”在该工地跑项目的来自甘肃天水的田小强告诉记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句古人王维是诗亦画的意境,直、圆既打破了几何的规则,又中的了当前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大跃进”似的畸形理想的造城运动。

  由于鄂尔多斯市典型的内需城市特征,2—3万实际人口的入住率相比100万人口甚至更大的造城规模相比对,结论是目前这里“空城”名副其实。

  同时,受“炒房”、“民间高利贷”滚滚的热浪袭过之后,资金链断掉、楼房滞销、停销局面成为必然。

  于是,从事中介或典当生意非法集资,欠着大笔贷款的富人们大量移民或出逃,开发商捉襟见肘、违反合同、拖欠工资,购房者讨伐之声不绝于耳,围攻售楼处时有发生。讨债人群出现,个别讨债流血冲突业已发生,更可怕的是政府个别职能部门不能及时面对,甚至推脱责任,和讨债人躲猫猫、绕口令!种种危象在寒冷的冬季里蔓延。

  因女儿刚刚生下孩子住院急需用钱的老债权人,来自河南商丘的任克友向记者哭诉他的遭遇。因建设华泰汽车城,某公司欠他将近8000元的工钱,一个多月来,往返康巴什与东胜区之间20多趟,挨了打、流了泪,花光了2000多元的盘缠,直至本报记者将其困境付诸报端,问题才在两天内解决。11月29日上午11时,任克友致电记者,拿到了辛苦的工钱,但据他讲,兑现的只是小钱,他侄子17万元的欠款还没兑现。

  11月29日下午,康巴什新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李宏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外界对鄂尔多斯房地产泡沫的质疑乱象,我们只做好鄂尔多斯的事情就行,谁能说中国西部城市如何发展才是对的?”

  莫道“诽语”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各种角色的人们形成这里主人翁群体,哪个又回避得了!迷茫怅然、惊恐无奈之后是真切的现实赫然眼前,利场失意者总不能都去做上吊自杀的“王福金”的粉丝吧!因为继续的还是生活。幕幕迥异的世相构成了纠结复杂的鄂尔多斯表情。

  驻足好几眼也望不过来的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张开思绪,遥想倘佯在古人创造的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中,回味茫茫漠北不朽英雄,每个纠结于这块土地上的“主人翁”是否敢对话蒙古大汗先祖千年前沧桑的创业过往和厚重的教导,进而油然心生对人性的考量?仅仅是渴望征服,满脑“羊煤土气”,大高快地恣意挥洒!还是勇敢面对市场评委,民生的答否和科学发展内涵的再次解读?

  年轮更迭,钱财、物质、资源,包括过分的政绩面相注目宝贵而又永远的人生品格以及区域文明、厚重、踏实的“城市精神”时将自动出局!

  漠北之行的复杂心情

  本报记者 任正直“任老师,关于我的稿件你们还是不要登了吧!一登,我就干不成了!”小杨怯怯的声音,深深地刺痛了记者。

  11月30日下午,因为快要结束采访行程,当记者致电这次采访行动中,是我们的小向导,也是我们的新闻主人公的小杨,问她有没有时间来取落在记者所住的宾馆里的一本《旅游学》教材。

  小杨是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家里有四个兄弟姐妹,她在家里排行老三,大姐和二姐都是大学毕业生,弟弟正读大二。由于家境贫困,在校期间一直不停地兼职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

  11月28日天微微亮,漠北的天气让人感到寒冷。在鄂尔多斯康巴什金信翰林苑小区公交站牌处记者结识了小杨。她当时是去送辅导的学生小艺(化名)去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附属学校上学。她为康巴什一个家庭的3个孩子同时辅导功课。

  送完孩子,应记者请求,小杨答应帮我们采访组在市区做向导。

  一上午,小杨用她学习旅游专业的特殊本领,尽心地给记者讲解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的建设布局。有了她的帮助,我们的外围采访进行得快且顺利。

  下午三点半,小杨急着去接学生,我们约好六点去她做家教的家庭补张她和三个孩子做功课的镜头。走得急,她的课本《旅游学》落下了。

  就在记者如约前往的半路上,小杨抱歉地打来电话,说是女主人听了她遇到记者接受采访的事很不高兴,不同意我们去她家。无奈之下,采访只好终止。

  小杨的事情让记者回想起11月26日晚记者刚到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开出租车的韩师傅的一段话:“康巴什管委会告诉我们只要发现有记者来采访,都要告诉他们。”

  结合这五整天的采访行程,证实此言不虚:

  几乎所有的开发商售楼处都不接受采访,一听记者询问楼房的价格、销售情况,均遭到拒绝。

  11月28日中午,记者在华泰汽车城门前拍照,从近百名被堵在大门外讨薪的民工中找到来自河南商丘的任克友,把他接上出租车拉到宾馆采访。现场拍照时,维持秩序的警察向记者伸出阻挡的胳膊,并派警车尾随记者乘坐的出租车到宾馆,同时他们电话向康巴什管委会进行汇报。

  之后我们在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坐了将近半个小时的冷板凳后被告知不接受采访。

  我遇到的情形也想当然地尴尬,当我登上一道公园沙堤去拍坊间盛传的大领导(副处级以上)每平方米才2000多元就住进去的珠江小区B区时,一辆警车呼啸而至在沙堤下,接着一名警察快速跑上沙堤,和我始终保持十几米远的距离,我走他跟,我停他驻,滑稽而又尴尬地在他的注目下,我完成了一次难忘的拍摄。

  一方是堵,一方是需,令记者感想颇多。

  从近年来众多的公共事件中,应当看到“新闻问政”正在蓬勃兴起,“新闻问政”不仅承担信息传播功能和舆情功能,其构建公共话语空间、参与社会公共治理的职能得以凸显。这是民众赋予的,也是党和政府需要的。

  著名的新闻人白岩松说,政府和民众好像两个桥头堡,媒体就是连接两个桥头堡中间的桥梁。显然与媒体设堵,甚至对抗只会令桥梁失衡,一方桥头下陷,甚至倒塌,架桥成为梦想。

  在中国现代社会中,政府的权利来自广大社会成员——公众的授予,政府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行使各项权力、管理社会各项事业;公众赋予了你政府权力,既是政府的服务对象,也是管理对象,公众各项权利的维护和保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

  媒体因其形态属性也处于政府的管理体系之中,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既要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又要传播人民的声音”。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再次,媒体作为监视社会环境的预警者,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承担的责任重大,这一点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媒体成为灾情公开和凝聚社会力量的主渠道,进行“立体式”的传播,制造了强大的社会动员效果;公众的意见通过媒体的“穿针引线”,开始被政府直接采纳,甚至直接影响了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国家哀悼日”的设立就是一个极富代表性的例子。

  政府决策、媒体导向、公众利益在这里达成高度一致、形成合力,催生了强大的政治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皇帝光着身子,大臣们都阿谀趋奉,“没穿衣服”是个天真的孩子说的,尽管不好听却确实存在!

  不怕不堵,消除对抗,剔除“狐狸与公鸡”、“红军和蓝军”的思想,真诚地沟通,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最终通过媒体宣传达到服务群众的目的。同时借鉴媒体的质疑和监督更好地端正态度,更好地促进工作。

  千里之外,漠北行程,误解和委屈我们都能释怀。唯独祈求的是鄂尔多斯市政府能重视我们此行的造访与打搅,像沿街宣传牌上打出的标语那样:“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甩掉鄂尔多斯康巴什“鬼城”之冠,早日彰显活力与魅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