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老人“候鸟生活”迁徙遇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5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刘洁
已经是深冬了,往年全价都一票难求的哈尔滨到三亚航线,今年却出人意料地冷了。最低4折机票,也能轻易订到的现实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多年来一到冬季就南下躲避寒冷的哈尔滨候鸟老人们,这个冬天,有了改变。
11月中旬的降温,本来是以往哈尔滨市的“候鸟老人”纷纷收拾行囊,踏上赴海南的“猫冬之旅”的最后期限。但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的“候鸟群”,数量稀少了。
哈尔滨老人去三亚“猫冬”始于本世纪初,当时多数人都是以旅游观光为目的,逗留时间较短,近年发展为以度假越冬为主。特别是多年习惯后,三亚形成了一个“东北老人区”,老乡们彼此照应过着“异地家乡生活”。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底,仅哈尔滨就大约有10万名以上“候鸟老人”飞往海南避寒。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今年冬天,哈尔滨的很多“候鸟老人”南飞行程迟滞,甚至不再把三亚当成了目的地。
分析认为,除了天气原因,“猫冬游”迟来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海南生活成本增加,让很多老人主动延后“南飞”。
从时间上看,今年的“猫冬游”迟来了半个月。据介绍,今年进入冬季后,哈尔滨的气温一直保持“高温”,直到11月下旬才开始降温,正式进入冬季,这使得到海南“猫冬”的“银发族”比往年晚了半个多月才起身。黑龙江航空哈尔滨中心售票处的有关人士说,现在去海南的票价还是很合算的,一般的票价在1600-1700元之间。现在到月末平均一天有5-6班的飞机,从这些天我们接受的预订情况来看,到月末为止,每天都有大约1000人飞往海南。
然而,今年较往年迟了半个多月的“猫冬游”,除了天气原因外,当地的生活成本持续上涨,3年涨了近一倍的事实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很多老人于是决定,等北方气温再降些,再到海南猫冬。
据一位连续7年去三亚“猫冬”的候鸟老人介绍,2003年第一次来三亚的时候,普通白菜几毛钱一斤,2008年的时候物价开始上涨,每斤白菜块八毛钱,还能接受,但2009年起,物价涨得飞快,前几天听房东说,白菜已经2.5元一斤了,虽然和哈尔滨相比,三亚的一些蔬菜价格贵不少,但这样的价格,还是让老人们心疼。
而房租涨幅翻番的事实,更是让成为阻滞老人南下的重要因素。
据介绍,由于“候鸟老人”多数都是租房过冬,所以,房租也成为三亚过冬的重要成本。2004年前后,到海南过冬的黑龙江人几乎全都是租房子。那个时候,三亚市中心一套使用面积5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每个月的租金才400元左右。随着到三亚过冬的人越来越多,从2005年开始租房价格不断上涨,一开始是涨50、涨100。2008年之后是涨100、涨200……到现在,虽然同样是花1000多元租使用面积5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根本不可能住在市中心附近,只能住在接近郊区的区域,并且全部是至少半年打款。
按照今年三亚物价情况,一对“候鸟老人”,一个月租房子加生活费,花销至少3000元以上,而去年,这个数字大概是2000元,2009年,则是1500元左右。光是这两项,3年翻就了一番,这样的生活成本,肯定会影响老人的生活。
据了解,每年大约有20万北方老人在这里过冬。在这些“候鸟”中,黑龙江人大约占80%,而这些人中,哈尔滨老人又占了多数。在三亚市的丹州、卓达、山屿湖、东岸假日、金凤凰等许多居民小区,东北“候鸟”老人非常密集,随便搭个话儿,就可能听到韵味十足的东北话。
随着“候鸟”老人的增多,各种服务也相应增加。从2009年2月以来,黑龙江省广播电视事业先后进入三亚,联合制作全新频率“天涯之声”,立足“候鸟”老人较多的现实,栏目创办了规模超过千人的“候鸟俱乐部”,组建“候鸟”老人数据库,组织各种娱乐活动。此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南分院在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揭牌;哈尔滨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与海南省正式签订定点服务协议,哈尔滨市民可以在三亚持医保卡异地就医……因为这些候鸟老人的存在,有人调侃,三亚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亚市”。
由“候鸟”老人异地养老引发的“候鸟经济”给当地房地产、养老、保健等行业带来诸多商机,已经成为三亚当地重要经济构成,但今年意外的“候鸟经济”遇冷,让三亚市的上述产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三亚市区的出租屋、公寓,超过三成还是空的,很多业主慨叹,房价涨了,但房客少了,算一算,收入并没有增加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