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投资者最关心的宏观经济术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00:5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1.新增贷款

  贷款指银行或其他信用机构根据资金必须归还的原则,按一定利率,为企业、个人等提供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我国银行贷款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城乡个体工商户贷款以及农业贷款等科目。

  新增贷款是用来反映我国金融机构向企业和居民发放的人民币贷款的增加额的一个统计数据,由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向社会公布。

  新增贷款的计算方式为:新增贷款=本期末贷款余额-上期末贷款余额。

  2.M2同比增速

  M2由货币和准货币组成,其中货币包括流通中现金和活期存款,准货币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同期比增长率按可比口径计算。

  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

  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如何用这些指标分析流动性?

  分析流动性,我们也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总量关注全社会的货币供给,结构是研究各个细分市场的流动性供给和方式。货币供应总量主要受政策影响,需要观察M1、M2、信贷等存量指标,以及用来描述资金周转速度的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等乘数指标。M1、M2、贷款等指标,体现了整体货币投放的速度,结合利率的变化,我们就能观察社会的货币供给充足与否。但M1、M2、信贷只是全社会货币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表外融资、民间市场等。货币供给一般由国家货币政策决定,比如今年我国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截至三季度末,M1、M2增速分别回落到8.9%、13%,同时表外资产(例如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的增速也在今年一季度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乘数指标其实是用来描述经济活力的,相同的货币总量下,经济活力越强,乘数越高。

  由于社会分成不同的市场,比如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所以我们除了分析货币总量外,还需要分析每个细分市场的流动性状况。细分市场的流动性受全社会流动性的影响,也受该类资产收益率预期的影响,还会受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本栏目内容由交银施罗德基金提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