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集团 用党建助企业快速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04:3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尹海超本报记者刘洁
诸多中国外贸企业中,黑龙江轩辕集团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不仅成功抵御了风险,还逆势而上——2008年至今,集团产值已近30亿元,实现利税近1.5亿元,同比年增长率分别为200%和300%,集团资产总额达到了35亿元,这家多元的民营跨国企业集团的发展被称为“创造着中国速度”。
而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珏则认为,是党建工作,尤其是基层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使得企业有了快速发展的保障。“中国速度的背后是和谐企业的支撑,而构建和谐企业,集团各个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在各个关键岗位上的共产党员功不可没。”据介绍,轩辕集团党委成立于2003年7月,现有党员64名、下设6个党支部,其中包括驻俄罗斯纳霍德卡和中东两个境外党支部。多年来,集团党委紧密围绕企业中心,突出民企特色,创造性地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和互动,为集团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先锋工程”塑造先进企业文化
作为民营企业,轩辕集团的核心力量是什么?集团党委通过调研向决策层提出,在轩辕集团,企业无论是高层、中层还是基层,企业中的精英、企业的中坚力量绝大多数都是共产党员,党员遍布集团决策层、管理层和生产经营第一线,因此,“共产党员是集团的中坚力量。”抓好民企的党建工作,就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这样的共识,被集团董事会采纳。集团将此命名为“先锋工程”。
通过“先锋工程”建设,用党组织和党员的争先创优来凝聚和塑造企业精神,取得了党员品牌的形象效果。党员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的工作态度时刻感染者普通员工,由此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做企业与员工关系“稳定器”
成立之初,集团党委向集团董事会提出的第一个理念就是“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员工是企业财富的具体创造者,只有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企业利益才会有根本保证。为此,集团党委将工作重点首先放在为企业和员工办实事、解难事上。党委每季度组织一次董事会和员工代表对话交流,每半年开展一次董事长接待日活动,积极搭建企业与员工相互沟通的平台,倾听职工心声,了解职工所难,职工有什么诉求,希望都能直接发给企业管理层。仅近3年来,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达150多条,有89条被采纳,共有100多名员工受到表彰和奖励。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轩辕集团能够走到今天,不仅得益于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轩辕集团明白什么是以人为本,懂得财富的聚集离不开公开、公平、和谐、平等的人文关系和良好、宽松的工作氛围。”王珏说。
对于外籍员工,集团也一视同仁,给予同样关爱。轩辕集团在俄罗斯纳霍德卡市有十多名俄籍员工,公司严格按照俄罗斯的法律和当地政府的要求,给予他们应有的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去年夏天,公司还组织7名在纳霍德卡工作满5年的俄籍员工带薪到中国旅游一个月。
当好企业快速发展“助推器”
企业爱护员工,员工也处处为企业着想,全球性金融危机中,轩辕职工处处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着眼点,使得企业发展得到持续,更得到充分拓展。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身处海外主要负责集团对中东和欧洲的贸易进出口业务的党员和员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集团带来的经济损失,采取一系列措施:成立汇率应对机构,时刻关注和研究美元和欧元的汇率波动情况,采取短期押汇的手段来平抑汇率波动;利用外汇锁定的办法,在合适的点位结汇,最大限度地减少汇兑损失。海外支部同时提出,出口贸易形势不好,就在进口业务上做大、做强,紧紧抓住国内扩大内需的政策和国际形势,主动出击,利用金融危机抓住欧美大国急需扩大出口的大好时机,同德、法等国西方大公司进行艰苦谈判,全力消除了已往贸易领域的壁垒限制,采购了很多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高科技产品,满足了国内经济建设需要,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进一步提高党员的素质,突出党员的模范作用,集团党委针对集团驻海外党员点多、面广、分散等问题,借助互联网等来强化党员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党员素质。集团党委特别对在海外工作的党员提出了“四自”要求。境外党员积极响应党委的号召,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自身高素质、工作高标准、服务高水平,得到了外商的赞誉,2008年至今,集团在中东、独联体、非洲等多个国家共签约32个项目,金额近1.5亿美元,有力地推动了企业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