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是块肥肉 好看不好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22:22 来源: 《国际融资》The hard truth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 洪峥
实力、能力、精力是投融资转型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实力是指愿意投入起码的小钱撬动投融资大平台;能力是指愿意提升自己和团队的投融资专业技能;精力是指愿意投入人员和时间搭建投融资平台
近年来,许多机构和企业尝试进入投融资领域,包括行业协会、培训机构、民企矿主、政府机构园区不一而足。他们或是感到现存业务利润低、需要拓展;或是内因外因逼迫,想转型到更赚钱的领域;或纯粹是看着资本市场暴富神话眼馋,看着投融资领域来钱快,利润高。但是,试水的现实结果却是相反,挫折颇多,事与愿违。投融资这块肥肉,好看不好吃
转型搞投融资现象种种
近年来,人们被国内外资本市场风云变幻搞得心浮气躁、五迷三道。简单说:人人都瞧着投融资这块肥肉眼馋:众多中国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大喜大悲,当然也是刺激人们神经的主要因素。例如:高校、培训机构做了多年企业管理培训EMBA总裁班,竞争激烈,日渐艰难。就想在资本运作培训甚至投融资上面找出路。他们想:多年的培训我们掌握了大批企业家资源、专家教授资源、甚至投资机构资源,转型搞投融资应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再比如,许多行业产业协会,包括国家一级协会。他们想:多年的会展论坛活动,我们掌握了大批政府资源、企业家资源、专家教授资源、甚至投资机构资源,转型搞投融资应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于是成立了投融资联盟、投融资专家委员会等等不一而足。再比如,许多企业老板,感到做实业太辛苦:遭受政策、市场、人工、原材料各方挤压,生不如死(许多制造业老板卷款而逃,扔下工厂烂摊子、工人失业赖薪),于是转型到金融,成立投资公司。还有搞煤矿铁矿的,政策风向变了,就转而搞投资公司。再比如,许多地方政府,把过去经济园区概念一变,搞PE投资中心,于是全国冒出了一大批。也不管是否有大批优质企业供其投资、是否有资本市场成熟的盘子托着PE中心的业务。但是,高校、培训机构往往搞不成投融资,为什么?因为人们认为其专长是教育培训,并非搞投资的。搞投融资有两个条件:有能力(专业性);有实力(钱)。这两条高校都不具备,他们的教授理论性强,但是缺少投融资实战经历。他们所结识的企业家不会轻易委托他们为企业融资;他们结识的投资机构也不会把钱给没有经验的教授去玩投资。高校自己又不能拿钱去投资。例如:曾有北大某研究院,最著名经济学家领军要接某地方政府的一个基金项目。谈来谈去最后流产,人家不给北大,给了一家投资公司,可见一斑。
行业产业协会也搞不成投融资?为什么?这些机构通过会展论坛,此类协会结识了大批政府资源、企业家资源、专家教授资源、甚至投资机构资源,于是想“我们协会掌握着这么多资源,干嘛牵线搭桥为别人作嫁衣裳?人家一牵手投融资挣了大笔钱,我们协会连一毛都没有”。于是搞了投融资联盟。不料想,事与愿违:投资公司参加联盟,只是想从协会企业名录中挖掘目标企业,挖不到人家掉头就走。才不管协会投融资方面有无发展呢!说到底,协会不具备搞投融资的两个条件:专业性能力和资金实力,甚至连牵线搭桥能力都很有限:在高峰论坛有无数名片交换,试问有多少名片事后进行了跟进?协会真的掌握企业和投资方资源么?梦幻吧。有许多协会、培训机构在尝试总裁俱乐部、搞投融资联盟,但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缺少核心的利益凝聚模式。
参与投融资行业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搞投融资的两个条件:有能力(专业性);有实力(钱)。具体说,有能力(专业性)包括企业经历经验和资本运作专业性经验,二者缺一不可。
例如:原网通总裁田朔宁,亲身经历建设中国最早的互联网网络架构,多年经营网通公司,并且亲身参与网通的投融资和资本运作。他离开网通公司之后,近年来创办运营“中国宽带基金”,做得有声有色。再如:原UT斯达康创始人总裁吴鹰,在UT斯达康海外经营多年的基础上,慧眼识商机,在本世纪初期以日本无绳电话技术与中国电信座机基础设施的平台合作,缔造了小灵通手机的神话。2009年胡锦涛主席出席的欧美同学会百年纪念大会上,吴鹰的UT斯达康以200亿的营业额成为海归创业最耀眼的明星,在人民大会堂介绍经验。吴鹰积累的企业经营经验和国内外资本市场运作的经验,使他在离开UT斯达康之后,立刻转型成立高科技投资公司,结合他多年创办经营《数字中国》联盟的平台资源,也能够把投融资做得像模像样。海归中类似田朔宁、吴鹰的还很多。他们创办经营高科技企业的经历,有助于投融资时判断筛选优秀潜质的企业和项目;他们创业时资本运作的经历,有助于在VC/PE投资过程中,为目标企业项目提升价值、通过专业化的资本运营,在资本市场上为企业和投资方获得高回报。
上面提到投融资的第二个条件:有实力(钱)。其实质是有能力借助资本运作以小钱撬动大钱。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一个投资机构是否有实力就是看它是否有钱,其实,任何VC/PE投资机构、银行等都不是有无穷多的钱供其投资。任何金融机构都是一手融资一手投资。银行靠储户存钱、贷款收息、互相拆借融资。投资公司靠天使富豪、养老基金、政府政策扶持资金、企业股东等注资,才有钱投资。说到底,做投融资的资金来源无一例外都是有能力以小钱撬大钱。只要你有本事把企业和项目做好,在资本运作中赚钱,谁都愿意给你扔钱。这是笔者多年企业经历和投融资经历中多次遇到的现象。例如:硅谷有位光纤通讯的专家,技术一流,创办的企业都赚钱。后来形成风气,人们专门盯着他,只要他做什么项目或看上了什么企业,人们蜂拥而上跟进投资。中国也有这种案例:现在成了气候的Vancle凡客诚品的掌门人陈年,当初做卓越网的执行总监出了名。后来若干风投就盯着他,扬言“甭管陈年干什么项目都会跟投”。后来果然投资了陈年的Vancle,如今大红大紫地发财了。可见,投融资的第二个条件有实力(钱)的本质又归结到人,有能力的人和团队。
SHARK TANK是笔者在各地总裁投融资高端培训和高校MBA研究生班经常提到的创业投资案例。美国ABC电视台2009年8月推出SHARK TANK(鲨鱼箱),5位风险投资家被戏称为鲨鱼(如同鲨鱼般的目光锐利、思维敏捷),由众多创新企业和企业家向“鲨鱼”路演,争取他们的投资。实际上,这5位风险投资家以前全都是多年经营的企业家,通过上市或并购积累了巨额资金,转入风投领域。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有相当中肯的总结(详见《国际融资》2011第10期),他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与中国目前创业投资基金不成熟相关。首先,中国现在还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基金管理队伍,只有少部分的创业投资基金创立者是自己拥有过创业和海外上市经验的,但大部分的基金管理者都没有这方面专业知识和经验。而国外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基金的人员多是技术人员出身或管理出身,国内却少有。因此,中国的基金管理经理很难判断一个企业的未来前景,所以,导致现在中国很多创业投资基金其实是短期投资行为,即通过运作企业上市而获利,实际上是财务投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投资。第二,从目前看,中国投资者队伍素质也不高,GP(即general partner,指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水平普遍偏低,他们希望进入基金投资委员会获取投票权,但本身缺乏专业知识和投资判断力,甚至影响基金的正常工作。李子彬认为,中国要发展真正意义的创投基金非一日之功,需要至少20年的时间。李子彬的看法颇有深度。
出路和建议
如前所述,人人瞧着投融资这块肥肉眼馋,但这块肥肉好看不好吃。那么,出路何在呢?
要知道自己是谁,要知道别人怎么看自己。这样才能清楚与别人合作的契合点
换言之,要知道自己的核心资源是什么;别人是否认可自己的核心资源和价值;这是与别人(合作方)合作整合资源的起点。“投融资这块肥肉好看不好吃。”说明我方暂时不具备做投融资的两个条件。出路是提升自身能力并且与合作方资源整合。例如:培训机构和高校,关键在于合作方认为你是搞培训的,而不是搞投融资的。那么,就要以己之长、补己之短。从投融资高端培训出发,向深层次专家扶持企业融资挖掘(如同《大国民企正道》书中的融资孵化)。专家必须是实战型,最好是懂得企业的投资公司老总。所谓“深层次挖掘”是要把融资方和投资方的契合点,手把手教给企业方。例如:北大民营经济研究院曾经办过实战型投融资总裁班,请几位投资公司老总为企业家讲解投资公司真实的投资案例,如此,企业家洞悉了融资方和投资方如何对接,效果十分解渴。又例如:山东青岛某培训机构,已经做到全国同类的排行榜知名。在培训向投融资转型时,也采取了“深层次挖掘”战法:在总裁班之后,跟进设置了“黑马实训营”,目标是手把手教确实渴求融资的企业家如何实现融资,使企业跨越式发展为业界黑马。笔者与该培训机构合作授课时,对于课后慕名而来的企业家,笔者与该机构合作进行“黑马实训营”,甚至对接金融资源。
行业协会也适合这个原则,“要知道自己是谁,要知道别人怎么看自己”。行业协会的优势往往是政府资源,尤其是国家一级协会例如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等等。做会展论坛是其拿手好戏。其实,企业家来参会,目的是接触上层政府资源、接触金融资源、了解业界动态。所以,凡是有政府高官、大银行高管、大企业名人、著名学者出席,都会吸引大批企业家参会。笔者的建议是:协会不要停留在会展论坛,“人走茶凉”。也采取“深层次挖掘”战法:发挥政府资源特点,由政府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行业搭建符合地方经济需求的基金平台,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都充当出资方,扶持投资到三方共同认可的行业企业。如此,政府实现了拉动经济,金融机构有政府参与感到风险降低,企业得到投资。例如:笔者参加江苏某大城市的高铁峰会,在会上笔者介绍了多方共同参与打造投融资平台拉动该市经济的模式,引起市区政府和企业方关注。
反客为主,转变身份
上述提到,各方都想转型进入投融资领域,无奈合作方不认可“你是搞投融资的”。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反客为主,转变身份”,自己成立投资机构。那么,上面提到投融资两个条件如何满足?首先,不要认为必须有大笔闲置资金才能从事投融资,关于这一点前面笔者已经反复分析过。第二,要害是“专业性”,即企业经验和投融资专业经验。要解决人才的需求不外乎聘用和自己培养。笔者见过搞矿业、房地产的老板转型搞投资公司,聘用专业投融资人才团队,因为他们资金较雄厚。笔者很少见到培训机构、协会成立投资公司后聘用专业投融资人才团队的例子。基本原因是他们资金匮乏,因而往往取巧走“捷径”:培训机构利用培训讲师(讲授投融资课程)顺便培训自己员工,一文不掏。协会机构则利用已有部门和员工拼凑起“投融资联盟”等,以为可以参与和抓住投融资商机了。这种取巧的办法后果可想而知。你糊弄她,她就糊弄你。结果是:员工无精力投入如此繁重的投融资培训和实战;讲师专家不可能无偿授课等待今后的潜在投融资成功回报;投资方企业方见不到实质性进展,很快就失去耐心,“拂袖而去”。
“不出钱,不认真”,若想成功的“反客为主,转变身份”,要学会“使小钱撬大钱”。依照笔者经验,以低于一千万的资金,首先解决专家资源和平台资源对接,是可行之路。例如:以课酬和期权股相结合,利用专家完成培训员工团队、筛选项目、吸引更大投资方三重目的。
笔者长期以来发现,三力是投融资转型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实力、能力、精力)。实力是指愿意投入起码的小钱撬动投融资大平台;能力是指愿意提升自己和团队的投融资专业技能;精力是指愿意投入人员和时间搭建投融资平台。如是,投融资这块肥肉,就可以既好看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