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学任重道远:改革成普遍关注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01:0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张旭东
俞可平、王锡锌、李晓西获本届软科学最高奖项
致力于打造中国软科学“诺奖”的“中国软科学优秀成果奖”2011年度颁奖典礼昨日在北京举行,从此次获得最高奖项的三项研究成果来看,改革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重点。
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二楼的颁奖典礼现场,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和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西三位学者分别凭借《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和《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获得本届软科学最高奖项。
这项由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2010年创立的奖项,早在今年4月便已启动第二届软科学奖的评选工作。根据基金会理事会决议,评奖范围为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三年内软科学研究成果,包括经济、社会、法律等领域公开出版、发表的研究成果。
而从获奖学者的研究领域来看,他们的研究领域分别涉及政治民主、公众参与和绿色发展,也正是目前从政府到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点。
软科学不软
除了上述最高奖项,此次评委会还评选出五项中国软科学奖专项奖,相比于第一届评选结果,此次专项奖是专设奖项。
其中,吴君亮团队以《预算公开一小步 国家前进一大步》获公民参与奖;廖晓义以《以乐和家园理念建设低碳乡村》获社会实践奖;黄速建等的《中国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报告》获深度调研奖;杨灿明等的《中国隐形经济问题研究》获专项研究奖;陈宗胜等的《引领全球的声音》获政府治理奖。
根据该奖项召集人樊纲的定义,软科学是与可通过实验证伪的“硬科学”对应,那些无法通过实验证伪,只能通过推理、调查、数据论证、推论的所有学科。
而此前第一届中国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分别由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三位学者获得。
“中国软科学奖”评委会召集人樊纲表示:“软科学因为自己的特性具有不能实验的特点,但因此更重要,甚至比硬科学更加难、更加硬。”目前,中国软科学奖每次评选三个以内获奖成果,每个优秀成果将获得奖金20万元,这也是国内类似评选最高奖励。
“软科学不软,软科学基金将继续本着支持软科学发展,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宗旨,褒奖优秀的软科学作品。”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蔚华在颁奖现场说。
适逢明年全球选举换届年,与会的专家学者就这一问题也表达了专业的观点,认为改革很迫切,但具体议程设定更多是政府的事情。
政府治理内涵要拓宽
一年来,中国社会有很多新的动向。“中国软科学奖”受此影响,也体现了年份的特点。
马蔚华表示:“软科学奖评选适应目前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社会转轨、观念转变的背景,突出应对社会变化的思想成果。”
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多发,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对于解决之道,学界也存在分歧。获奖的三部作品,均契合这一社会潮流,在政治民主、公民参与和绿色发展领域提出新的见解。
获奖学者王锡锌从政府决策领域提出了建议,他表示,在政权合法性以外,公众参与和决策民主化也是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王锡锌在获奖感言中说,仅仅靠追究合法性难以解决微观问题,要引入有序而有效的公共参与,分析公民参与政治的机制和障碍。他还称在以往政府垄断公共话语权的情况下,要打破权利泡沫,落实公民的参与权。同时在程序上提供充分的信息,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保证公民参与和表达权利,落实公民的监督权利。
王锡锌提出要从“治效、治术、治道”角度理解决策,他建议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者,以公民参与提高治理效果。治术在人大制度下难以得到实施,也需要引入参与制度,以微观民主解决宏观领域的冲突。治道领域也需要引入公众参与,三者结合有利于治理技术的提升。他呼吁:“重要的是行动,而不是理念,公众参与要从行动开始。”
改革很迫切,议程难设定
在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一书中,从政治意识形态变迁或理论创新的高度,分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的变化及其未来的发展。
李晓西的《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则从绿色发展指标的角度,从更加具象的层面为发展设定了一些具体指标,构建了全面反映绿色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指数测算方法。
“不能只要绿色,不要发展,要兼顾绿色与发展,就要有新的指标体系。”李晓西在现场对本报记者表示,而其团队的研究,也是从具体层面对经济结构转型作出的有益回应,让政府在转型中找到依托。
适逢明年的全球换届年前夕,在场的专家学者非常关注中国领导层换届后的改革问题。
软科学奖评委、法学学者李曙光预测认为,中国肯定会在顶层设计方面用力,希望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政府税制改革和司法改革方面继续前行。
在场的其他专家则普遍认为,官方有改革议程设定,民间只能提出呼吁。王锡锌教授认为:“中国改革是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总归要遵循市场为主体的经济理性,政府为载体的规制理性,公民社会为载体的沟通理性,其中规制理性和沟通理性的完善是改革的方向。”
李晓西认为,更多应从“清晰政府与企业关系,央地关系入手”改革,这亦与此前社会上对改革的期盼相呼应。
“适应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储蓄率下降的趋势,中国的改革在经济上会从快速发展转到重视质量、效益和民生上来,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肯定是一切改革的基础。”马蔚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