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德勤咨询越市场化 就越外脑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15:41 来源: 《中外管理》

  文 / 本刊记者 王 缨

  曾经,中国企业期待跨国咨询公司能为他们打开一扇窗,而过去20年中,跨国咨询公司所做

  的是让他们照见自己。未来,如何让他们抹去镜子后面那层水银,不仅了解自己,也更了解世界?

  德勤(中国)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入口处的东方广场,有自己的冠名大厦。

  当记者站在大厦8层的小会客室里向窗外望去时,眼前立刻呈现出一幅近距离的“写真”画——在清晨的阳光下,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与云天相接。

  看着如此纵横林立的高档写字楼,镶嵌着密密麻麻的茶色玻璃窗,置身其中,不禁让人感慨:那些窗后该有多少跨国公司呢?西方人啥时候已经这么深入地“占领”了大陆的腹地!

  可是,与德勤企业管理咨询中国区主管合伙人施能自的交流如行云流水,他娴熟于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向中国的挺进。

  这位在内地工作超过20年的香港人,有着西方教育下的标准思维,也有着东方儒生的谦和举止。他是1994年来到大陆的,开始在上海工作,如今领导德勤管理咨询业务发展也已经七年多了。

  在这段人生不短的旅途中,他看到了中国企业对西方管理咨询由完全不理解到渐渐接受,听到了国人对“洋咨询”水土不服的大争辩,也经历了安达信与埃森哲、毕马威与毕博、IBM与普华永道、安永与凯捷等等的这些公司,将咨询业务或剥离、或整合的那段闹腾日子。

  他说唯有德勤,一直稳定地保留着管理咨询公司,形成了德勤整体的审计、税务、财务、风险管理和管理咨询五大业务。多年的稳定,公司业务相互支撑,到2010年,全球收入达到了270亿美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顾问公司。而其中来自德勤管理咨询的贡献,为70亿美元,占德勤全球业务收入的25%。德勤咨询在中国也已经达到700人,成为了进入中国的第三大管理咨询公司。

  他认为:管理咨询对于中国企业的成长,正在产生深刻的推动作用。

  从“萌芽期”到“探索期”

  1990年代,西方管理咨询纷纷来到中国正式成立公司,从1991年到1998年,施能自称之为管理咨询的“萌芽期”。

  那时候,中国企业对管理咨询的概念非常模糊,完全不了解咨询顾问是干什么的。他们认为:既然是顾问,外表至少也该是“50岁以上的人”才对。他们常常会问刚刚30出头的施能自:“你多大了?”“你在什么地方干过?”而更让他们怎么也想不通、更不能接受的是:这些所谓的“咨询师”怎么可以按照每天1000美元的标准收取咨询费?那时一个中国的厂长在企业干了十几、二十年,月工资才不过300元人民币!

  所以,那段时间几乎没有中国企业主动、直接地把钱送到这些咨询公司的口袋里。施能自说有好几年,他都是在做外企在中国的投资咨询。

  但是,那时咨询巨头之所以纷纷来到中国落脚,也是因为有了一个契机。当时世界银行也好,亚洲银行也罢,逐步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比如:一个污水处理项目,它们把钱借给了中国企业后,同时也给予一笔“赠款”,其条件是:这笔钱必须用在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上。确切说,企业必须找咨询公司来帮助它们强化内部管理水平。既然这笔钱是免费得来的,企业当然没说的,请“菩萨”就是了。于是,中国的化工、医药、铁路等行业里的不少国有企业,都拿到了类似的项目资助。但企业的需求是刚性的,重要的是能拿到钱,“造”项目,搞基建。至于管理咨询,那你就给我“看病”,开“药方”吧,可你还能比我更了解自己的企业?走走形式好了。当时,“要真正接受管理咨询,非常难。”施能自回忆说。

  但是1998年、1999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管理咨询进入了企业“探索期”。

  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企业没那么容易“圈”钱了,而且,光靠钱也不行了,此为其一;中国正在准备入世,全球化“风声鹤唳”,中国企业要提早磨刀,此为其二;国有企业进入了“三年扭亏”、“脱困”期,政府以稽查特派员加强了对企业的审核。同时,像中石油、中移动,大型国有企业纷纷准备上市,开始考虑要做出战略发展规划、提升内部管理、建立各种考核机制、把控风险管理,甚至上ERP开始装备企业信息化等等,也就是企业开始“内修”了。几乎就在2000年到2002年,大型国有企业们把国际咨询、本土咨询都找了来,但有时候根本不知道到底想找什么样的公司和顾问来帮助自己,不过他们至少明白了:需要第三方来帮助企业实现变革。

  从“发展期”到“重振期”

  就在2001年,所有企业人大概都还记得那年的一场大讨论:到底是洋咨询好,还是土咨询好?这带来了两大结果:

  一是企业开始明白,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咨询公司,从那时至今都如此,企业如果找了国际咨询公司,就不再找国内的,反之亦然。因为他们渐渐明白,国际的可以做什么,国内的可以做什么。

  二是国际咨询公司不仅没有因“水土不服”受到质疑而退出市场,反而群雄进军,完全扩张性地发展。因为,这首先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需求,它们希望更多地借鉴国际经验所提供的思维创新及丰富案例,与国际接轨;同时,企业的中青年领导力量渐渐成长起来,他们愿意接受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来帮助企业提升。而国际咨询毕竟在观念、专业知识面,尤其是咨询网络的全球化上,是本土咨询还无法比拟的。这不是一个谁比谁厉害的问题。

  因此,从2002年到2008年,施能自说那个时期是管理咨询的“发展期”,“发展得非常好”。但是,2009年以后,管理咨询又进入了“调整期”,或者称“重振期”、“巩固期”。

  再次经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这使得大家找咨询公司的少了。企业都在考虑什么?它们考虑的是:金融风暴之后,我们到底要做什么?大家更加理解了企业管理必须更有深度地做进去,要“精细化”地做进去。企业需要更专精的咨询服务,更具体的解决方案。

  粗放的管理时代正在成为过去,咨询公司也进入了真正的“用武”时期。企业寻找咨询公司要量体裁衣,咨询公司做咨询项目也要量体裁衣。

  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咨询

  施能自对于有些事,是他咨询生涯中再也难以忘却的。

  那是1997年,他接手了一个开发区项目,具体来说,是给开发区做一个招商引资的发展规划。施能自跟对方谈,说要收3万美元。那年代,3万美元几乎相当于30万元人民币,真不是一笔小数目。对方说:还好,还好。那怎么评价你这个团队的工作好不好呢?要不你作个3万字的报告吧。结果两个人都笑了,这不等于一美元一个字嘛。

  施能自告诉对方:“你相信我,我们的想法就给你。你能够有用,你再付钱给我。你认为没有用,你就不要付钱给我。这是一种信任。我不可能帮你凑三万字的报告,就交差。”随后,双方开始合作,做了一段时间,对方感觉不错,最终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分阶段调整内部的工作方式和程序,帮助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推动了发展。

  而到今天,企业正在走出“粗放”管理,咨询服务也就进入了“精细化”。对此,企业越来越能够理解,也越来越需要这样的帮助。

  施能自解释道:比如,我们今天给银行作《巴塞尔协议》下的管理规划,过去银行可能会做些风险管理就好了,但是现在,我们会做出资本管理的测算测量,甚至细到对一个特别软件要怎么应用,我们会在系统上有专门的专家非常专注地去做。再如,我们现在就在帮助一个金融企业做人力资源系统的实施,过去,可能会把我们的IT同事、咨询顾问,放几个人上去就好了,但是现在,则是要把我们专门做人力资源的同事、做IT的同事结合在一起,给企业提供如何落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想法。

  施能自说:“现在的咨询越来越要求专精化、精细化,要真正面对客户所需要的东西。”

  企业与咨询公司共同的挑战

  在市场的不断变化中,对于未来发展,施能自特别谈到了企业和咨询公司都要去做的事情:

  第一,要走精细化的管理道路,今后的增长是“精细化的增长”。对于某一个客户群、某一个产品、某一个领域,一定要微观地、非常具体地做出安排,不能只是领导在上面说一个概念的东西。

  如银行的金融服务,不是提出一个概念:做“高端客户”,就可以了。而是要细分,我是要做高端客户领域里面的外籍人士?还是民营企业家们的子女?或者做“海龟派”里面专门面对研发人员的服务?客户、产品,一定要细分,要从中寻求精细化增长。

  第二,现在的增长不能所有都靠自身能量的增长,要通过并购战略。并购一个团队、一个公司、一个业务,这里,要审慎并购前的细致准备,要保证并购后的整合,保证并购的期望能够实现。

  第三,在信息化的管理上,要更多地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也要和现在最流行的IT信息技术整合起来考虑,这包括:云技术、移动技术、社区网络技术。要关注像微博(http://weibo.com)这样一些新技术下的沟通方式变化,这样我们才能更贴近未来的消费群体、客户、人才、利益相关者,找到企业发展的潜力。

  第四,人才管理。着重在于人才开发要有系统性,这包括要有精细化的安排,以人才的不同发展来推动企业增长。

  施能自强调:“越成熟的市场,越需要丰富的咨询服务。咨询是一种适应创新、转型的业务和服务,咨询是一种沟通的服务。”施能自身边的同事则说:“施总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您需要什么帮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