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做厦门经济高速发展的“助推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03:01 来源: 经济日报

  厦门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特区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巨变。厦门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是这一重要历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厦门海关关长丁学辉。

  记者:特区设立前,厦门对外贸易是什么样的情形?特区设立后,厦门对外贸易有着怎样的变化?

  丁学辉:特区设立前,厦门口岸货运监管业务极少,进出境海运业务量也很稀少,客运业务更是一片空白。而且厦门当时是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对台经贸交流几乎是一张白纸。特区设立后,厦门对外贸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进出口货运量逐年快速增长,对外贸易从形式单一走向全面发展,进出口货运量30年增长86.58倍;海运、空运、客运业务飞速发展,进出境人员386万人次,比1983年厦门至香港航班刚开通时增长了80倍以上。随着两岸关系发展迎来新契机,1985年4月厦门沙坡尾等被辟为首批对台直接贸易口岸;1997年海关验放第一艘直航台湾的海上货轮;2001年厦金“小三通”航线开通,10年间航线客流已超过500万人次;201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两岸ECFA计划……厦门海关在发展两岸经贸关系和促进人员往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特区设立前厦门没有一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特区设立后,海关保税业务逐渐开展起来。截至目前,厦门市已有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29家保税仓库、2家出口监管仓库,形成了“以保税港区为中心,以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为枢纽,以公共型、自用型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为网点”的多元化便捷保税物流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厦门口岸大通道、大物流建设。

  记者:与厦门经济特区共同成长30年,厦门海关发生了哪些变化?

  丁学辉:厦门特区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厦门海关紧跟形势、更新观念、不断调整适应的30年。伴随着特区建设的起步、建设、发展,海关的监管理念也由改革开放之前的“防范为主”到“促进为主”,再到“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变化,不断适应厦门经济特区发展需要。

  首先,在帮助特区用好海关税收优惠等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周到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从1986年至2011年上半年,厦门海关共为厦门经济特区减免税款260亿余元人民币。

  第二,推动厦门港做大做强。港口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最大优势、最重要依托。厦门海关通过提升通关效率、优化通关环境等措施,持续推进海西对外开放综合大通道建设。如推广进出口分类通关改革,使95%以上的高资信企业报关单享受到快速通行的通关便利。同时通过完善海上驳运监管,扩大电子关锁应用范围,优化国际转运监管系统,促进厦门各港区业务优势互补、协作发展。厦门港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达582万标箱,居全国第7位、列世界19强;全面深化区域通关合作,加强与西安、深圳、南京等22个直属海关的区域通关合作,合作范围已涵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等地区,使更多的企业享受到自主选择、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通关便利。

  第三,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作用,深化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监管改革,促进厦门经济特区外贸跨越发展。象屿保税区、厦门出口加工区、海沧保税港区等“特区中的特区”对促进厦门经济建设、海西对外开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共同营造促进发展的和谐氛围。海关注重加强与地方党政及社会各界的和谐互动、互助,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深入重点企业调研,对政府、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都及时解决或给予关注;在不断优化政务环境方面,开通“12360”海关热线服务电话,开展“网上在线咨询”、“通关企业座谈会”、“经贸服务日”等活动,宣传通关政策、解答通关疑难,拓宽关企联系渠道;加强对厦门市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基础建设和高新产业项目投资的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坚持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已为太古、戴尔、友达等89家大型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主动提供统计服务,采用旬报、月报、专报等方式,定期向厦门各级党政有关部门提供外贸进出口数据,充分发挥海关统计辅助决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用;贯彻守法便利原则,开展对进出口企业诚信守法评估,加强企业动态分类管理。目前厦门市共有AA类企业26家,A类企业571家,营造了“守法便利,违法惩戒”的公平贸易环境。

  特区建设30年也是厦门海关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厦门海关从一个小关发展到今天的沿海大关;机构编制、隶属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1980年厦门海关建制收归中央,实行海关总署垂直领导;1984年7月,厦门海关从处级机构升格为厅局级机构;人员机构编制也从1979年仅有的206人、7个科室发展到目前近2000人、几十个处室(局)及隶属关(分局)和派出机构;使用的监管设备从原先仅有的几台简陋的查验仪发展到现在拥有H986非侵入式集装箱查验系统、GPS监控系统、电子关锁、H2000全国联网业务操作系统等在内的多种先进的高科技监管设备和监管系统;监管技术手段也从原先的船边查验、纸面作业、手工操作和统计发展到现在的风险式管理、计算机联网管理、进出口分类通关等高度自动化的监管手段,海关服务能力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记者:如今,特区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此海关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丁学辉:30年来,厦门海关见证并参与了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和腾飞,厦门经济特区已从厦门岛扩大到厦门所有行政区域。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实施两周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今年正式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厦门经济特区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作为特区海关,我们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海西发展和厦门特区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认真落实海关总署提出“把好国门、做好服务、带好队伍、防好风险”的总体要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四好”主题实践活动,不断优化监管和服务,扎实推进大监管体系建设,全力优化大通关,创新促进大物流,助力建设大口岸,先行推动大交流,着力营造大环境,努力建设“基础扎实、业务过硬、素质优良、廉洁文明”的现代化海关,为促进厦门经济特区、海西建设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