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扬:《金陵十三钗》:张艺谋要打翻身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06:43 来源: 时代周报云飞扬
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即将公映,可是至今媒体都没能曝光十三或十四钗的饰演者的名字,笔者看过此片,但不能说,能说的只是电影很精彩。影片还未上映,就吊足了观众胃口,玩足了噱头,当然,这一切只为赢得高票房。制片人张伟平的“饥渴营销法”可谓炉火纯青,再一次与市场进行赌博,当然他次次有王牌,回回有绝招,在中国电影界敢于这么玩的人—很少。
虽然上一部《三枪拍案惊奇》已经为张艺谋招来骂声一片,但仍有不少人对他的新作有所期待,不过这次他能否为自己打个翻身仗则很难说,因为毕竟中国电影市场的悲喜剧已经上演得太多。回望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大片未必有高票房,小片却或许有不错的票房;烂片未必赔钱,诚意电影却大有可能乏人问津。电影投资额、影片质量与票房之间,呈现出明显的无逻辑关联,这就让投资人和电影主创们极度郁闷。
比如滕华弢导演的《失恋33天》,定位精准,营销成本不大却花在刀刃上,最终成功掀起社会话题,成就票房奇迹。事后诸葛亮们很多,未来注定会有很多试图复制这个成功的尝试。而杨幂主演的《孤岛惊魂》,没有人愿意承认这是部好电影,但它也成为票房黑马。与这两部电影形成对比的是,麦兆辉与庄文强导演的《关云长》、陈可辛导演的《武侠》票房都很不尽如人意,说明巨星的卖座力有待进一步考量。再如,李玉导演的《观音山》有口碑有票房,张猛导演的《钢的琴》就是有口碑无票房,顾长卫导演的《最爱》有口碑但票房也不甚高。
列举了以上这些电影,只不过是想说明,在当前中国电影生态环境中,绝大多数电影的票房与制片方、发行方、宣传方、院线和媒体、观众、影评人的预期都经常有相当大的距离,且不同的预测者之间的差距也动辄差之千里。
中国电影的灰霾太重,犹如海市蜃楼,在混沌中找出问题的症结很难,对症下药更是无从谈起。如果非要追问方法,我想还是少找些宏观理由,少彼此指责,多去认认真真地做些实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人的出人,但不要过度。热钱和游资比例超过某个量级,整个产业就会进入红色警戒之中,泡沫产生之后,要么继续鼓下去,要么破灭。中国经济早已经是全球第二,可中国电影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河有多宽、多深,不知道。
除张艺谋、徐克、王家卫、吴宇森和贾樟柯等少数几个导演之外,中国电影几无欧美市场,且这些人的海外票房也很飘忽。在严重依赖于内地电影市场的前提下,制片人与院线每一个分账的点数都是近身割喉战。张伟平与八大院线的博弈,最后引发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文件,不仅规定了制片人要分票房的一半,也将贴片广告切割给了电影院,而且建议地租不能超过15%,这个一揽子计划假如能平稳实现的话,对中国电影业绝对是利好消息。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电影业的GDP太低所致,一旦有点杂音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预期130亿元,大约4亿人次观影,华语电影占一半左右,而生活在城市的人口有七八亿,换句话说,中国观众两年进一次电影院。有个数字必须要说一说,横店集团2010年的产值是285亿元,这让电影业情何以堪。《让子弹飞》、《唐山大地震》有2000万观众,《失恋33天》有1000万观众,不过看盗版的人次就无法统计。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市场空间潜能极大,内地目前单厅票房比日本、韩国和我国港台也确实相距太远,当上座率得以稳中有升之时,中国电影的春天才算真正到来。
再说回《金陵十三钗》,张伟平与院线达成的协议,5亿元之前张伟平拿45个点,5亿元之后41个点,假如10亿元票房,就等于回到43个点的原位,这就刺激院线将加大力度争取10亿元,10亿元以后的部分更是大有好处。按照最低票价的规矩,2000万观众就基本能达到10亿元票房。
以“国师”张艺谋的影响力,以中国的城市人口,单纯从数字上讲,这并不难实现,然而中国观众的消费是很理性的,看电影是奢侈行为,这是很荒诞的现实,其关键在于收入太低与生活成本太高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徐克导演的《龙门飞甲》,是货真价实的3D电影,与《金陵十三钗》同日上映,且看市场反应如何。对近万张银幕而言,同时容纳这两部电影,有足够空间。《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回到了两位导演巅峰状态,都是现象级的电影,也可以说是华语电影中国际级的电影,2011年的贺岁档,是对中国电影业的一次高考。如果能够同时达到预期目标,那将是对中国电影人的鼓励。
中国电影,路在何方?看似处处是坦途,实则无物之阵中荆棘密布。理想和现实的鸿沟忽宽忽窄,就是因为中国人太多,一旦形成观影冲动,一飞冲天的现象将来会很多,像九把刀导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带来的票房奇迹。市场给出的各种信号,很难被分析清楚,有如7·23动车事故没有交代清楚一样。
作者系知名影视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