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不必对人民币连续"跌停"恐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06:5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2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第六个交易日触及“跌停”,这是人民币兑美元进入升值通道以来,近三年来所罕见,也引发了市场的恐慌和各种猜测。其中资本外逃和看空中国经济成为对人民币“六连跌”最流行的解释。

  考虑到当年东南亚以及巴西等国资本外逃对当地经济的重大影响,如果国际社会真的看空中国经济,出现所谓的外资出逃,中国当然应该警惕并及时应对。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逆转,外贸的状况也没有逆转,不会引发短期规模性恐慌。

  近期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出现的“贬值”,基本可以视之为短期行为。从外部因素看,由于欧债危机的继续恶化,国际社会对全球经济的长期衰退几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资金从中国回撤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从国内因素看,贸易顺差的收窄也是引发人民币下跌的主要原因。10月份的数据显示,我国贸易顺差同比收窄36%。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我国外汇占款出现了四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国内的热钱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兑美元已经进入了贬值通道。首先,尽管短期人民币兑美元走低,但并未形成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从长期来看,在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出口型驱动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本身并不存在贬值的压力。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的基本面不存在大幅度恶化的可能,这决定了人民币不会成为抛售的对象;其次,中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决定了中国在汇率上存在强大的干预实力,而近期央行连续发布较高甚至上涨的中间价,其实是在暗示市场,中国不会听任人民币贬值,没有任何一种对冲基金或者热钱敢于和拥有全球第一外汇储备的中国对赌人民币的贬值问题。

  就此而言,中国的汇率政策大可不必在一些夸大其词的鼓噪中过度反应。如果对此反应过度,解读过度,并进行不适当的干预,不仅不利于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国际化的进程,反而给中国“操纵汇率”以口实。

  在笔者看来,对于拥有3万亿美元以上外汇储备的国家而言,一个月外汇占款减少不到400亿美元根本不值得在政策上进行所谓的应对。而且,热钱的退潮反而有利于减轻国际热钱流入的压力,减少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对于中国进一步治理通胀和房地产价格泡沫不无好处,有什么好可怕的?同时,人民币连续走跌给中国进一步增加汇率弹性和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供了契机,可以乘此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马光远(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邵希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