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上海变化金融篇 人民币走出国门 外资银行保险请进来“阿拉”开始习惯收费服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14:20 来源: 新闻晚报□晚报记者 崔烨 报道
十年来,美元从上海人家庭“实力”的象征变成了烫手的山芋;“阿拉”逐渐开始习惯享受银行的收费服务,当然,资金可以自由选择买保险、基金或者索性出海投资……
人民币也可以走天下
子女留学、出国旅游、海外购物……虽然入世十年以来,也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国内物价上涨不少,但人民币在海外却更“值钱”了。
小李是“90后”,小的时候还习惯父母以1:8的外汇比为自己准备留学费用,一眨眼,小李考入市西中学一年后考虑去美国留学,此时人民币已经步入“6时代”。现在,选修经济学课程的小李已经习惯叮嘱老爸:“今年的学费千万不要一次付清哦。”老爸不解,小李则说的头头是道:“人民币升值是大趋势,奥巴马一直在施压,我算过了,虽然分期付学费略贵,但是如果计入人民币升值因素,分期反而便宜很多啦。 ”
“80后”小章则是个不折不扣的驴友。他告诉记者,念书时跟父母到国外旅行,以东南亚一带为例,要么折换成当地国家的币种,要么就兑换美元。“现在人民币真可以走天下啦。”小章说,最近去柬埔寨,由于行程有点匆忙,没来得及兑换货币,没想到当地人居然愿意收人民币。而此前他去新马泰,有人民币在手,一般也都一路无忧,他说有的小商贩反而更喜欢人民币。
“70后”小白自称宅女,是“篱笆网”的忠实粉丝,还经常喜欢上网晒自己购买的奢侈品。她说,虽然这两年工资涨幅并不大,但是手中人民币的购买力却变得越来越强。她刚工作时去香港“扫货”,当时1元港币大概需要1.2元人民币兑,她咬咬牙花了两个月工资换了个LV。现在,姐妹淘们更爱去香港了因为1元港币只需0.85元人民币来兑。 “买大牌不仅价格便宜,算上汇率,等于折上再打上八五折。 ”小白说。
点评
入世10年来,在中国经济总体平稳健康运行的背景下,人民币币值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升值超过30%。在面对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人民币更是扮演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稳定锚”角色。
海外投资阳光化
十年前,如果你想投资海外市场,基本上要走“地下钱庄”,除了市场本身的风险,还有不法渠道的大隐患。而随着入世后外资机构不断进入,我国也不断兑现自己的承诺——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受益的除了外资机构,最直接的就是市民的理财选择更多了。
屈先生是资深的投资人士,他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投资港股时选择的还是一家券商,通过灰色渠道把账户挂靠在香港一家当地银行,虽然操作可以通过网络,但资金进出十分不便。数年后,屈先生终于等来了阳光投资工具“港股直通车”的试点。
步入2008年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股票市场的风险陡然变大,屈先生的资金开始有意识地撤离股市,他看好的是一些新兴国家的债券市场。“原来还发愁到哪里‘开后门’去开通投资渠道,后来到家门口的外资银行一问,居然可以直接购买他们的基金产品。 ”屈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静安寺区域出门就有数家外资银行,均有相应的挂钩新兴市场的债基销售。
点评
入世十年是中国银行业突飞猛进的十年。根据当初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要逐渐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在入世后的几年里,我国即积极履行承诺,不断放开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目前,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已无障碍。
外资银行的到来不但没有挤压国内银行业的生存空间,反而促进了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截至今年前3季度,我国银行业的总资产达107万亿元,是十年前的5倍,而且不良贷款率从入世之初的23%,下降到1%左右。
小企业主结算方便
林先生是上海一家纺织品出口企业的负责人,业余时间还炒炒股票。他坦言,一开始可是吃足了人民币升值的“苦头”。
生意上,即便年产值过亿,他对与人民币升值依然感觉有点“吃不消”。“人民币升值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了,但是去年升的真是快。而且国内原材料价格一直在涨,成本增加了销售价格不能涨,本来就不是高利润行业,这下更难维持了。 ”林先生告诉记者。
不过出现转机的是一通合作伙伴的对话,外商主动向林先生提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方式。林先生这才了解到这项业务的优势——出口企业可以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损失,节约相关财务费用;此外使用人民币结算不存在核销环节,资金不进入待核查账户,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点评
入世10年来,人民币跨境使用和国际化进程经历了一个区域和规模逐步扩大、领域不断扩展、方式趋于多元化的过程,具有市场需求驱动为主、政策顺势推动的特点。我国逐步建立和实现了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的人民币流出机制,实现了从经常项目完全放开到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
【挑战】
克服收费服务带来的不快
在享受国际大都市金融便利的同时,阿拉上海人也开始感到银行收费贵了。外资银行把高品质的服务带到上海的同时,也带来了有偿服务的新观念。
不过,当中资银行也开始跟风“涨价”时,不少市民有了非议。如工商银行日前宣布调整23项个人金融业务的收费标准,部分收费项目的上下限标准最高上涨150%,就引发大量客户的不满。一时间,银行业最受关注的与民生相关话题当属“涨价”。一直以来,哪家银行宣布业务涨价或者国家有优惠办法银行没有马上办理都会遭致骂声。
成本高企和向国际惯例靠拢是银行提高收费的主要理由。资深财经评论员马红漫指出,为了平衡广大用户与银行之间市场地位、避免费用调整引发争议的关键,还是在于放开金融市场,让更多银行能够参与进来,通过它们的“鲇鱼效应”,彻底激活市场竞争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