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代工转型 郭氏难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01:13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王永强

  三天之内,三起高管人事变动,预示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富士康代工转型计划已经阶段性告败。

  郭氏难题之公司研究

  高管震荡 富士康转型受阻

  岁末,作为鸿海集团(2317.TW,大陆称为“富士康”)总裁,61岁的郭台铭不得不举起手中的“刀”。

  11月30日,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38.HK,下称FIH)公告称,董事长陈伟良不再兼任公司行政总裁;幕后运筹FIH减亏近一年的集团副总裁程天纵接班,走上前台。

  12月2日,业内爆出飞虎乐购董事长杜家滨离职;奇美电(3481.TW)董事长廖锦祥请辞。

  三天内三起人事变动,共性之外在于,FIH、飞虎乐购、奇美电均为鸿海集团的子公司,三家公司目前或亏损或发展不如意。不同的是,前两者由富士康控股,而奇美电股权中,富士康次于奇美集团,为第二大股东。

  而数起核心高管变动,或因金融危机后富士康的加速转型,“向上”(整合面板供应商)、“向下”(开拓渠道通路)双双受阻。

  程天纵扶正:无悬念

  不易为外界所知的是,尽管出任FIH行政总裁还不到十日,程天纵行使这一职权却近一年之久。

  2010年12月,因FIH亏损加大、营收额锐减,郭台铭已下定决心走马换将,让程天纵掌舵FIH。

  FIH的公告显示,程天纵2007年加入富士康,任职集团副总裁;加盟前,程曾为中国惠普总裁及德州仪器亚洲区总裁。

  2011年4月初,FIH2010年财报发布, 2.183亿美元的空前亏损不仅超过了之前分析师们预测的2.02亿美元,营业额更是创下上市五年来的新低,自2007年高峰时的107.32亿美元降至2010年的66.26亿美元,减少约38.3%。

  2010年底,程天纵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称,相较于跨国公司地区总裁的象征性综合协调职能,自己加入富士康,更看重富士康可以给自己一个完整的舞台,让其有机会实际操盘包括生产、研发、运营等各环节在内的完整事业群。

  而按照程天纵的看法,FIH要想扭亏,大致思路不外乎三点:调整产品结构;健全员工激励及晋升体系的“双轨制”——在既有管理职位进阶的基础上增加技术职位,调动工程师的研发积极性;变“大企业”的“大锅饭”为员工个人施展抱负的“小舞台”、提高生产效率。

  于是,自2011年2月起,程开始在FIH烟台厂区调研、宣讲。

  陈伟良在财报中提出的应对之策称,会采取果断行动完成“产能搬迁、优化成本结构及恢复盈利能力”。其中,由于智能手机成为市场主流,提供该领域手机设计、生产及服务的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改变现状。

  显然,程天纵的扭亏思路已获认可。

  9月5日,FIH中报业绩发布。尽管报表并不好看,营业额仅实现29.94亿美元,同比下降7.28%,且仍然亏损1800万美元,但亏损额已较2010年同期的1.43亿美元亏损有明显改善。

  结合2011年4月29日FIH董事会向陈伟良批准授予的逾330万股普通股绩效酬金,不难发现,郭台铭已经在为程天纵从幕后走上前台、接替陈伟良出任行政总裁、实现FIH核心管理层的平稳过渡,做足“伏笔”。

  作为FIH业绩发展的重臣,陈伟良曾为FIH带来诺基亚大笔订单,但当诺基亚市场份额在智能手机攻势下大幅下滑时,郭台铭却以股权换企业运营控制权,其考虑之细致,既足慰老臣心,亦为程天纵减少内耗可能带来的震荡。

  同时,11月30日的FIH公告中,除了陈伟良辞任行政总裁,郭台铭的女儿——郭晓玲亦辞任非执行董事。

  这样,苦等4年后,程天纵终于获得了当初加盟富士康时的夙愿——拿到了一个可以大展拳脚的全新平台。现在的悬念是,FIH 2011年报发布之时,公司是否能在中报亏损1800万美元的基础上扭亏。

  此前的2009年,FIH上半年亏损1900万美元,第一次报亏,但到了年底,却实现净利润3858万美元,成功扭亏。

  杜家滨离职:有玄机

  与程天纵的千呼万呼始出来、陈伟良的退任明显不同,加盟富士康仅一年多的杜家滨选择了从富士康离职。

  作为微软中国首任总裁、思科中国原总裁,杜家滨于2010年年中加盟富士康旗下的飞虎乐购,担任董事长。

  2006年,杜家滨离开思科,随后创立智能手机公司——诚实科技;但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诚实科技在2008年被出售,杜亦变身“天使”,投资多家公司,并为B2C网站新蛋中国提供开拓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顾问及建议。也正是这一经历,让郭台铭颇为心仪。

  按照郭台铭加速富士康代工转型的规划,向渠道延伸是重要一环,为此,郭不仅拟定了线上飞虎乐购、线下万马奔腾的“虚实并举”,更分别延聘杜家滨、胡国辉出掌两大业务模块。

  2010年8月1日,飞虎乐购由富士康员工内部购买使用转为公开外测,网站主打3C产品,同时兼营日用百货、办公耗材、食品饮料、汽车电子等商品。

  然而,由于公司在采购、营销、物流、仓储等方面的规划均不明晰,导致其约80%的销售额都来自于富士康集团分布全国厂区的员工体验店。换句话说,飞虎乐购并未能像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一样,迅速跻身行业前列,更多是由富士康集团内部员工购买使用。

  “表面上看,飞虎乐购的确存在诸如产品售价高、物流配送等方面的问题,但实际上,其深层次的问题是杜家滨和郭台铭理念的不同。”一知悉内情的业内高管称,“郭台铭做产品起家,其生产型领导的理念与偏营销、注重客户体验的电商派杜家滨很难兼容。这样,杜家滨虽然名为飞虎乐购董事长,其实不过是个执行总裁。而且,郭台铭还希望飞虎乐购能够支持公司线下万马奔腾实体店的创业实验,这让飞虎乐购的物流体系建设很难完全独立。”

  富士康内部人士亦坦承,郭台铭对于代工和渠道运营的认识若无彻底转变,其喜欢沿用外籍高管而非深刻知悉国内渠道的中方人士的方式,将令其渠道战略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

  这一看法与业内对于富士康渠道战略的担忧相同。

  一个事实是,郭台铭曾夸下海口——万马奔腾3年开出10000家店,但按照富士康通路事业群董事长胡国辉的说法,万马奔腾目前仍在不断尝试各种运营模式,包括店面设计、产品采购组合、运营人才选聘等均存在多种可能。而按照一年前的计划,万马奔腾2011年底要在全国开出1000家店,现在这一规模也被胡国辉酌情减至“努力开出400家”,折扣率高达60%。

  此外,与业内盛传郭台铭将亲手操盘飞虎乐购不同,可靠消息显示,蒋浩良已接替杜家滨,主掌飞虎乐购。

  与杜家滨在富士康的短暂停留不同,马来西亚人蒋浩良2001年加盟鸿海,此前,蒋在苹果公司16年的积淀,让其为富士康争取iPod、iPhone、iPad的巨额订单立下汗马功劳。而苹果代工产品利润率高,随着苹果在全球的供不应求,郭台铭甚至开先河,单为苹果设立了iDPBG(数位产品)事业群,由蒋浩良统领。2007年7月,郭台铭原定的接班人——三弟郭台成染疾辞世,蒋浩良一度被认为是富士康内部接班的大热人选。

  但2009年7月,苹果iPhone4样机在产品推出前丢失,且造成富士康员工——大学生孙丹勇跳楼身亡,令苹果公司大为光火。苹果的巨大压力之下,蒋浩良不得不承担责任,自iDPBG离职。

  此时,郭台铭对于蒋的看重再次闪光,他因人设事,新设“天马事业群”主营三网融合产品,由蒋执掌。此次,更因杜家滨离职,蒋浩良得以在更大舞台上展示其潜伏的能量。

  当然,杜家滨亦不乏去处。确切消息显示,2008年尚为元培翻译独立董事的杜家滨,已正式成为元培翻译执行董事。

  廖锦祥请辞:变数多

  同样是核心高管变动,相比之下,反而是廖锦祥的请辞最显苍凉。

  12月2日,仅次于三星和LG的全球第三大面板厂——奇美电宣布,董事长廖锦祥因健康原因辞职;同时,为配合新董事长改选,奇美电副董事长段行建也请辞副董事长一职,但仍担任奇美电董事及CEO(首席执行长)。

  廖锦祥在辞职声明中表示,近月来由于健康原因两度住院,体力与心力日渐衰退,恐影响奇美电运营,故递出辞呈。

  这样的说法看起来顺理成章,毕竟,廖锦祥年逾七十,但事实上,这背后却是奇美电两年多的整合无效所致。

  2009年10月,郭台铭旗下的群创光电宣布,以换股方式收购小尺寸面板生产商统宝光电,交易估价约为200亿新台币。同年11月,刚刚施行了并购的群创光电二度出手,出价1720亿新台币,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主营产品为大尺寸面板的原奇美电子。

  2010年3月,上述3家公司合并为全新的奇美电子,群创光电董事长段行建出任董事长,原奇美电子董事长廖锦祥为副董事长。但由于富士康仅为奇美电的第二大股东,奇美集团仍为奇美电的控股股东,因此,2010年7月,廖锦祥接替段行建出任董事长一职。

  此后的2010年奇美电财报报出巨亏逾148亿新台币,并寄望在来年的“集合、整合、磨合、融合”的过程中发挥高效。然而,随着索尼等主要电视巨头的销售不畅,奇美电2011年二季度税后亏损133.89亿新台币,三季度税后亏损172.6亿新台币,季度亏损环比增幅达28.9%。

  显然,这与郭台铭当初向上游进军,形成奇美电仅次于三星、LG面板双巨头的并购本意难符。更显无奈的是,郭台铭在奇美电中的股权仅居于第二,非控股的位置让他“人微言轻”,其建议奇美电侧重中小尺寸(PAD和手机屏)面板产能调整的动议未获足够重视。

  也因此,在巨大的财务亏损下,郭台铭始终未对奇美电400亿~600亿新台币的银行联合贷款表态,致贷款无法获批,奇美电当下的营运压力可想而知。

  可以预见的是,由于苹果的iTV产品最早将于2012年底推出、2013年初才可能上市销售,因此,未来一年中,大面板电视产品占二季度出货39%比例的奇美电,如果在未来的一年中应对运营困境,甚至将成为比渠道转型受阻更为让郭台铭头痛的难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