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粮价炮射CPI高空球,农民兄弟有点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06:4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9日有两则消息引人注目。一则: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CPI创年内新低;并且是“同比”、“环比”双回落。另一则:根据统计局数字显示,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长4.5%。不过,虽然粮食丰产,但粮价却罕见下跌,特别是全国的小麦和玉米价格,以及东北的粳稻价格下降较快,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或将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12月9日中国网、21世纪经济报道)
CPI大幅回落,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为下一步发展经济、调整优化宏观政策提供了较好的空间。但是,“稳物价”假如是以粮价大跌的代价换取的,即让农民兄弟发挥“蜡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实在是令他们有点伤呀!
从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11月CPI大幅回落,除了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之外,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得到有效抑制应该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构成食品类价格的指标数据主要有粮食价格、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蛋价格,以及鲜菜、鲜果和油脂价格等。其中,粮价的变动和涨跌虽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却有主导作用。
换句话说,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增加,粮价没有上升,为我们平稳物价、抑制通胀提供了最有利的基础支持。但还有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通看全年,食用油、牛奶、方便面大涨价的消息,不胜枚举。在一种“剪刀差”怪象下,一边是粮食价格的相对下降,另一边则是与之相关的商品价格疯涨;此外,与粮食生产相关的柴油、水电、肥料、农药、种子、人工等价格也不断上涨,农民看着“丰收”结果白高兴一场,望“涨”兴叹!
“稳物价”是今年的头等大事,为了稳定物价、控制通胀,我们采用了许多调控手段。粮价不振虽然有粮食产量增加、供求关系变化、种植品种单一、流通渠道不畅等因素,但也与我国的粮食价格管制状态、收储制度及定价机制有关。我们在制定经济政策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方因素,协调好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城市居民、生产流通企业与农民的关系,这些不仅能保证农业用地,还能稳定粮食生产。
没有收益,农民便不去种粮,我们的胃要安在何方?我们不仅要照顾好市民的“菜篮子”、企业的“利润篮子”,更不能忘了农民兄弟的“收入篮子”呀!
有人说,订单农业是破解农民因粮价下降收益受损的好方法。但是,问题在于订单农业不是通过单一农民的生产来实现的,而必须有农民合作组织的参与。我们知道,未来的农业发展必须达到规模化生产以及品种、种植结构优化的目标。这里有个关键性问题,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基本土地使用制度,如何能让农业生产的土地有效流转呢?合作组织是由农民自发建立还是政府引导呢?
还有,虽然国家实行粮食收购保护价,但问题是新粮收购定价似有“过低”之嫌,与物价总水平的涨幅并不相称。农民在卖粮时也有这种现象,虽有“惜售”的情况,但因储存成本高、需筹钱投入新季生产等因素存在,现实上往往是不得不屈服于粮食部门、龙头加工企业,以“保护价”来贱卖新粮。
有个问题必须指出,政府利用进口来调节猪肉、蛋、粮油供应时,必须统筹考虑对国内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可别补了东墙,倒了西墙呀!
无粮不稳,这个道理谁都懂,我们每年的“一号文件”都事涉“三农”,说明党和政府对此抱着极其重视的态度。我们必须好好把握科学发展与农民致富的关系,充分重视“价低伤农”这个老问题,力求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政策路径,实现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价格、确保农民收益的有机统一。(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