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泰:中国式通胀化解了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08:20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记者 侯天仪 北京报道
尽管经济学教科书上关于通胀有各种解释,但具体到中国,通胀的成因并不能用定理、公式就能解释清楚,因为通胀还有“中国特色”。为此,记者专访了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滕泰,寻找化解中国式通胀的答案。
《华夏时报》:从历史和现实背景来分析,中国通胀有没有自身特点?最大特点是什么?
滕泰:中国这一轮通胀,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周期性通胀。小小的猪肉价格就给通胀加满了动力。2009年肉价曾一路下行跌到十多元/公斤,由于猪肉供求价格弹性小,供求关系扭曲后,又戏剧性地看到肉价从2009年每公斤10元很快涨到2011年的30元。由于食物类商品价格波动,带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导致中国经济不断在这个涨跌怪圈中巨幅波动。
食品价格引起的通胀成因具体有三。食品本身有刚性需求属性,且食品在CPI权重所占比重过大;二是食品供给的周期性波动明显,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耕秋收,粮食、蔬菜、肉类大致都有自身周期特征;三是参与市场主体的不成熟。生产者不成熟,滞后于市场需求做出生产决策,这种非理性预期放大了物价波动。投机者在流通环节中囤积、炒作。基于上世纪90年代计划体制和稀缺经济带来的历史伤痕,消费者也表现出不理性的一面,抢盐、抢醋、抢米风潮横行,中国人因食品造成的集体性恐慌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物价过多地被食品影响,并放大了价格波动的影响力。为何美国等发达国家没有出现如此严重的食品传导机制?这是出于治理通胀的理念不同:中国经济因子里有着凯恩斯式调控的缺陷。
美国等发达国家往往从通胀预期管理入手,从供给体制着眼。但中国从凯恩斯式调控出发,把主要精力放在周期性管理上。结果不但没有熨平周期,反而加长了经济周期。中国周期性通胀从五年一个周期,缩短为二至三年一个周期。当前的通胀需要调整策略,针对供给下药,副作用也会变小。
我认为,食品类价格通胀不能靠“管”,只能靠“等”。食品类价格波动会随着市场自身调节来熨平,调控预期只会增加不当的负面影响。
《华夏时报》:货币超发跟通胀间是否有联系?
滕泰:市场盛行一种言论,称中国累计超额发行了几十万亿货币,这些货币最终演变成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上述观点不仅在媒体上铺天盖地,在学术界也影响极大,甚至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决策机构。
纵观世界各国,货币超发的目的无非是:弥补赤字、战争准备、基于量化宽松的刺激政策。但中国超发货币的相当比例,用于每月购买美国国债,中国10年超发了高达二十多万亿的货币,为此付出了资产泡沫的代价。央行在旁不断做抑制状,不过手段单一了些,只拿“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做文章。
超发货币致使通胀产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央行超额发行货币并不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因为整个“货币—物价”的传导链条过长、中间环节过多。通胀形成的原因是复杂、具体的,不是超发货币就必然产生通胀。
《华夏时报》:李稻葵曾表示,通胀不是中国当前最大的问题,而是调整中国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滕泰: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通胀,而是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从宏观经济数据分析,今年10月份CPI在5.4%的位置,明年6月份CPI在3%左右、明年9月份CPI在2%以下,所以明年通货膨胀不是经济最主要的矛盾。
《华夏时报》:也就是说,化解中国式通胀还需要从更宏观的层面来解决?
滕泰:宏观层面上,“战略”和“改革”将是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两个关键词,中国会重新定义对外开放战略。新对外开放战略分为“战略”和“出口”两大部分。
战略层面上,中国需要审视1990年代以来所秉持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外开放。首先需要确认,如果进一步与国际融合、深化对外开放,是否还与上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政策性质相同?90年代中国高度重视出口,除了外汇储备需求,也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如今“民工荒”现象,是凸显经济体制积弊的一个缩影,结构性失业不能通过出口来解决。1-8月份政府的7300多亿财政收入,相当比例都补贴给了出口企业。
财政给予出口企业的补贴,一直高于医疗补贴等民生领域。比如当前出口问题具体表现在三大不平衡补贴:国内生产者补贴出口企业;中国作为不发达国家变相补贴发达国家;国内企业变相补贴外资生产企业。这种扭曲的补贴政策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此外,中国经济顺差形成的美元储备大幅贬值,再下大力气“出口”换汇意义何在?我认为,对于拥有3.3万亿外储财富的中国,许多地方政府依然对外资企业采取免税、无偿使用土地等超国民待遇,挤占着国内企业的投资空间。所以,中国经济不该控总量,而更该调结构。货币政策亦然。适度微调的货币政策跟信贷总量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