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把握国际信用评级发展新趋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05:22 来源: 经济日报

  信用评级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怎样的作用?信用评级业在世界范围内有哪些新趋势?我们应该如何完善我国的信用评级体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信用评级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科学完善的评级体系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而且可能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乃至国家经济金融主权的安全与完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穆迪、标准普尔以及惠誉等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模式受到了广泛质疑,当今信用评级市场正发生显著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信用评级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完善国内信用评级体系,推动信用评级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评级体系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有助于市场基础功能的发挥。信用评级是一种市场中介服务行为,信用评级机构通过提供专业化的评级服务,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的信息,降低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因此,完善信用评级体系有助于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缓解委托代理矛盾、优化市场的定价功能与资源配置功能,从而有利于市场基础功能的发挥。二是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主权的独立完整。近年来,一些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弊端不断显现,但这并没有动摇这些机构在评级市场中的话语权。因此,在缜密客观评估系统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加强我国信用评级的话语权,有助于防范国际评级机构对我国信用状况误判给我国经济稳定所带来的冲击,从而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主权的独立完整。三是有助于保障企业“走出去”。在企业走出国门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判断业务对手的信用质量,另一方面也需要关注东道国的信用状况,即东道国的系统风险。经验表明,一旦东道国的信用风险上升,经济状况恶化,该国企业的信用风险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为了给“走出去”的企业保驾护航,有必要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些年信用评级的监管方式、市场格局以及评级的内容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是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如欧盟计划设立“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来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专门管理;美国提出建立专门针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部门。由于评级机构存在潜在“利益交换”的可能,各国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在客观上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二是国际信用评级的垄断格局正被逐渐打破,信用评级市场的准入条件有所变化。三是国际评级机构正积极将系统风险纳入信用评级体系。目前的信用评级体系大多只选取财务变量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价与预测,但是,财务指标一方面具有滞后性和可操控性,另一方面财务指标难以涵盖与信用风险相关的所有信息,而一些系统风险因素,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状况等可能是企业信用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遗漏这些变量将导致预警模型的不完善。因此,不少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都对传统评级模型进行了修正,正积极将系统风险指标纳入评级体系。在当前国际信用评级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促进信用评级体系的完善,加快信用评级事业的发展,争取更大的信用评级话语权,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稳定服务。

  对于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了完善现有信用评级体系,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信用评级体系应监测实体经济领域中蕴含的风险。对信用评级有影响的实体经济领域系统风险包含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等因素。其一,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一方面可能会不利于落后企业,使相关产业破产倒闭,风险向银行积累就形成了不良贷款;另一方面部分政策利好的企业会加速发展,从而信用风险得以降低。其二,经济增长速度与企业信用风险呈负相关的关系,如果经济增长减速或经济发生衰退,产品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将降低,企业的盈利状况会有所恶化,而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将收缩市场流动性,企业的筹资压力会因此陡增,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增大,其信用风险也随之增加。其三,通货膨胀容易引起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和实际盈利水平降低,而恶性通货膨胀则可能使经济系统紊乱,企业陷入危机的概率大增,因此通货膨胀率也是系统风险的重要检测指标。

  第二,信用评级体系应关注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首先,实际利率的提高将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利率上升时企业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会因为折现因子的提高而降低,因此利率与信用风险正相关。其次,在开放经济体系中,汇率对企业信用风险影响较大,汇率变动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体现在汇率带来的经济风险和会计风险两个方面:一方面,本币的不断升值,无疑会削弱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直接抑制出口,造成企业的经营困境;另一方面,汇率变化引起的海外企业资产、负债及有关项目的转换价值发生变化,会产生会计风险意义上的货币转换损益。

  第三,信用评级体系应建立对信用风险的预警预报机制。中国的信用评级体系应在完善评级模型与技术的基础上,成立客观、公正、透明的信用评级机构,建立科学规范的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识别各国实体经济、金融市场以及突发事件带来的系统风险,及时预警预报潜在的信用危机,从而使监管当局和相关企业未雨绸缪,在事前化解风险。

  第四,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在促进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其的监管。应加强信用评级的立法,明确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要保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避免其评级行为受到干扰和操纵。要加强信用评级信息的披露,对结构化产品的评级,要披露其评级原则和方法。要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自律行为,在行业自律的基础上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作者单位分别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