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火电:亏损年年有今年大不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2 13:43 来源: 国企杂志文|本刊记者 吴杰
“亏损年年有,今年大不同。”某火电企业员工在QQ上写下了这样一个签名。
入职不久的小陈(化名)向记者抱怨:“原以为进入电力企业,会令人羡慕不已。事实不是那样,企业亏损,又不能不发电,于是越发越亏,连我们的工资福利都受到了影响。更令人烦心的是,企业明年要执行新的排放标准,压力很大⋯⋯”
小陈所在企业的亏损,在电力行业绝非个别现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部六省、东北三省的火电企业已全面亏损,甘肃、贵州、云南、四川、青海和重庆也出现全面亏损。而据中电联发布的行业报告:1-7月,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的电力业务合计亏损74.6亿元,同比增亏82.7亿元,其中火电业务亏损180.9亿元,同比增亏113亿元,各个企业已不堪火电亏损之重。
在煤价不断高企的背景下,亏损一词成为火电企业几年来不曾改变的标签,甚至已经令听者麻木。然而亏损久了,新旧矛盾积攒到一定程度,便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火电企业的生存质量、扭亏之道,值得关注。
深陷巨亏
“不能再亏了,我们大部分电厂已开始掺烧劣质煤,员工已经开始降工资了。”这番话,正是一些火电企业的真实状态。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上,华电集团科技环保部环保处处长孙卫民透露,预计2011年亏损额超过100亿元。2008年至2010年华电集团火电企业三年亏损分别是64%、33%、44%,累计亏损高达125亿元。“很多电厂现金流已断,甚至有部分电厂负债率已经接近150%。”孙卫民表示,华电集团目前很多电厂所欠煤款都无力偿还,“连煤矸石都当煤炭烧了”。
大唐集团总经理陈进行不久前也表示,大唐集团整体经营状况今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亏损进一步加剧。
由于煤价高企,2008年以来五大电力集团火电连年亏损。2008年-2010年三年间,仅五大电力集团火电累计亏损额就达到602.57亿元。如果算上其他火电企业,近几年深陷亏损泥潭的火电行业亏损可能上千亿元。
然而,诸多火电企业的烦心事还不止于此。被誉为世界最严标准的环保新规,明年1月即将执行。“两年内完成所有机组的脱硫、脱硝和除尘的新标准改造”,环保部不久前新修订完成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让火电企业如坐针毡:高煤价、连年亏损和负债累累已把火电企业搞得疲惫不堪,刚刚完成改造的现有机组和新投产机组又将面临新附加成本投入,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向《国企》记者表示,按照初步估计,以2010年全国火电装机容量7亿千瓦为基准,火电企业投入的脱硝成本将达2000亿元。在电煤价格持续高企、火电企业亏损严重的情况下,即将执行的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必然会增加火电企业的发电成本,如果电价上调无望,火电企业亏损必然进一步扩大。此外,目前实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导致火电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现金流日益恶化。
除煤价居高不下之外,五大发电集团的多元化发展战略造成其财务费用快速增长,利息支出不断增加,也导致了整体运营成本上升。还有一点,火电企业燃煤使用效率、经营管理水平仍然不高。这些都是造成火电企业巨亏的原因。
任浩宁表示,从我国电力结构上来看,无论是装机容量还是发电量,目前火电发电占比高达70%〜80%。火电业务仍将是我国发电行业的最重要构成部分。在这样暂时难以改变的格局下,如果火电运营出现问题,必将危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措施解决火电企业的亏损问题。
调与不调?
“调电价似乎已经是陈词滥调了。近年来每年都要喊几次。但也是迫不得已寻求的出路之一。”这反映了一些火电企业内心深处的无奈。
在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的背景下,电价在全国范围内上调的必要性、可能性正进一步加大。同时,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火电厂排放新标准,也增加了上调电价的紧迫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1月30日宣布:从12月1日起销售电价每度平均上调3分钱,居民基本用电价格暂不上调。新一轮调价延续了此前的上调电价方案。今年4月10日,发改委上调了12个省份上网电价,上调幅度在2分/千瓦时左右。6月1日,发改委又上调了15个省市工商业、农业用电价格。本轮调价先上调非居民电价,估计以后逐步对居民用电价格进行调整。考虑到电力企业的全国性亏损,本轮调价范围也不再限于局部。
据测算,1分/千瓦时的上网电价提升,可以减轻约25元/吨原煤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以平均水平测算,上网电价上调2分/千瓦时,电力企业盈利方可恢复至2010年末的水平。
“近水救近火”,在目前情况下,对于缓解火电企业亏损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自然是提电价、压煤价。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考虑到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电力短缺及火电企业亏损严重,现在上调电价还是比较现实的。电价迟早都要上调,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新一轮调价预期的落实,对提升电力企业业绩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煤炭价格充满不确定性,根据以往经验,电价提升带来的利润空间可能很快又会被上涨的煤炭价格所吞噬。
瑞银证券的研究报告就指出,考虑到即将到来的年度煤炭合同谈判,发改委此时调电价恐怕又会给煤价上涨找“借口”,这是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
简单提电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企业的亏损问题。况且,电价上调并没有那么容易。电不同于普通商品,关系千家万户和国民经济运行,容易陷入两难境地:不调,电企继续亏损;调上网电价,虽然有利于减少火电企业亏损额,提高其发电积极性,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却会压缩电网企业的利润,出现中央与地方及不同部门间的利益博弈。上调销售电价,难度更大。国网能源研究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单葆国曾向《国企》记者表示:在保增长保就业原则的指导下,很多企业盈利水平低,如果电价太高就很难生存。因此,上调销售电价要考虑居民承担电价能力和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防止推高通胀水平,应逐步疏导。
煎熬中的应对
在水电乏力、火电巨亏、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代表的国有发电企业承担起了保障电力供应的责任。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火电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3986小时,同比增加193小时。火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81.5%,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指责火电企业由于亏损而减少发电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与其他发电集团一样,国电集团的发电装机中,火电装机占据主导地位,接近80%。其巨额亏损正是来自于这一块业务。11月11日,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称,国电集团的高科技、煤炭、物资物流、金融等相关产业以1/6的资产为其创造了近3/4的利润。这也造成一种尴尬:主业的火电业务亏损不止,其他业务负责弥补亏损。这种发电业务盈利难的状况正是五大发电集团生存状况的缩影。多元化经营虽支撑了发电业务,却面临质疑。
除了多元化经营外,五大发电集团纷纷通过资本市场解决因火电亏损导致资金链紧张的局面。
10月29日,连续两年巨亏的漳泽电力资产重组方案出炉。同煤集团通过向漳泽电力注入其四家电厂及两家煤矿,从而取代中电投成为漳泽电力的控股股东。这是五大发电集团将旗下深陷亏损泥潭的火电上市公司控股权出让的第一例。此外,华电集团挂牌转让了其宁夏大唐国际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股权。国电电力于8月22日-11月11日间,通过上海证交所累计售出国电南瑞股份1247万股。
电企处理旗下火电资产的又一个方向则是煤电一体化。近日,中国电力与中煤宣布总投资49.8亿元成立合营从事投资、建设及经营的燃煤发电站,中国电力及中煤各持股80%及20%。今年以来,中国神华频频收购电厂,火电规模愈做愈大,充分发挥煤电一体化优势。根据神华的中期财务报表,截至今年6月底,集团控行并营运的燃煤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29860兆瓦,较去年底增加4.3%。
火电巨亏之下,对于火电企业热衷的煤电联动或煤电一体化,任浩宁认为只是治标之策。他向记者解释说:“煤电联动等于是将煤价上涨的成本由火电企业转移到消费者头上。煤电联动可以转嫁火电企业购煤成本,减少火电企业亏损,但是如果没有形成竞争性的供电市场,则这些成本最终将由消费者完全承担,不能给火电企业增加降低成本的动力,因此煤电联动并非长久之计。至于煤电一体化则是用煤炭行业的利润弥补火电行业的亏损,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火电企业的亏损问题,属于治标不治本的举措。因此,无论是煤电联动还是煤电一体化,都不是解决火电企业亏损的根本之计。”
火电企业想要扭转如今的亏损局面,决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电煤降价和电价上调,拓展主营业务种类,寻求新的利润收入来源以增加资产减轻负债,将是火电企业用来自救的一条出路。此外,还可以考虑降低企业管理费用、降低煤炭运输成本、节能降耗等方式。
不懈的呼吁
国家发改委关于居民基本用电价格暂不上调的电价调整举措不仅让巨亏边缘的火电企业长出了一口气,而且没有增加居民基本用电支出。这一利好对火电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既解决了燃眉之急,短期也有助于改善火电企业的巨亏局面。不过,这并不是治本之举。
“唯有积极推动电力体制尤其是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推动输配分离、竞价上网,构建竞争性的发电市场和供电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众多电力专家多年来不懈的呼吁。
“火电企业的巨亏来自于受两头夹击,煤炭价格已经市场化,上网电价则由政府管制并且只能卖给议价能力强的电网企业。”天强管理顾问总经理祝波善告诉本刊记者,“巨亏,只能说明我们的电力体制改革还不到位。更糟糕的是,发电企业再怎么投资也缺电,国家经济景气与否都缺电,电荒不时冒出来,这就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了。”
在电力体制改革难以推进的情况下,五大发电集团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火电业务亏损的问题。因为煤价上涨导致发电成本不断上升,而上网电价难以上调。包括多元化、煤电一体化等举措无法长久解决火电企业当前面临的窘境。
“拯救火电企业的关键一步,就是电价形成机制改革。”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向记者表示,电价是市场配置资源最重要的手段,也是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一方面可以充分反映火电企业的发电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推动火电企业互相竞争,推动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效益与效率两者兼顾才是解决火电企业亏损的根本方法,而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正是为了在效益和效率之间求得平衡。
电价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竞价上网,通过输配分开构建一个竞争性的发电市场和供电市场,发电企业根据成本变化和市场供需确定电量和电价,而非采取一刀切的政府定价。在电力未来实现自由交易的情况下,上网电价变得富有弹性。电力充足时,上网电价自动下降,电力紧张则电价自动上涨。这就保证了煤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可以转移出去,竞争带来的好处消费者也能够真切感受到,所谓的煤电矛盾便不复存在。
日前,国家电监会发布《输配电成本监管暂行办法》,其中针对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核算及支出提出一系列监管措施。此举被认为是搁置多年的电网输配电分开改革进程重新进入融冰期的政策信号。有分析师表示,输配电成本是输配电价的形成依据,输配电价对最终电价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暂行办法的出台预示着电价改革有望获得推进,从而利好火电企业。
九年磨一剑。看似最容易推进的主辅分离步履蹒跚。电力体制最关键的一步输配分开,亦不知要耗时多久。在输配电成本无法完全厘清之前,火电企业巨亏的新闻还将一如往常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科学的电价形成机制却仍似水中月、镜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