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刘阳:圆明园建筑可选择性进行复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3 09:0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12月13日北京讯 中国圆明园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与中国传统文化论坛常务理事罗竖一近日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名博会》,就圆明园是否需要进行部分重建,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刘阳表示,部分重建更有利于教育后人,选取非英法联军烧毁的廓然大公等个别建筑复建,恰恰是对历史更好地凝结。罗竖一对此表示反对,保护遗址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顺其自然,按照它固有的规律发展下去。以下为访谈实录。

  

刘阳:圆明园建筑可选择性进行复建

  中国圆明园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

  

  

刘阳:圆明园建筑可选择性进行复建

  

  中国传统文化论坛常务理事罗竖一

  主持人:资金的问题解决了之后,看一看刘老师建议重修的圆明园的部分都在哪儿?

  刘阳:我比较推荐的一个重修的建筑叫廓然大公,非常漂亮,是圆明园最早的建筑之一,在雍正初期就建好了,当时叫双鹤斋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觉得江南景色非常美,把江南的景色直接搬到了圆明园。这个建筑横跨圆明园150年之间,不存在叠加问题。这个建筑1860年英法联军并没有毁掉,甚至没有到这儿,保存的非常完整。这个建筑也不存在英法联军烧掉之后的国耻,真正的国耻是中国的老百姓自己毁掉了。 恰恰是因为被老百姓逐渐破坏的,所以遗址保存的非常好。当时很多建筑是比较孤立的,比如桥,北海也好,圆明园也好,颐和园也好长的都一个样,这座桥如果谁在北京找到第二座,那么我所说的话都是废话。我们正常去的桥上是没有桥廊的,这个是有的,下大雨、下雪的时候,太妃、太后、皇帝直接可以从这上面走到另外一个殿。

  主持人:这个场景现在有没有现实中的图片?

  刘阳:现在是一片平地,只有假山石还保存的好一点。叠石非常非常丰富,偷了150年还没有偷完。像这个建筑如果进行很好的复建,作为圆明园博物馆,一是展示建筑艺术,同时展示98%的圆明园的建筑。我相信这个地方的历史作用不亚于几块石头,看完这个地方再去看石头进行对比效果是非常非常好的。

  主持人:现在湖泊都没有了?

  刘阳:现在只剩下假山石了,这个建筑是完全跟英语联军没有关系的,只是毁于后面的人为。可能有些学者老师说消失就消失吧,但有多少人知道这里呢?如果消失了,就相当于连历史都没有了,消失了甚至都没有文字记载了。修建个别几处圆明园保存比较好的类似于这种历史背景的建筑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经历了圆明园早期的鼎盛辉煌,到后来的灭亡,又侥幸的幸存下来。 光绪和慈禧早期的时候还在这里进过膳。如果把这个历史复原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这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小学、中学大课堂来说都是有好处的。所以,圆明园类似于这样的建筑有很多处,修建这样的建筑作为圆明园历史的展示是非常有意义的。

  主持人:罗老师您认为这处景观如果重建的话有没有必要?

  罗竖一:刘老师讲的非常精彩。我听刘老师的专家意见和网上的言论,感觉刘老师受西方某些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回到花钱这个问题,刘老师总是在说专款专用,这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事实上中华民族非常强调的是和谐,天人合一这么一个观点,不管你怎么去花钱,是用于教育,还是用于建房子,还是用于重建圆明园,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钱。社会财富我们谁都知道在一定时期是一个恒定的数字,总量是一定的,如果说这笔钱用于重建圆明园,那么教育、医疗等等其他方面必然会少一点。

  主持人:罗老师您谈到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钱,我就想问您一个问题,如果这处景观重建成功,难道我们看不到那段文化的价值吗?

  罗竖一:刘老师谈到曾经这个地方是慈禧太后用过膳的地方,用膳翻译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就是吃的饭,这是爱国主义教育吗?就因为慈禧太后吃了一顿饭就有文化,就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吗?当然这种观点有点偏激。这个地方怎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重建圆明园呢?刚刚刘老师也听到,假如这些建筑消失了,留在记忆里面,或者将来没有了是很遗憾的,我认为未必。比如伏羲,他生活在甘肃天水。在我老家几乎现在找不到有关伏羲的活动的足迹,那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贡献一万个,一亿个圆明园都是没办法比的。

  刘阳:伏羲人人都知道,所以不用建了,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圆明园真正的历史。说到文化的问题,我认为恰恰这笔钱应该用在文化教育上。这么重大一个历史,现在有几个人能说清楚,包括历史学家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为什么把圆明园烧了,为什么不烧故宫呢?圆明园正好是一个纽带,复建个别建筑恰恰就是要把耻辱的历史也好,辉煌的历史也好,进行更好的凝结,让更多的学生进行了解,这也属于教育的一部分。

  主持人:对于圆明园是否需要重建,两位嘉宾的观点是不可能一致的,因为大家考虑的角度是不一样的。问一下罗老师,您对于遗址保护怎么来看?您认为什么方式是对遗址最好的保护?

  罗竖一: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顺其自然。

  主持人:如果它们消失了也不用去理会?

  罗竖一:这就是它原汁原味的历史,应当按照它固有的规律发展下去。

  主持人:对于圆明园是否需要进行部分的重建,两位嘉宾都阐述了他们不同的观点。其实我们要探讨的这个话题的关键是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对物的保护,也要注重对文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尊重历史,保护历史,去尊重城市的文化。今天非常感谢两位嘉宾作客我们的节目,同时也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