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支招小企业主:破解管理难题提升信用等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4 01:3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洪偌馨

  今年以来,为了破解小企业融资难题,不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办法,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大了对小企业贷款投放力度。

  然而,中小企业协会在其发布的《中国中小企业2011蓝皮书》(下称《蓝皮书》)中指出,事实上,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信用水平偏低,而这又与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偏低有着重要的关系。

  为了解决小企业存在的先天或后天的难题,提升小企业的运营水平和融资能力。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华夏银行共同发起的“华夏之星”中国小企业菁英训练营,于12月1日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正式开课。

  据悉,历经了两个多月的全国招募和层层筛选,最终有25名小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而本次活动的学术支持机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则为他们量身定制了4天的课程,从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团队建设、企业融资等方面予以指导。

  企业管理——“无法复制的艺术”

  “管理是技术,还是艺术”?“选人重要,还是用人重要”?“你的企业管理理念是什么”?在华夏之星小企业菁英训练营第一天的课堂上,这些问题刚刚抛出就引起了小企业主们的激烈讨论。

  对于中国众多小企业而言,那些著名的管理学理论、成功的企业家经验可能并不适用,他们目前正面临着各种更加具体而复杂的状况。

  而去年7月浙江省进行的一次企业管理制度摸底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有90.20%的企业建立了规章制度,建立但不完善的占到46.53%,建立但不执行的占2.45%,还有6.53%的企业没有建立规章制度。

  “沃尔玛、通用电器那些案例我都不会用,因为管理是学不到的,不可复制的。”在企业管理课程上,黄铁鹰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

  曾任香港华润创业董事总经理以及万科、华远董事的黄铁鹰,既是光华管理学院的访问教授,更是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对于企业管理他有着独特的见解。

  作为研究“海底捞”的专家,黄铁鹰对“海底捞”的“变态”服务及其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颇为赞许。在他看来,企业管理,特别是小企业的管理并没有万用的法则。

  他认为,管理不能照搬是因为每个企业的行业、文化、员工都有所不同,每个细微的差别可能导致一个成功的管理模式失败。

  “以前公司才起步的时候,规模比较小,人员也少,哪里有精力和资源去搞管理制度。公司结构很简单,老板直接就可以将自己的理念、想法传达给一线员工。” 厦门好兆头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加栋道出了很多小企业主的心声。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陈加栋越来越明显感到“拖不动”了。“已经不能靠我个人或者几个领导者来拉动公司了,于是两年前我开始对公司结构和制度进行调整。”他称。

  陈加栋认为,尽管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和时间,但是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两年,从银行融资明显要容易多了,因为健康的运营体系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是银行考察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总结道。

  公司员工——“企业发展的基石”

  除了缺乏健全的企业制度,小企业在人员培训和管理方面的意识也普遍比较薄弱。

  中小企业协会在《蓝皮书》中就提到,根据调研发现,许多小企业对员工的基础管理培训投入少之又少,甚至没有把基础管理培训纳入企业的培训计划。

  “更有相当部分员工一般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缺少基础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管理意识十分淡薄。”《蓝皮书》称。

  “菁英训练营”中的一位小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很多小企业在初创期都是“家族事业”,根本就没有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不可能进行专业的培训。

  “然而,随着企业的扩大,落后的人力制度就会严重限制企业的规模发展。” 该负责人认为,小企业可能在公司制度、人员结构、薪酬制定方面没有那么规范也缺乏优势,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对“人”的培养和关怀。

  他进一步举例道,例如今天,他得知一名下属的女儿出生,人在外地的他可以仅发信息表示祝贺即可。但是,他还另外吩咐公司财务代发了800元给下属,作为送给他女儿的红包。

  “这比年底发几千块的奖金给他还让他感动和印象深刻,因为他会觉得老板在关心他,他是公司这个家庭的一分子。这些人性化的举动其实很简单,但是可以让员工更有归属感,工作也会更积极。”该负责人颇有感触地表示。

  对于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系的王新超副教授认为,小企业应优先注重增长、创新、差异化。并要制定短期的人力资源规划,雇佣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拥有权责相对宽广的、柔性的工作与员工。

  另外他指出,相比大企业而言,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缺乏优势,这种情况下,营造归属感和“拥有”感,创造共同的身份和认同都是至关重要的。

  来自厦门的刘先生经营连锁旅店,对于给员工创造共同的认同和目标,他一再向记者强调“很重要”。

  “我们的公司规模不大,但是仍然吸引了不少大酒店的高管前来任职,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发展空间大,前景好。”他告诉记者。

  刘先生认为,对于基层的员工而言,刚刚起步的企业在制度、薪酬上没有太多优势,所拥有的就是和员工一起创造美好前景的共同的目标。

  “我们平时常常会自己举办培训,把这种企业与员工共发展的理念传达给员工,让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更高,参与性更强。”他总结道。

  财务报表——“获得融资的关键一环”

  相比公司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结构,“不健全的财务制度”更是阻碍小企业融资更为直接和致命的因素。

  “与我公司有业务来往的一个小企业经营得不错,现金流也很好,其他审核都没问题,可就是‘财务’不过关,一直贷不到款。”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见告诉记者。

  由于其公司主要是经营环保农药和农业产品,王小见经常打交道的上下游大都是小企业,甚至是一些小作坊。“很多都是‘夫妻店’,业务也都是以现金结算,根本不需要什么财务管理。”他有些无奈地表示。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指出,由于小企业报表的水分比较大,它们大多通过现金交易,因此具备掺杂水分的条件,所以报表并不是银行看重的。

  “如果小企业能够建立规范的管理和治理结构,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那么企业距离一个‘现代经济体’就更近了。”该人士表示。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帮助小企业融资,已经有不少银行陆续开展了一些融资配套服务,例如为小企业提供财务管理咨询。

  对此,训练营中的一名小企业主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几年前企业资金周转遇到问题急需融资,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一家大银行肯贷款。

  “其他审核都没有问题,就是财务方面有所欠缺,而那家大银行也没有帮助我们改善财务状况的服务,最终只有放弃。”回想起当时的情况,这名企业主显得有些无奈。

  他认为,相比大型银行,一些中小型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更加灵活,更贴近小企业的需求。“有时候只需要一点点的帮助和改进,小企业就能顺利获得融资了。”

  企业发展——“做强比做大重要”

  对于小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华夏银行投资银行部的总经理卢晟指出,发展要理性,融资要合理。

  他认为,对于小企业而言,“做强”远比“做大”重要,而是否拥有持续的盈利能力才是银行最看重的。

  教授也在课堂中指出,小企业就应该专注于“小而精”,最终能发展成上市公司的小企业屈指可数,如果急于扩大规模,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然而,现场某企业主却道出了企业“谨慎扩张”带来的苦恼。

  据了解,该企业是最早在国内经营医疗工程业务的公司,主要为医院做整体的设计施工,以及安装设备。十年前刚起步时,全国只有十几家公司在做这个业务。

  “公司的现金流一直很好,也不需要向银行贷款。这些年没有扩大公司规模,十年前的现金流大概是几千万,现在还是几千万。”这位企业主向记者介绍。

  然而,近年来“谨慎扩张”的弊端逐渐显现。曾经的行业翘楚,如今却已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现在全国有几万家公司在做这个业务了,动辄资产就是几个亿,我们根本没法比。”该企业主很无奈地表示。

  他告诉记者,目前正在筹建分公司,希望拓展销售渠道。而他首先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融资。

  “一看到‘华夏之星’招募我就报名了,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我可以解决融资难题。”他最后说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