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有偏差 消费金融公司生存状况堪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4 03:4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何瑫
12月13日,花旗银行(中国)与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共同发布《2011中国消费金融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结果显示,中国消费金融市场潜力巨大,但公众对于消费金融的认知度与接受度较为不足。
“目前的消费金融结构显然过于单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在报告发布仪式上称,根据央行统计数据,住房抵押贷款目前在贷款余额上占消费信贷市场的80%以上,相比而言,汽车、家电、旅游、教育等一般消费事项为主的消费信贷占比不到20%,发展较为滞后。
张健华认为,消费金融市场目前处于“大机构不缺,小机构不足”的状态,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难免存在业务空白区域,这为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机构提供了发展空间。
2009年7月22日,银监会对外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在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相继批准成立四家消费金融公司。
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提供贷款时无需抵押和担保,审批快捷,被监管层寄望于填补其他金融服务的空白区域。在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张电中看来,目前国内的消费金融几乎由商业银行垄断,其中信用卡业务占相当的比重,消费金融公司的出现,能够满足不具备信用卡申请资格的中低收入阶层的需求。
张电中称,根据银监会掌握的统计数据,以家电销售企业为例,消费金融公司可帮助其在相同条件下提高10%-20%的销售额。
然而,试点一年多来,各家消费金融公司似乎仍然游离于公众视野之外。报告结果显示,2010年,非银行正规金融机构占家庭融资渠道的比重仅为1%。也有媒体报道称,各公司目前均未实现盈利。
贷款利率并无优势,是摆在消费金融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报告数据显示,85%的家庭在向金融机构借款时所能容忍的最高利率为6%。而消费金融公司目前的利率普遍为10%-15%,仅0.9%的家庭愿意承担10%以上的利率。
与商业银行相比,消费金融公司不但在利率上存在劣势,还要和银行信用卡业务展开正面竞争。消费金融公司所涉及的家用电器、旅游、婚庆、教育等业务领域,同时也是信用卡业务涉及的领域。由于竞争加剧,信用卡申请门槛越来越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消费金融公司的生存空间。
张电中认为,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重心应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这是信用卡并未广泛普及的区域,消费金融公司可借此与之形成错位竞争。然而,四家试点公司目前均集中于北京、上海和成都等一线城市。
此外,征信难题如何解决,也是消费金融公司亟须处理的问题。原保监会研究室副主任周道许认为,消费公司发放的贷款是无担保、无抵押贷款,风险相对较高。而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在短期内不易实现,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将面临信用危机的挑战。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而言,所面对的客户主要是比较难于获得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且收入较低、缺乏信用历史的群体,信贷风险控制成本较高。“如何为这些缺乏信用历史、成分多元的庞大人群提供服务,消费金融公司必须在保证收益与控制风险之间求得平衡,这将成为制约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瓶颈。”周道许说。
周道许建议,消费金融公司可引入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保险公司可以凭借信用管理体系,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调查服务,了解个人情况,降低违约风险。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个人信用保险,增加自己的信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