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保险三巨头炒股浮亏逾600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4 11:15 来源: 深圳新闻网-晶报

  今年三季度,投资市场呈现出自2004 年以来首次股债双杀的局面,据估算,三大保险巨头截至第三季度末的投资浮亏合计已超过600亿元。

  中国人寿浮亏最多

  “寒冬,寒冬。”负责保险公司投资账户资产管理的分析师张华(化名)感叹道,“这是保险行业近7年来最惨淡的局面,简直是坏消息不断,四面楚歌。”

  张华认为,他对保险行业投资环境的恶化早有心理准备,但现实还是超过了他的最差预期。“今年三季度,投资市场呈现出自2004 年以来首次股债双杀的局面,保险投资遭遇持续性‘双面挤压’。上证A 股指数下跌了14.1%,上证企债指数也下跌了1.27%,在这种环境之下,保险投资只有亏损。”

  据安信证券估算,仅“三大保险巨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截至第三季度末的投资浮亏合计已超过600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产生的浮亏达到400亿元。

  盘子大、仓位重的中国人寿,投资浮亏最多。据估算,投资损失造成中国人寿前三季度累计浮亏超330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投资浮亏为250亿元。

  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紧随其后。据估算,中国平安累计浮亏超170亿元,第三季度投资浮亏超140亿元。中国太保累计浮亏超100亿元,第三季度投资浮亏超60亿元。

  偿付能力吃紧

  “投资浮亏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保险行业偿付能力不足,现在很多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逼近监管红线。”张华介绍说。

  根据各上市保险公司半年报可以看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由2010年年底的211.99%直降至164.21%,中国平安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虽仍维持在200%,但平安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却降至158.1%,逼近警戒线。

  “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压力非常大,偿付能力充足率太低,投资保险的客户就会大量减少,所以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是所有保险公司都亟待解决的问题。”张华说。

  据悉,目前保险公司主要通过发行次级债以及股东增资的方式改善偿付能力充足率,但是业内专家认为,保险公司更应通过自身转型,增强自身实力,扭转不利地位。(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