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超级平衡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07:32 来源: 中国企业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解读
特约记者 冯立果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国家总结一年经济社会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为来年经济社会政策定调的工作会议,也是我国企业和企业家关注的大事,尤其2011年全球和国内宏观经济波诡云谲,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更加关注明年经济社会政策的走向。14日,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会议新闻稿指出,2012年经济社会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要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之间寻求平衡。因此2012年的经济社会政策考验的是决策者的超级平衡本领。
?荩关于 “稳中求进”的基调
2012年的政策目标相当多,要做到增长、物价、结构、民生、改革、社会和谐的平衡和兼顾,是很难的,尤其部分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矛盾关系,因此明年工作就绝不可能大幅度突出任何一方面,比如呼声较高的改革。“稳”或者政策目标的“均衡”必然成为中央的第一要求和目标。
当然,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着眼点,还在于明年的十八大。做好2012年的经济社会工作,必须有助于十八大的顺利和胜利召开。那么,“稳”则是最好的准备工作,是必须做到的。“稳中求进”的表述说明,进取型的改革是第二目标,争取有所突破,但不是必需的。
?荩关于经济增长速度
2012年由于政策目标比较多,经济增长速度显得不是很突出,只是提出经济要“平稳较快发展”。但这与“十二五”规划中的表述完全一致。这意味着,保持一个中速的发展速度,比如7%—8%,是未来政策调控可以接受的目标。
中低速的经济增长的风险更大。会议尤其提出了经济中速运行中,要解决爆发出来的突出问题、矛盾,防范潜在风险。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许多矛盾和问题不容易显现,但中低速运行时则会凸现,那么就必须做好更多的体制和机制性的改革和应对。
?荩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了应对经济下行风险,中央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不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但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深刻影响着地方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居民行为,也是我国经济中诸多坏现象的根源,比如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困扰企业的高税负、困扰居民的上学难、看病难、房价高,等等。因此必须关注此次“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内容。
与四万亿时期的积极财政政策大多投向“铁、公、基”领域不同的是,此次财政政策大篇幅突出了民生主题,包括就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保障型住房投资、社会救助、农民工社会保障,还包括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如增加粮食生产补贴、粮食主产区补贴、农村基本生活设施建设和职业教育等。“扩大内需”时隔一年,并作为一个“战略基点”,重新成为重要的政策抓手。事实上,经济下滑就想起内需,但“内虚”何以扩大“内需”?应当说,这个战略基点还很不牢固。
会议提出“保持适度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抓好在建和续建工程,确保国家已经批准开工的在建水利、铁路、重大装备等项目资金需求”,说明投资仍然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一定角色,这是稳增长的需要;也说明明年铁道部的高负债和偿债高峰压力以及当前出现的大面积铁路工程停工现象有望缓解,但显然还没有提出治本之策。
企业和企业家异常关心的“减税”问题,会议提出要“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保税改革。有减有增,显然,中央对于减税的态度十分谨慎。
?荩关于实体经济和调控房价
今年会议的亮点是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支持劳动密集型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非常值得肯定。这是对我国实体经济近年来由于成本优势减少和受到房地产强烈冲击下而出现制造业空心化、实业精神衰退的正确应对,也是对今年以来广泛发生的中小企业生存危机的回应。
发展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尤其中小型和微型企业,必须解决融资问题。会议提出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显然力度很小。小额信贷和村镇银行吸纳民间资金、解决中小型微型企业融资的能力太弱,完全无法解决社会上六七万亿民间游资的出路,民间借贷阳光化和合法化短期内还难以解决。
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延续了近几个月来中央对房价调控的政策,预计中央不会让房价下跌的预期破产。这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和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荩关于改革
11月份,胡锦涛主席在APEC会议上讲话称,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改善商业投资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温家宝总理则随后提出要“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凡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政府就不要设定行政审批;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就不要再搞前置审批”。通过改革解决发展困局的意图十分明显。但此次会议在改革方面着墨不多,尤其在要素价格改革、垄断部门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论述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