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六连阴似入无底洞 200点跌出腊月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09:09 来源: 新华08网

  

  核心提示:市场连续的破位下跌缘于宏观环境的低迷以及政策放松预期的落空。“加速六连阴”之后,市场似乎正在陷入“无底洞式”的阴跌。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外围动荡难平,国内经济加速下滑,流动性遭遇抽血,政策面并未转向,因此市场缺乏上涨的理由和动力,短期难以见底。另一方面,短线技术性反弹或正在临近,不过如无超预期利好出现,则市场运行方向难以改变。

  沪指连续破位 半月跌逾200点

  新低和破位几乎成为本周A股市场的“关键词”。从2300点到2250点,再到2200点,本周短短四个交易日沪综指已经连续跌破了三个重要整数关口,沪深股指更是逐日刷新调整以来的阶段新低。

  具体来看,昨日沪深两市低开低走,截至收盘,沪综指收报2180.90点,下跌47.63点或2.14%,深成指收报8871.09点,下跌221.94点或2.44%。盘面上,有色金属、采掘、钢铁等权重板块大幅下挫,带动股指加速下行,期间虽有快速反弹,但很快重回震荡下行格局。昨日沪深两市分别成交473.05亿元和434.0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小幅放大,但仍处于地量水平。

  经过昨日的下跌,沪综指日K线已经形成“六连阴”,市场弱势一览无遗。值得一提的是,期间股指基本上是单边下跌,几乎未曾出现过有效反弹,并且跌速有逐渐加大的趋势。虽然从技术面来看大盘早已超跌,但市场似乎无视一切技术支撑拒绝反弹,陷入缩量阴跌的恶性循环。

  市场连续的破位下跌缘于宏观环境的低迷以及政策放松预期的落空。经济加速下行、货币政策延续稳健、年底资金面抽血、外资热钱回流美元、欧债危机阴霾再现……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经济和流动性均不容乐观,市场相应缺乏业绩和估值的支撑,而政策预期的落空终于令挽救经济和流动性的最后一丝幻想归于破灭,市场情绪也由此前的犹疑不定变得谨慎,进而发展成为恐慌。

  政策宽松预期落空 市场遭遇“双杀”

  当前,不论是PMI等领先指标、工业增加值等宏观指标还是钢价等中观指标,均呈现持续回落的态势。11月PMI自2009年2月以来首次降至50%以下,反映经济环比增速不乐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回落,显示工业企业产出的增长动力弱化,整体经济加快减速。“工业增加值同比-库存同比”指标依然为负并且继续下降,表明当前需求疲弱,去库存压力高企。而作为中游制造业代表的钢铁行业景气度低迷,国内钢价在前期大幅跳水之后持续弱势盘整。各项指标齐齐偏弱,显示国内经济正在全面加速下行。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央行超预期“降准”,此前不少市场人士预期货币政策将转向宽松,经济数据加速下行更成为市场猜测政策转向的重要理由。正是在此预期之下,市场坚守2300点“政策底”。然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仍立足“稳健”,投资者对预期落空失望之余,对经济的担忧也骤然升温。

  与此同时,年底市场资金面压力也开始凸显。2009年以来每年12月都是IPO最为集中的月份,本月以来IPO已经出现明显提速,众多公司都在年末冲刺发行上市,本就疲弱的市场将遭遇“抽血”。与此同时,12月份还将迎来二级市场的解禁洪峰。据统计,本月100家公司的限售解禁股高达199.24亿股,累计解禁市值约为1625.38亿元,环比大增75.37%。另外,从央行外汇资产和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的“双降”,到人民币兑美元现汇价连续第十二个交易日盘中触及涨跌幅上限,都反映出海外避险和套利资金正在大幅流出,这无疑将继续加剧流动性压力,从而给楼市、股市等国内资产价格带来调整压力。

  持续货币紧缩带来的经济和流动性“双下”格局一直是压制A股反弹的“心病”,“稳健”的货币政策显然难以治愈,加上经济加速下行、流动性趋紧,“双杀”恐慌开始在A股市场蔓延,股指迅速击穿“政策底”,连续破位。

  【责任编辑:王钦炜】

  

  核心提示:市场连续的破位下跌缘于宏观环境的低迷以及政策放松预期的落空。“加速六连阴”之后,市场似乎正在陷入“无底洞式”的阴跌。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外围动荡难平,国内经济加速下滑,流动性遭遇抽血,政策面并未转向,因此市场缺乏上涨的理由和动力,短期难以见底。另一方面,短线技术性反弹或正在临近,不过如无超预期利好出现,则市场运行方向难以改变。

  欧债魅影重现 信心再度受挫

  对于欧债危机的“阴晴不定”,市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只是,当前A股在经济下行和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元气大伤,基本无力对抗外围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欧债魅影再度成为本周A股的“助跌器”。

  上周五欧盟峰会达成多项共识,欧盟领导人缔结财政契约,欧美股市应声大涨。然而,投资者对欧债危机的疑虑并未打消,由于契约缺乏实质性措施并且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在短期情绪回暖后,市场关于“空头支票”的担忧再起,本周一欧美股市转而下行。

  本周三,有传言称欧洲第二大经济体法国可能失去AAA评级,与此同时,意大利5年期BTP债券的得标利率触及欧元面世以来新高,加上德国总理默克尔“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绝非轻易能够解决的问题”的表态以及美联储无意救助欧洲,市场对于欧债危机的担忧再度加剧。受其影响,欧美股市大幅下挫,美股更是收出“三连阴”。另外,商品期货市场遭遇重挫,周三纽约商业交易所2月份交割的黄金期货下跌4%,收于1586.90美元/盎司;1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暴跌5.2%,收于94.95美元/桶。

  虽然近期A股低开低走几乎成为惯性,但不能否认隔夜欧美股市大跌在其中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商品期货的重挫导致周四A股有色金属板块大幅走低,申万有色金属指数下跌5.98%,跌幅在23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位居榜首。

  分析人士指出,欧债危机短期可能“无解”,而投资者对其极度敏感,因此关于欧债危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当前A股浓厚的悲观情绪无疑会放大负面因素、忽略利好因素,加上欧债危机加速热钱回流美元,A股不论在心理上还是流动性上还将继续受到欧债牵连。

  转向契机缺乏 技术反抽临近

  随着2300点“政策底”被击穿,市场下跌空间已经打开,12月以来沪综指累计下跌逾200点。不过,市场的下行始终以一种“缩量阴跌”的节奏运行,这令“市场底”显得遥遥无期。

  受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压制,市场处于下跌通道中,而政策定调的明朗意味着市场转向信号和触发因素短期已经基本缺失。在这样的弱势格局下,成交的持续萎缩意味着资金陷入观望情绪,搏反弹者寥寥无几,即使盘中出现反弹也选择借机减仓,从而令市场再度进入下行轨道。“加速六连阴”之后,市场似乎正在陷入“无底洞式”的阴跌。

  当然,随着市场快速跌至2100点附近,多空分歧开始加剧。一方面,技术上沪综指距5日均线渐行渐远,多项指标出现超卖迹象,短线存在技术性反弹的要求;另一方面,当前市场深陷“四面楚歌”,缺乏超预期的利好因素或转向契机。从股指期货市场本周表现来看,多头越挫越勇,空头岿然不动,多空鏖战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外围动荡难平,国内经济加速下滑,流动性遭遇抽血,政策面并未转向,因此市场缺乏上涨的理由和动力,短期难以见底。另一方面,短线技术性反弹或正在临近,不过如无超预期利好出现,则市场运行方向难以改变。(记者李波)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