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交部部长助理:今年中国外交成就来之不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8 13:4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外交部部长助理乐玉成18日表示,今年中国外交的成就来之不易,不能简单地用“软”和“硬”来界定中国外交。

  在当日上午举行的2011年中国外交回顾和展望研讨会上,乐玉成回顾了今年中国全方位外交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坚定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领导人亲自开展峰会外交和首脑外交,积极参与和引导全球治理机制改革,促进区域合作进程;积极服务国内经济发展,防范外部经济风险;稳步发展同各国关系;积极营造稳定、繁荣、和谐的周边环境;妥善应对西亚北非动荡;全力维护中国公民海外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公共和人文外交。

  “可以说,2011年是重大战略意外迭出的一年。纵观全年,世界出现这么大的动荡,这么复杂的局面,恐怕任何有远见的人都未曾想到。这么困难的局面给各国的稳定和发展都提出了挑战。”乐玉成说。

  与此同时,各方包括国内民众对中国外交的关注、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外界对中国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疑虑和误解。乐玉成说,外交工作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处理起来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能够保持总体稳定,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应该珍惜。

  他指出,要看到中国外交顺应了世界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大势。在各国利益交融交汇越来越密切、大家相互依存的全新形势下,不能再用“我兴你衰”、“零和游戏”等冷战思维来看世界、办外交。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对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不是忽悠人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也是当今形势下我们唯一能够选择的道路。”乐玉成说。

  此外,他表示,不能简单地用“软”和“硬”来界定中国外交。国际上特别是西方一些人指责中国外交强硬了,不像过去好说话。但是国内一些舆论又说我们的外交太软,主张“亮剑”,要求教训一些国家。这本身就表明,从不同的角度看中国外交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不能说动枪动炮才是硬,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分歧就是软。中国人讲刚柔相济,也就是说,“柔”和“刚”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斗争和妥协都不是外交的目的,也不是评判外交好坏的标准,而只是实现外交目标的方式和选项。这就要求该斗争的斗争,该合作的合作,该周旋的周旋。“智慧比拳头更重要。”乐玉成说。

  他表示,外交要着眼大局和全局来进行谋划,兼顾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政治和经济利益,统筹考虑国家利益、形象和责任。外交搞得好不好,归根结底要看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不是增强了,国家的地位是不是上升了,国家的利益是不是增加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这些成就的背后凝聚着各行各业的努力,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外交的贡献。

  “可以说,在世界主要大国当中,中国外交是十分成功的,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应该对这一点感到自豪。”乐玉成说。

  他表示,要看到新形势下做好外交工作并不容易。当今世界变化之大前所未有,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日新月异。甚至外界对中国的定位都感到难以把握。

  “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了,但同美欧日相比,中国经济的‘蛋糕’还不够大,质量也不够好。我们的是粗粮蛋糕,人家的是奶油蛋糕,而且分蛋糕的人比我们少得多。”乐玉成说。

  他表示,展望明年,世界恐怕不会像电影《2012》描绘得那样进入末日,但国际形势的变化肯定还会很大。世界经济形势下行风险增大,欧洲债务危机和西亚北非乱局仍未结束,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大国将举行选举。国际还将召开多场重要峰会。

  “中国外交要做好准备,应对好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各种风险挑战,继续加强与大国关系,努力促进周边睦邻友好,扩大同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全力服务国内稳定和经济建设,继续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乐玉成说。

  (责任编辑:刘阳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