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谁说了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9 01:3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李可儿
最近,投资界人士的饭局有两大时令特征,一是午餐时间延长到一点以后了,因为市场太差无心看盘;二则是大家开始深度探讨,虽然市场或者个股——从技术到价值——都说不出所以然。
深度探讨的主题往往是:这年头,谁说了算?
卖方:根本就说不上话
卖方研究员们一般是不好意思在这个话题中谈及自己的,基金一哥王亚伟早就定了调——明年的十大牛股一定不在券商的十大金股里面。
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年到头依然勤勉地调研上市公司、认真地计算财务模型,期待着能够把握行业的整体趋势、个股的主要信息,能够在买方机构面前侃侃而谈、有问必答,从而,慢慢建立自己的行业影响力以及获得更多的佣金派点。
“卖方根本就说不上话,能够把握行业趋势就很不错了。”入行两年后,研究员老马就想明白了。比如上市公司增发前,老总们的手机全天畅通,一增发结束就立刻忙音。再比如,有个刚入行在外资卖方做的研究员,发布了一篇某个股的卖出报告,重仓该股票的公募基金一个电话过来,她就下岗了。总之,老马总结,“上市公司有市值增长需求,公募私募有资金拉动,比什么模型、价值低估以及新财富研究员推荐都管用。”
公募:我们丧失了话语权
当然,王亚伟也说了,十大牛股也不在基金的十大重仓股里面。但是,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从巅峰期的三万亿跌落到两万亿,他们也怒并无奈着。
公募基金投资总监老徐拍着桌子,“把话语权拱手让与私募,这是公募基金的耻辱!” 基金好汉当年勇,比如当年中国船舶,众基金前呼后拥,股价一举攀至300元。彼时,2005年,公募基金持股市值达到峰值的46.72%,此时,已经跌去了四分之三,一位上市公司的董秘就曾忧心忡忡地询问卖方研究员,某某基金重仓我们好几年了,“这怎么办啊?”言下之意,公募重仓,就没有其他“神仙”会来,股价怎么涨啊?
但自2007年阳光私募大规模生长,熊市几年来,私募精英以正收益的成绩单把公募精英逼得灰头土脸,同时攻城略地,挤占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大块蛋糕。
当然,基金也有无奈之处,比如仓位限制导致的自身择时限制(假使基金具备择时能力的话);再比如这么多年基金也难以和上市公司平等谈判,最近重庆啤酒完全不理会大成基金的抗议就是典型案例。
私募:小非说了才算
私募老王这些年重返公募的念头就没断,虽然他这些年也曾问鼎私募业绩排行榜。老王发现,全流通的市场,以及随后的创业板、中小板,中国巴菲特的梦想显得越来越遥远。“公募说了不算,私募说了也不算,‘小非’说了才算。”老王说,在产业资本的十几倍、几十倍盈利的变现需求下,任何资金买盘都是无力的。
老王现在的策略就是,有小非的个股不碰,董事长增持的股票就可以考虑买入。他曾经试图劝说小非,小非一句话,老王就没词了。“给我一个不卖的理由!”某小非2007年以2元成本进入某食品公司,今年公司中小板上市,目前尚有30倍市盈率。此小非不仅一定会变现,而且还非常着急变现,“变现赶紧再入股再上市再变现!”
中国股票市场谁说了算,似乎水落石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