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电力引擎”拉动中原农民“致富快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9 03:37 来源: 经济日报

  电力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力”和“晴雨表”。产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初冬时节,记者赴河南新乡、驻马店、平顶山等地的县(市)采访,发现电力部门在服务当地新农村建设、服务移民新村、服务深加工产业以及机井通电惠农等方面卓有成效。电力已成为中原农民发展致富路上的“引路明灯”。

  电气化村的“新景象”

  初冬的豫北平原,天气晴朗,新乡县古固寨镇祥和新村园林式村庄中,一排排小楼别致新颖,一条条道路平坦宽阔,远处的蓝顶箱式变压器也显得格外耀眼。

  “像这样的新村在咱们镇一共有多少个?”记者问。

  “目前在建的新型住宅社区有6个。”古固寨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介绍,古固寨镇是实行“城乡一体化”的试点乡镇,建成1年多的祥和新村是新型农村住宅示范社区,也是供电部门建设的新农村电气化村庄。

  谈起电气化建设给祥和新村带来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孔凡鑫高兴地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电网。“绝缘导线加白色套管,又规范又漂亮,村容村貌也美观了,电力部门真是给咱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在村民崔清凡家,记者看到,两层楼房有将近300平方米,舒适宽敞。电视、空调、饮水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厨房里还有电磁炉、微波炉、电饭煲、热水器……崔清凡乐呵呵地说:“没有电,俺村就不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以前村里用电量大的时候空调根本转不起来,村民们也就不敢去买大件电器了,经过电气化改造后,现在你看看,每家都把煤气灶换成了既清洁又经济的电饭锅、电磁炉,还都安装了空调。现在把电器全部打开,也能负载得起。现在俺家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

  孔凡鑫说:“电力部门真是好样的!充足的电力供应,使我们村经济发展更快,农村和城市生活的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小。”

  据了解,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新乡供电公司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做到新农村建设道路铺到哪里,电线就架到哪里。目前已累计完成30个乡、1536个村的电气化建设任务,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通郭村农民的“一笔账”

  延津县石婆固乡通郭村地处黄河故道。近年来,机井通电工程给该村村民带来了实惠。

  “1千瓦时电6毛多,1亩地电费只花6元多。家里十亩地浇一遍水总共不超过65元……”在延津县通郭村田间的一处机井通电台区旁,村民王子辉给前来采访的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要是以前用柴油机浇,1升柴油7元多,1亩地要花费20多元。家里10亩地浇一遍水要200多元钱呢。”

  村长张广波说:“我们村有3000多亩耕地,绝大部分都实现了机井通电浇地,全村浇一遍水要比以前节省费用5万元左右。沙地浇水勤,1年至少得浇6遍水,这样下来,1年光节省浇地费用就达30多万元。并且,原来十几天的浇地时间,现在三四天就能全部浇完。原来浇地要拉柴油机、架机井,需要好几个青壮劳力,现在无论男女,只需要一个人,扛一把铁锨,来到机井通电台区,把卡一刷就能轻松浇地,这又节省了不少劳力成本。”

  “在用电方面还有什么要求没有?”记者问村民王子辉。

  “有啊,我们村北还有800亩地一直都在用柴油机浇地,下一步就是希望电力部门能给我们那块地也实现机井通电。”王子辉说。

  “我们会尽快把计划报上去,争取早日让通郭村这最后一块地实现机井通电。”随行的新乡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回答。

  据了解,地处豫北平原的新乡市耕地面积有500余万亩,是河南省的重要粮仓之一。在全市耕地中,可电灌农田占绝大部分,面积达413万亩。近年来,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在新乡八个县(市)都发挥了大效益。自该工程开展以来,新乡供电公司已累计解决8县(市)430个行政村15000余眼机井的通电问题。

  移民新村的“新生活”

  穿过路两旁一大片绿油油的冬白菜地,记者来到原阳县福宁集镇下湾新村。这个村是2010年从南阳淅川县老城镇下湾村整体迁移过来的。

  “老乡,咱们搬过来还习惯吧?”记者问站在村口的村民。

  “还行吧,这里是大平原,生活条件比老家那儿好了很多。”一个村民告诉记者。

  说话的叫王胜文。他介绍,刚搬来时“还真是有点不习惯”,毕竟那是祖祖辈辈一直生活的地方,但来到新村后“心里就舒坦多了”。政府给移民们盖起了干净、整洁的新房,还专门为村里的孩子们建了一所学校。电力供应也很充足,浇地用的也是电机井。“省时省力成本低,比原来在山里靠天吃饭强多了。”王胜文说,“村里已经规划好了,很快就要在村东头建起一座占地60亩的养殖场,发展副业。”

  据了解,淅川县两个移民村搬迁至福宁集镇下湾新村和新建新村后,电力部门义务为两个新村新建安装5个配电台区,新架设10千伏线路3369米,400伏线路2370米,下户线37490米,安装计量装置箱174个、表计522块。

  不只是原阳县,在封丘县、获嘉县等新乡多个县(市)的移民新村建设中,新乡电力部门都把做好丹江口水库移民的供电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他们组成党员服务队和保电服务队,为移民们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帮助领取政府分发的面粉、大米、食用油、蔬菜和电饭锅等生活用品;安装架设变压器和供电线路,并定期巡视检查移民村的用电安全,为移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可靠、优质的电力保障。

  企业与农户的“创收经”

  过去,原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原阳,原样儿!”这是前些年人们形容原阳县发展的一句话。如今,当你走入原阳,你会发现原阳已经大变了样!

  原阳县黄河滩区是全国闻名的稻米之乡。近年来滩区着力延伸稻米产业链,当地农民逐步走上致富路。在原武镇东何角村茂源草编厂,几名女工正在草编机前编织草席。记者上前询问情况。其中一位女工说:“我家就是这个村的,本来在家闲着没事干,编草席的活儿也不累,即便不加班,一天收入也在80元以上。”该村党支部书记、茂源草编厂厂长王满成说:“供电所的同志帮了我们大忙!现在正是旺季,机器有时开到很晚,遇到用电问题,不管白天黑夜,一个电话,电工随叫随到,服务很到位。”据王满成介绍,全村这样的草编厂有7个,年产值300多万元,草编厂既把稻草变废为宝,又实现了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电力助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壮大后,又带动当地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农户致富。这种例子在新乡市、河南省不在少数。

  “我们的企业能有今天的成就,电力部门功不可没!”位于平原新区的宏达木业公司副总经理尚文净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建设之初还是一家生产胶合板的小工厂。由于生产工艺等原因,工厂对电力供应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供电部门没有因为我们企业小而降低服务标准,供电所员工经常到企业了解用电情况,为企业生产运营提供服务。现在,我们已由原来的占地3亩多的小厂扩大为占地320亩、拥有6个分厂的大型企业。”为保障该企业用电,供电部门为其架设了专用变压器和供电专线,并为企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电力保障服务。目前该企业的产品远销欧美市场,产值达到1.5亿元。据介绍,以宏达木业公司为中心,周边地区分布了150余家从事木片生产的小企业,常年为其提供半成品。这些小企业吸纳生产线工人2500余人,各乡镇专做木材运输生意的农户达300余户、从业人员达千余人,有力推动了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电网建设中,新乡供电公司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仅2011年,新乡供电公司就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投资1.9亿元。其中,新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新建110千伏线路10.4千米,35千伏线路28.41千米,10千伏线路85.98千米,低压400伏线路91.89千米,新建、改造配电台区681个。

  在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三新”农电发展战略中,新电力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障,也是农电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新服务是统筹城乡电网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具体行动,也是供电企业的责任所在。采访结束时,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葛国平表示,河南电力部门还将持续服务农村、农民和农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提供优质的电力保障,更好地发挥“电力引擎”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让电力这盏‘引路灯’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路上越来越明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