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走出去,跟世界握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韩红卫

  2011年10月5日,本人有幸随江苏省工商联代表团赴新加坡参加了为期3天的第十一届世界华商大会,所感所悟颇多。

  政商桥梁——

  精于运筹的百年商会

  一路上,大家兴致颇高,一致认为这次大会召开的背景不一般:一来,新加坡是20年前首届华商大会的召开之地;二来,主办方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是成立于1906年的百年商会,在华商中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具有一般民间组织难以企及的运筹能力。

  果不其然,这次会议规模宏大,参会代表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会人数仅次于第六届南京华商大会,达4000多人。大会期间,专业完美的会议安排和会务策划令人耳目一新。

  5日下午抵达目的地——瑞士斯坦佛酒店后,大家就对领取的会议资料赞赏有加,尤其是会议胸牌,从正面看,参会者照片、姓名、所属代表团一目了然;而反面打开后则是一本微型的中英文会议手册,共8页64开,时间、行程、内容、交通、生活一应俱全,设计装帧精致精美,会标、会徽等重要标识还注册了知识产权,真正体现了“细微之处见精神”。

  6日上午,在新加坡新达国际会议中心,宏大的开幕式回顾了历届世界华商大会精彩片段后,通过大屏幕一一展示了大会首席赞助商、冠名赞助商、钻石赞助商、黄金赞助商,由此,我注意到会议所有用品全部由指定商家提供,就连备用的雨伞也由商家提供,民间商会“在商言商”特色可见一斑。

  接下来高规格的致辞和论坛,则体现了主办方“政商桥梁”的实力。

  从开幕式主宾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致辞演讲,到“区域增长合作共赢”专题论坛,再到“社会文化构建、商业模式、创新增长”对话论坛,与会者聆听了中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各国政要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也与王石、施正荣、谢国民、朱云来等十余位华商翘楚进行了对话交流。

  7日晚,在圣淘沙举行的闭幕式更加用意深厚,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对话华商,举行世界华商大会永久会徽和会旗的交接仪式。下一届主办地中国成都进行节目展演,从形式到内涵,均有诸多的创新之意。

  至此,主办方倾两年心力筹办的盛会把与会者带向了一个新的起点,“新格局、新华商、新活力”的理念充分释放。

  我由衷地叹服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的周全精到,也完全理解了20年前世界华商大会缘何发源于此,20年又再次全新起航于此,“世界华商大会品牌”值得我们学习的实在太多太多。

  同根同脉——

  血浓于水的相聚

  20年来,世界华商大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工商界华商共谋发展的世界性平台,在全球1000多个华人工商社团中有着独特的感召力,本次大会,同样是精英荟萃,社团云集。

  倍感自豪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黄孟复全程参加大会并致辞,对各级工商联、商会组织及参会企业家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会议间隙,我们与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团积极联络、互通信息,我们参观新加坡土生华人博物馆,共同缅怀爱国侨领陈嘉庚,寻觅当年华人远离故土艰难创业的足迹,了解新加坡发展繁荣的华人因素。

  3天的会议,我们时时体会到新中两国的渊源和友谊,尽管来到异国,却无他乡之感。当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开幕式致辞中,呼吁世界华商加强全球联系、革新运作模式、融入所在地社群,全场为之鼓舞;而当他幽默提醒华商在搞好“关系”之外,必须重视自我提升,主动适应国际经商模式趋同的潮流,则赢得了大家会心的微笑。

  李光耀在闭幕式上的对话,让我们目睹了这位在华人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政治家的风采。他认为当前华商家族企业在传承过程中,应该坚持任人唯贤;他解读中国统一为什么是大势所趋;他分析亚洲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深刻睿智的谈吐感染着每一位参会人员。会场上,所有的华商用如潮的掌声表达了对李光耀的崇敬,也表达了对中国蒸蒸日上的信心和期待。

  遗憾的是,由于行程原因,未及参观修缮一新的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虽然了解新加坡华商组织曾得到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帮助,也得知晚晴园是世界各地华人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却只能默默许下“下一次”拜谒的心愿。

  我想,每一届华商会,每一位参会者,都会有意犹未尽的遗憾,正是这种血脉相连同根同源的情感共鸣,华商大会才拥有了“越走越深远”的国际影响力,也迎来了一次次“越走越亲近”的相聚重逢。

  民企“走出去”——

  要做的还有很多

  当然,华商大会,“商务”还是不变的主题。不管是公务人员还是企业家,远涉重洋参会,共同感兴趣的都是本地经济国际化以及自身企业的发展,所以,整个行程我们始终关注民企“走出去”的环境,关注着每一位企业家对参与国际投资贸易的感受。

  6日上午,代表团参观“创新科技、财富管理、英才教育和宜居城市”大型主题展览,这是大会的又一亮点,这些展览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也与江苏省密切相连,尤其是同行的代表们看到江苏专区当中对苏通集团和“苏通科技产业园”等一批合作项目的介绍,大家很是眼热,既佩服参展企业的国际化嗅觉,也对自身发展的国际化背景多了一层直观的思考。

  巧合的是,6日晚上的商务考察中,常州市一位“小巨人”企业负责人居然在商场店铺里看到了自己企业生产的人造草坪,她连呼“想不到,这个世界太小了”,兴奋得连连拍照,惊讶于产品如何来到了这家店铺,感到扁平的国际市场就在眼前。

  代表团中不乏已在海外成功投资的企业家,他们热情地与大家分享“走出去”的体会,积极地把罗马尼亚、马来西亚等国的投资环境情况介绍给大家。

  有的企业家对“走出去”很有自己的见地,希望多多参与“走出去”的考察活动,认为要利用每一次走出来的机会,多了解各国经济政策走向、商业环境、产业发展、华商人脉等,为企业发展积累海外资源。还有的企业家则表示要先到APEC成员国走一走,看一看……一路上,大家相谈甚欢。

  由此,我感到,企业家只有走出去,眼界才会打开;眼界开阔了,思维才会活跃;思维活跃了,才会产生创新的动力。这种创新动力,又需要贴心和周到的公共服务保驾护航。

  所以,面对联系日益紧密的国际国内市场,“有形之手”——政府需要做的很多,而作为“助手、桥梁、纽带”的各级商会组织要做的同样很多,唯有方方面面务实作为,民营企业“走出去”之路才会更加顺畅、稳健和宽广。

  (作者系常州市工商联副主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