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楼股汇债:四大市场2012展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01:0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楼市调控考验犹存、股市承压低迷盘整、汇市激荡暗流涌动、债市创新后效待观,2011年,有“经济晴雨表”之称的四大市场不乏亮点,也凸显政策难点。

  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期,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之时,四大市场形势如何演进承载着百姓的密切关注,也是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考验。

  楼市:和暴利时代告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这让百姓对房价坚冰继续松动颇有期待。

  今年以来,楼市调控与国家以控通胀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紧缩政策相叠加,在年初“国八条”、限购、限贷及限价等措施之下,“屡调屡涨”的楼市得以初步“降服”。

  10月被视为楼市分水岭,当月70个大中城市的价格平均环比指数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11月,有楼市“温度计”之称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比10月份降低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3.33个百分点,创近27个月以来新低。

  央行发布报告指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趋紧,土地交易市场量价齐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价拐点初现端倪。

  “房地产市场接下来将完全不同,要和发展势头过快、有暴利可图的时代告别。”万科集团总裁郁亮说。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认为,这次调整可能意味着:房价“只涨不跌”、投资“只赚不赔”以及房价“屡调屡涨”的终结。“在持续实施严厉调控的同时,必须尽早打破市场僵局,尤其是要满足大量自住购房和合理改善购房者的需求。”

  保障房作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将是明年楼市的“重头戏”,但如何规范保障房质量、分配、配套和退出机制,将对明年的保障房建设提出较高要求。

  股市:还看实体经济

  回顾2011年,“跌”成了A股最明显特征。截至12月16日,上证综指全年下跌超20%,收盘点数不仅创三年半来新低,更是让股指“一夜回到十年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专家认为,短期内对股市影响偏中性,有一定支撑,但长期走势仍有赖实体经济情况。

  在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钟华看来,中国在2012年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模式转变期,传统的产能扩张很难超预期,增长将由量转为内部的结构优化。

  从股市的制度建设来看,近期密集出台的各种政策,在向投资者传达信号:股市将向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分红制度的改革成为完善股市回报的重要举措,而对内幕交易的零容忍则是在斩断通过不法手段获利之手。

  汇市:节奏调整以我为主

  进入12月,人民币汇率快速上涨的势头突然扭转,截至12月9日,在中国外汇即期交易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8个交易日触及交易区间下限,触及“跌停”,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再次站上6.34关口。

  一时间,“资本流出”“汇率套利”“看空中国”等观点相继出现。但专家普遍认为,对于人民币贬值作出的“剧烈”反应更多是由于之前长期的升值预期作祟,此次阶段性汇率波动暗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趋市场化。

  “大涨小跌”一度成人民币汇率常态,今年前8个月人民币升值累计近4%。

  一边是海外施压“变本加厉”,一边是国内外贸业利润摊薄,这使我国以众多中小企业参与为主的实体经济饱受压力。温州服装商会副会长蔡欢天等商会负责人对记者说:“外贸企业平均利润只有5%左右,人民币不断升值让企业命运多艰。”

  宏观面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还间接导致国际投机性资本大幅涌入。投机性资金不但推高国内物价,并给国内金融稳定和外汇储备缩水带来风险。

  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的种种特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措施定下基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李建军称,人民币已开始逼近均衡汇率,“双向波动,进退有序”将成人民币汇率新趋势。

  “我们必须从人民币屡次成为‘话题’汲取经验教训。不但继续探索汇改,而且必须从根源上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从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说。

  债市:期待一同“稳中求进”

  继11月16日上海率先发行总规模达71亿元的地方债,广东、浙江、深圳随后分别发行69亿元、67亿元、22亿元地方债,利率均低于同期限国债水平。

  包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内的一些专家称,四地自行发放地方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组成部分,是探索地方融资“阳光化”的进一步尝试,也将推动建立地方政府举债的中长期制度框架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不仅要对之前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保持警惕,同时也要避免出现欧美国家过度举债带来的‘慢性毒害’。要将融资到的资金用到关乎经济、民生的重要领域和项目。”

  国债方面,进入7月后随着流动性日益趋紧,国债市场也开始逐步受到影响,10年国债收益率一度创出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水平,但随着四季度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四季度国内债市“变脸”,收益率急速下滑。

  贾康认为,随着“预调”“微调”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特点,财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在未来一年更加显现,随着我国经济在来年力争“稳中求进”,债市也将迎来一波稳定行情。

  (新华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