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片的“算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03:4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丁磊

   国产贺岁大片激战正酣。

   12月15日,《龙门飞甲》、《金陵十三钗》两部贺岁大片先后上映,贺岁片市场升温。《龙门飞甲》由徐克执导、李连杰主演,投资额号称达2亿元。《金陵十三钗》由张艺谋执导,投资额号称达6亿元。

   未上映之前,两部影片贴身肉搏的火药味十足。

   12月3日,《龙门飞甲》投资方博纳影业(纳斯达克:BONA)首席执行官于东称,《金陵十三钗》“夸大6亿元的影片投资”、“不该将投资风险转嫁给观众”。作为回应,《金陵十三钗》投资方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董事长张伟平称,博纳影业作为上市公司缺乏诚信,作为惩罚,《金陵十三钗》将不在博纳影业旗下电影院放映。

   从口水战开始,两部影片的争夺延续到票房收入层面。博纳影业对《龙门飞甲》的票房收入预期是,赶超《让子弹飞》的6.7亿元的水平,而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对《金陵十三钗》的票房预期是“过十冲十六亿”。

   截至12月18日,《龙门飞甲》、《金陵十三钗》上映的首周票房收入仅1.42亿元和1.52亿元。一位影业上市公司高层人士称,“目前看,《金陵十三钗》的首周票房并不理想。两部影片的预期票房收入,《龙门飞甲》可能会约在4亿元,《金陵十三钗》的票房收入约在5亿元”。若两部大片投资额度属实,根据票房盈亏持平点计算,《龙门飞甲》达到收支平衡票房收入要过4亿元,《金陵十三钗》达到收支平衡需票房收入11亿。

   两部影片热闹的“龙凤斗”背后,收支账本状况如何?

   支出账本:生产成本加宣发成本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表示,一部电影的总投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影片的投资,包括布景、演员费用等,即一般意义上的影片投资;一部分是宣发成本,包括宣传和发行两部分。

   其中,影片的宣传费用,也是一部影片总投资中重要的方面。一部生产费用上亿元的影片,宣传费用一般在1500万元以上,而生产投资2亿元以上的影片,投资额一般都在3000万-5000万元。对生产投资过亿元影片,影片发行费用可忽略不计。以往,在发行层面,耗费资金最大的是拷贝,一个拷贝的费用在7000-8000元。由于技术更新换代,现在一部影片拷贝数仅几十个,其余的部分,都用硬盘替代。

   《龙门飞甲》、《金陵十三钗》两部影片生产成本为2亿元和6亿元,加上影片宣发成本,两部影片的总投资额应该约在2.4亿元和6.5亿元。

   不过,电影业投资的方式已经日趋多元化。为了平抑投资风险,很多电影投资方都用多种投资组合形式投资,一般情况下会由多家投资方共同出资。银行贷款也是上述两部影片共同的资金来源之一。

   2010年9月,北京银行朝外支行一次性打包贷款给博纳影业1亿元,用于《龙门飞甲》、《不再让你孤单》等四部电影和《十月围城》电视剧拍摄。民生银行则给予总投资6亿元的《金陵十三钗》提供了1.5亿元贷款,用于电影拍摄和宣传。而上述影业公司高层人士表示,“据我了解,《龙门飞甲》应该是采用大投资组合方式进行,由博纳影业主投;《金陵十三钗》应该由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主投,以预售等方式获得一部分资金。”

   收入帐本:版权加票房分账

   一部影片的主要收入由票房收入和国内、国外版权收入构成。

   12月19日,上述两部片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龙门飞甲》、《金陵十三钗》首周票房收入分别为1.42亿元和1.52亿元。这一数据与2010年上映的两部贺岁大片《非诚勿扰2》和《让子弹飞》的首周票房相去甚远。

   上述影业公司高层人士称,考虑到今年总票房与去年同比上涨30%的状况,以及投资和预期票房情况等,两部影片的首周票房都不理想,尤其是后者,估计两部影片的票房收入将分别约为4亿元和5亿元。

   对于大投资影片而言,国内版权方面收入微乎其微。

   影片国内版权主要购买方包括电影频道、网站、音像厂商等,从中获得的收益从数十万到百万不等。因国内盗版颇多,规范的版权市场仍未成型。国外版权收入稍好。一般情况下,国内电影大片的国外版权卖到2000万元已算不错。通常数百万元到一千万元较多。

   张伟平称,“《金陵十三钗》创造国内版权销售记录”。而于东则称,博纳影业的《龙门飞甲》、《窃听风云2》等4部影片的海外版权总收入超过3500万美元。考虑到品质问题(3D技术、功夫电影等因素),《龙门飞甲》可能海外版权收入略高,这部分或达8000万元。

   但是,票房收入并非资方独享。

   票房收入需要从中抽出5%交给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作专项基金,然后再扣3.3%营业税。其余部分由影院和院线拿走57%,再剩余43%归投资方和发行方。其中,发行方一般能分到3%-10%,剩下30%多票房收入才属于投资方。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表示,业内对票房收入盈亏持平点有一个计算公式,即(投资额+宣发-版权收入)×2.7=票房盈亏持平点。其中系数“2.7”,根据分账方式不同,有“2-3”的一个区间。

   以该公式粗略计算,《龙门飞甲》要达到投资收支平衡需要票房收入过4亿元。《金陵十三钗》版权收入估算约为1亿元,同时,考虑到该片提升了分成比例以系数为"2"计算,若该片要达到投资收支平衡需要票房收入11亿元。

   大片“虚胖”生态

   然而,这很可能并非《龙门飞甲》、《金陵十三钗》真实全貌。

   从2002年内地第一部商业大片《英雄》问世以来,制作投入动辄数亿以及对高票房的追逐,被当作商业大片的必备特点。由此,掺水现象很严重。

   王长田也赞同这一看法。他表示,国内电影缺乏可信评估体系,很多公司公布的投资数据存在很大水分,除了票房数据相对可信之外,其它数据都很难找到真实依据。

   星美集团的董事局主席覃宏也曾向本报记者称,现在所有片子看上去都是过亿的,但是,若按照1亿投资的影片,票房需要3亿才能收回成本看,几乎所有的片子都亏本。

   上述影业公司高层人士称,“国内总票房市场虽然增大了,但是,国内现在的电影投资还是保持‘二八法则’,只有2成以下的片子赚钱”。

   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底,国内电影总票房为110亿元。王长田表示,从目前的状况看,今年电影票房过130亿元已成定局。不过,他认为,国内电影市场并不稳定,“一个稳定市场的标志是有10家左右大的公司,每一家每年固定出产10部左右的影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