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日益普及与流行的中国网络大学公开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2 06:38 来源: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2月22日报道:“请大家想一想,当我们带客人乘坐电梯的时候,是应该让客人先进电梯,先出电梯呢,还是应该我们先走呢?”

  面对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26岁的研究生刘冰低头想了想,说,“应该是我们走在客人后面吧?一般来说都是让客人走在前面,以显示对他们的尊重。”

  老师的答案却和她所想的正好相反。原来,与客人一同乘坐电梯,应该是本人走在前面,这样才好在进出电梯的时候为身后的客人指路。她赶紧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

  这听上去和任何大学课堂没什么不同。但事实上,这会儿,刘冰正一个人在宿舍里观看离她千里之外的湖南大学袁涤非老师教授的《现代礼仪》课程。

  “对我来说,这和传统课堂没什么不同,”刘冰在电话采访中说到,“我很喜欢湖南大学的这门课,对我来说,老师讲授的很多细节像餐桌礼仪,在面试中怎么得体着装这些,其实和我们的专业知识一样重要。”

  刘冰很快就要毕业了,眼下她已经开始找工作,所以她现在很喜欢从《现代礼仪》课程中学习上述小技巧。她喜欢边听网络课程边喝杯咖啡,这可是一种在传统课堂上没法享受的奢侈。

  在过去一个月,像刘冰这样通过互联网参与中国高校课堂教育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多。

  2011年11月9日,教育部推出了“中国高校网络视频公开课”项目,经过选拔,来自18所高校的20门网络课程在这一天同步上线。无论在哪儿,人们都可以通过网易,中国网络电视台和爱课程网这三个网站免费观看这些精品课程。

  第一批推出的20门网络课程中多半为人文学科。教育部方面表示,年内计划推出100门网络公开课。到2015年,将有1000门网络公开课和网友见面。

  近年来,网络课程在中国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国内很多网站上都能看到如耶鲁,麻省理工等名校的网络公开课视频,并配有中英文字幕。

  “我们是去年10月开始做国外公开课视频的,”在网易工作的战媛媛女士介绍到,“像哈佛大学幸福课程等等,这些课程特别受欢迎,下载率一度超过了美剧。”

  来自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程是最受欢迎的海外课程之一,上线一年来已有五千万的点击量。

  网易现在有一个一百多人的团队在从事这种字幕翻译工作,月翻译进度达到200小时。网易也是在这次教育部网络公开课项目中合作网站中唯一的商业网站。

  对中国学生来说,国外的公开课更吸引他们的是活泼的课堂氛围和新鲜的知识理念。

  “在学校呆的时间长了,总会想看些与平日所学内容不同的东西,”安徽大学学生王济一直喜欢看海外公开课,“我们也想知道其他学校,国外名校的老师上课都在讲些什么。我觉得他们讲课很幽默。”

  美国耶鲁大学从2007年开始推出耶鲁大学网络公开课程(Open Yale Courses), 该项目的负责人Diana E. E. Kleiner在接受中国日报的邮件采访中表示,得知耶鲁大学公开课程受到中国学生的欢迎,她非常高兴。

  “耶鲁大学网络公开课程的目的在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她说,“耶鲁大学的网络课程所拍摄的都是课堂实景,这样可以让通过网络途径学习的人们尽可能地进入耶鲁的课堂氛围。”

  王济和他的很多同学现在也开始看中国大学的网络课堂了。

  网易公开课频道目前中国大学公开课的日均点击量在10万左右。近一个月以来最受欢迎的三门课程是《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千古名月》。

  第一批上线的20门公开课程的授课教师都极富经验,但即使对于他们来说,当自己课程的受众扩大至全国的范围时,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于丹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的副院长,她所教授的关于《论语》的课程曾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台》栏目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谈到中国网络公开课推广时,于丹说,想到自己的课程面对的受众可能是青年、老年、没有什么教育背景的公众到著名学者,所以她需要提供给他们一门相对浅显、但是又值得深入学习的课程。因此,她的课程《千古名月》以月亮为线索,把中国古代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分类详细阐述,分别从哲学意味、审美意象、人格意境三个角度为学生讲解古代诗词作者对月亮的不同理解与感悟,她觉得这样的课程公众相对容易理解,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刘冰喜爱的《现代礼仪》课程,近两周以来在爱课程网上一直是最受关注的课程。

  “袁老师的这门课程是最受大家喜爱的选修课程之一,”湖南大学大三学生朱丽莎说道。“几乎每次袁老师的课,教室里都会挤得满满当当的,很多同学只能站在最后或者坐在地板上。”

  “我的一些朋友在视频里发现了我,然后还给我打电话说在网上看课的时候的看见我了,自己的形象在网络上被这么多人看到,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朱丽莎笑着说道。

  《现代礼仪》的授课教师袁涤非老师说,刚开始的几集录制过程中,自己还是有些压力,害怕网上的公众们不喜欢自己的授课方式,给自己挑错。

  “后来我发现其实完全不用这样,除了需要录制之外,和我这么多年以来站在讲堂上授课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我对自己的授课非常有信心,也就渐渐地忘记了摄像机的存在了。”袁老师说。

  袁老师说自己经常在网上浏览大家观看自己课程之后的留言,她非常吃惊但是也很欣喜地发现自己的着装风格也受到了大家的认可。

  “看到很多人给我留言说喜欢我的课,真的很高兴。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个就是最高的鼓励了。”

  袁老师将于一月初做客中国网络电视台《名家讲堂》栏目。“我非常期待和珍惜这次和大家互动的机会,希望能够听到大家的建议之后,进一步地改进我的授课内容。”

  王一如,中国网络电视台总编辑助理说,到今年年底,还将会有30门新课程上线。

  王一如说,除了参与教育部的这个项目之外,网络电视台的中国公开课频道还正在与国内的教育机构、中小学以及各地教育局合作,将这个频道打造成为青少年在线教育网络传播平台。到2012年底,计划将网络公开课的数量增加到1000门,包括大学、中学和小学的课程。(中国日报记者  张玥 郭书含  编辑  裴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