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ST长信二股东突遭警方冻结 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调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4 08:35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张学光 北京报道

   剩下5%的股份还没来得及套现,青岛齐能化工的所有资产就被警方控制起来。

   12月22日,ST长信(600706)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青岛齐能化工持有公司的437万股股权被山东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依法冻结,冻结期为2年。在此前,齐能化工曾在半年的时间内已经顺利套现了437万股的股权,而剩下的这437万股本打算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减持,但是却突然遭到山东聊城警方的依法冻结。

   根据记者向聊城警方了解获悉,目前齐能化工已经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当地警方立案侦查,而公司的资产和相关涉案人员也已经被警方控制。

  涉嫌违法被立案

   “您所拨打的电话不存在。”12月22日,当记者再次拨通青岛齐能化工的联系电话时,被语音告知已经更换为一个新的号码,当记者按照这个新的号码拨打过去的时候,被告知这个号码不存在。

   而就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记者还通过这个电话号码联系采访过齐能化工。随后,记者又试图联系在当时接受记者采访的齐能化工副总经理王雪生,同样也未能联系上。

   “目前齐能化工的相关涉案人员已经被我们控制。”山东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办案负责人在电话中向记者证实,由于青岛齐能化工涉嫌在当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经被该局立案侦查,其中,齐能化工一些主要涉案人员和相关资产也已经被警方控制。

   根据此前齐能化工披露的相关工商资料以及记者采访了解的相关信息,该公司注册成立于2007年7月,主要业务是石化产品和部分加油站,法定代表人为刘潮山,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为总经理刘潮山、监事刘迪和副总经理王雪生,这其中,刘潮山和刘迪为父子关系。

   据该办案人员透露,目前刘潮山已经过世,至于其他相关涉案人员的具体名单,其表示不便于透露。

   除相关人员之外,青岛齐能化工目前手中的一笔重要资产,就是其持有的ST长信437万股股权以及刚刚在今年下半年减持ST长信套现的约6000万元资金。目前,这部分股权也已经被当地警方申请冻结。

   那么,为何归属青岛市的齐能化工却被聊城市警方立案侦查?上述办案工作人员解释是由于齐能化工在聊城当地拥有分公司,而该公司的主要业务也集中在聊城。不过,对于该案的进一步细节,该办案人员表示由于此案目前还处于侦查阶段,不便于透露过多内容。

   针对这一突发事件,ST长信董秘办工作人员在12月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方面目前也仅仅是接到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股权的司法冻结及司法划转通知,并公告了全部内容,至于其他情况,他们也不得而知。

  亿元资金来源之谜

   根据记者的了解,在早前当地就有传闻称齐能化工涉嫌非法集资,不过这一说法当时并未得到任何方面的证实。而此次山东聊城警方对齐能化工进行立案侦查,是由于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当中对于这二者之间的界定,其中一个关键的认定条件就是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同时,对于所集资个人或者单位的资金实力以及偿还能力都是判定条件。由于目前该案处于立案侦查阶段,因此尚无法进行认定。不过,目前聊城警方基本已经能够初步判定,齐能化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事实上,对于齐能化工在2010年举牌ST长信时的资金来源,今年3月份公司副总经理王雪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承认,相当一部分资金来自于社会股东的增资。

   按照记者随后查阅的工商档案资料显示,在2010年11月11日的时候齐能化工曾经进行过一次增资扩股,除原有刘潮山和刘迪两名股东之外,又吸收了20名新股东,而将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从之前的1000万元增加到了5072万元。而之所以吸收这部分资金,与当时齐能化工举牌ST长信有直接关系。

   在2010年初,齐能化工意图通过二级市场买入ST长信的股权,实现控股ST长信的目的。按照当时王雪生的预测,由于ST长信的股权相对分散,大股东持股比例只有6.46%,这也就意味着齐能化工只要买入7%左右的股权,也就是600多万股即可实现控股,按照当时ST长信的股价计算,如果在吸筹的过程中股价不发生大幅的波动,所需要的资金也就是6000万元左右。

   2010年8月10日,齐能化工开始在二级市场上悄然买入ST长信的股票,直至9月13日,累计买入了近450万股,已经将持股比例提升到了5.15%。可是事与愿违,就在这个时候,ST长信的大股东华汉实业为了保住席位,一方面进行了增持,同时对ST长信进行了停牌,并在随后发布了即将重组的消息。公告一经发布,ST长信股价就暴涨了40%。这个时候,如果齐能化工要继续争夺大股东席位,原有的6000万元预算资金显然不够用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2010年11月11日,齐能化工董事会决定进行增资,吸收了20名新股东。今年3月份,王雪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承认,当时所增资的资金全部都来自于社会股东。

   根据工商档案资料显示,这些股东的资金在2010年的11月30日就全部到位了。随后在2010年的12月23日,齐能化工开始继续买入ST长信的股票。据估算,在最终完成对ST长信10%的持股之后,齐能化工为此支付的资金不少于1.2亿元。

  受困长信重组难产

   尽管齐能化工代价不菲,但是终究还是没能夺取ST长信大股东的席位,而随着此后ST长信大股东资产重组方案的日益落实,此前坊间流传公司意图借壳ST长信实现上市的传言也就此归于沉寂。

   其实,根据记者在青岛当地采访了解,当初齐能化工并不具备借壳上市所必需的资产实力以及盈利能力,而在随后齐能化工方面也明确表示,举牌ST长信仅仅是出于财务投资目的。按照当时的预估,如果大股东方面能够顺利完成资产重组,ST长信定向增发后,齐能化工的持股比例将被稀释到4.8%左右,但考虑到市场对重组追捧而产生的高溢价,其持有股权的市值估计能达到50亿元。

   然而事情的发展再一次没有按照齐能化工的设想进行,ST长信引入资产重组的计划在今年一波三折,直至目前仍然没有实质性启动。而ST长信的股价也开始一路下滑,到今年5月底的时候,股价已经从年初时的每股20元跌至13元左右,接近于齐能化工的持股成本。

   按照ST长信刚刚在12月份披露的信息,齐能化工在7月份开始陆续减持ST长信的股权,截至12月16日累计减持了437万股,套现金额约5600万元至6500万元之间,而其减持数量也恰好是其持有股权的一半。也正是受累于齐能化工的大规模减持,加之外围市场低迷,ST长信的股价走势开始一路暴跌,至12月16日齐能化工完成最后一次减持的时候,ST长信的股价已经跌至每股12元左右。这也意味着,按照当初齐能化工的买入成本计算,其持有ST长信的股权已经开始出现浮亏。

   12月22日当天,受齐能化工消息影响,ST长信的股价在开盘后一度跌停,然而在午后却开始大幅拉升,最终以11.97元报收,涨幅为2.22%。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