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1中国新贵消费关键词(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4 08:36 来源: 华夏时报

  沈山

  财富幻觉与精神狂欢

   这是一个奇异的时代,奇异的社会,因此造就了一群奇异的富人及其奇异的消费文化。

   回顾2011,这种奇异变本加厉。在此,我们不妨通过关键词梳理的方式,看看这种奇异究竟是如何深入我们这个社会的肌理甚至骨髓的。

  关键词

  移民·身份消费

   寻找2011中国富人消费关键词,首选当然是“移民”。

   事实上,“移民”这一充斥于中国精英及富人群体的社会行为,早在数年前就已潜行于中国民间社会,只是由于在2011年突然出现井喷式发展并成为越来越多新贵阶层有意识的自觉选择,而被公众广泛议论进而遭致媒体井喷式的关注和报道。

   一位著名中学历史教师在其年末微博(http://weibo.com)中意味深长地写道:上下班开的是德国奥迪,房产买在澳大利亚,手上戴的是瑞士手表,腰上系的是意大利皮带,老婆挎的是法国LV,儿子去的是英国留学,孙子辈的都拿着美国护照。

   显然,除了制度文化和人文精神被拒绝外,西方国家几乎所有好的东西都成了中国新富的标配。

   通过全新的国籍与身体包装,完成自己的身份消费,并几乎成为举国新贵的共同选择或至少是共同渴望,这多少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中国新贵们这种奇异的身份饥渴?又不禁反思,这种饥渴的涌现,难道不是某种理性选择的结果?毫无疑问,无论是为了彰显还是遮蔽自己真实的社会身份,无论其真实用意如何,每一位新贵的移民选择或需求,实际都源自某种精明的利害计算。

   无论中国社会如何变迁,富人的精明是永恒不变的。

  关键词

  郭美美·道德消费

   自从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等西方富豪争相表态捐献自己的个人财富之后,慈善之风开始惠及中国大陆,道德消费从来没像今天这样为中国富豪们所津津乐道,然而,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的爆发,戳穿了中国富豪们有意无意制造的财富道德幻想。

   Baby郭美美是无辜的,其在网上的露骨展示,无非是表达了一个90后少女简单炫富的心理,却无意中触及了中国慈善制度的痛处,并刺痛了公众被悬殊的贫富差距长期折磨的神经。

   郭美美并不清楚自己所炫耀并乐在其中不能自拔的财富的来源,因此郭美美或许是无辜的,然而,所谓来源的“不清楚”,恰恰是中国财富分配现状及其制度最令人悲伤的一面,如果所有的财富都如马云所言是“阳光下”的产物,这个社会或许会更和谐。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通过郭美美事件,粗率批判中国富豪们以慈善为媒介的道德消费,相反,只是希望通过这一事件所暴露的弊端,能够有机会重新革新中国的慈善及财富分配制度,建立一个更加均衡且良序的社会贫富关系。

   鼓励富者合法且透明的道德消费,是任何一个健康的现代社会所提倡并渴望的,我们并不反对财富的创造和拥有,我们只是希望,财富的拥有者在享受财富带来的愉悦的同时,意识到财富所蕴含并承担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砰!”或狩猎·娱乐消费

   有钱有闲就得找乐子。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有钱有闲却找不到乐子,精神贫困一直是中国新富阶层的苦逼生相之一,于是我们看到,自驾、居游、红酒、雪茄乃至邮轮、游艇等等穷极生乐的法子大行其道,当然也不乏吃喝嫖赌之类的低俗趣味。

   2011年,关于娱乐或趣味消费一个有趣的现象或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贵开始热衷前往巴基斯坦、蒙古、北美,尤其是非洲,进行海外狩猎。

   尽管海外狩猎还只局限于新贵中的小众群体,但却代表了这个阶层趣味消费新的极致,所以我们将其列为关键词之一。

   据称,中国人到海外狩猎最早是在2004年,在那之后,前往非洲等地狩猎的中国富人逐年增多。

   美国人卢彬在华经营一家鲜为人知的高端狩猎俱乐部,据他介绍,就在数年前,还只能每年带一两个团,而进入2011年下半年,几乎每月都能带一到两个团前往非洲,其狩猎经纪的生意骤然火爆。

   “一名白人狩猎向导,三名黑人追踪手,两条猎狗”,这是狩猎者之一老胡对狩猎现场的描述,显然,“享受过去西方殖民者才有的奢华旅行方式和服务”,是狩猎者特别向往并津津乐道的精神享受之一。

   据称,狩猎者都很有钱,最年轻的20多岁,一般四五十岁,大多是老板,搞地产的,开矿的,开高级餐厅的,开珠宝店的,也有不少富二代,通常一次下来,依据狩猎内容(从旋角羚到狮子再到非洲象),其费用在10余万到数十万不等。

   野生狩猎通常会面对生态或动物保护组织的反对,但合法且有节制的狩猎娱乐,却通常有利于当地的生态保护和平衡。

  关键词4

  “围脖”·言论消费

   因为对自由表达的向往和饥渴,骤然兴起的围脖/微博,在2011年可谓通杀中国的草根及精英阶层,从有闲的新富阶层到娱乐明星再到草根网民,这一年,国人可谓全民沉浸于微博带来的群体狂欢中。

   在微博这样一个相对开放且自由的表达平台的刺激下,每一个人都迫不及待地亮出了自己压抑许久的舌苔,这一骤然兴起的表达浪潮或激情,所凸显的其实是大众言论消费由来已久的瓶颈。

   仔细检查或反省各色亮相的舌苔,或许上下都难言平坦,诚实而有价值的表达并不多见,其间甚至充斥了各种流言、炒作与谎言。然而,良莠不齐或许正是微博的价值所在,众声喧哗一直是我们这个社会稀缺的品质之一——先众声喧哗而后方能有灵性地表达突围及真实的价值发现。理想社会应当是每个人都有权且或多或少成为周围世界的长舌妇。

   事实上,所有奇异行为都或多或少是某种理性选择的结果,导致这种奇异理性选择的,当然有其匪夷所思的背景和根源,惟愿中国富人有更健康的理性选择与思维准则。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