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明伦在全省对外开放会议上作先进典型发言时指出发挥重要前沿作用 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6 08:37 来源: 商务部网站![MSN财经](http://stimgcn1.s-msn.com/portal/health/content_v2/buffer.jpg)
12月24日,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新形势下对外开放工作,推动我省对外开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明年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求进”提供强大支撑。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作重要讲话。市委书记陶明伦在会上作先进典型发言,市委副书记、市长余学友,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市长马刚及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我市被省政府授予“对外开放工作先进省辖市”,柘城县被授予“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市、区)”,民权县产业集聚区被授予“对外开放工作先进产业集聚区”。
陶明伦在作先进典型发言中说,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一号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以不变应万变的关键举措,抢抓难得机遇,搭建承接平台,强化工作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发挥中原经济区重要前沿作用,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探索传统农区跨越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是抓机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紧紧抓住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加快转移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主攻长三角,紧盯闽浙粤,走出去、请进来,大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2009年以来,全市共引进3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5个,投资总额296.3亿元。今年1至11月份,全市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同比增长49%,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8.7%,出口创汇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7%,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中,捕捉到一些龙头企业有意向内地转移信息后,多次登门拜访、沟通洽谈,用诚意打动对方,先后签约落地了浙江香雪海、浙江飞龙电器、浙江华美电器、万宝集团等知名企业。
二是抓载体,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发展的大平台,科学规划,着重建设,完善功能,提升水平,切实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力。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现已入驻企业(单位)1291家,从业人员34.3万人,民权县和柘城县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十强”、“十快”行列。1至11月份,全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5%,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81个。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在产业集聚区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产业集群,着力壮大支柱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实现规模效益。纺织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依托产业集聚区,着重引进弥补短板的关键环节,吸引了乔治白、阿玛尼、阿迪达斯、安踏等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落户商丘。在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发展以碳纤维、人造宝石、特种玻璃为主的新材料产业,新材料基地建设顺利推进。
三是抓机制,强化承接产业转移实效。把机制创新作为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着力创新招商机制,提高运作水平,更加注重专业队伍招商、商会招商、协会招商。我市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政策指导、产业规划、承接食品产业转移、新型食品工业示范园建设等方面加快深度合作步伐。开展职教攻坚工程,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与浙江慈溪开展了全面劳务合作,为外来企业提供用工保障,使人力资源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品牌优势。树立鲜明的工作导向,鼓励干部到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主战场上去摔打,通过实践练本事、长才干、做贡献,对在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承接产业转移正在成为衡量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尺。
四是抓环境,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商丘是“三商之源”,素有亲商、富商、安商的传统,我们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生命线,倾力打造“低成本、高效率、无干扰”的良好环境。去年,率先建成使用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将“党务、政务、村务、厂务、事务”公开全部纳入其中,建立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实行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联审联批,提升行政效能。今年7月开始,集中半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以“治庸、治懒、治散,提质、提速、提效”为主要内容的“三治三提”专项活动,向庸官问责,向懒员说不,向散症下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办事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公职人员的宗旨意识、服务本领不断提高,发展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商丘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打造商丘环境、商丘速度、商丘标准、商丘品牌、商丘创造、商丘质量 “六大标志”,重点凸显“商丘环境”,对产业转移项目坚持做到“五个一”,即一名领导牵头,一套班子联系,一个部门负责,一套方案实施,一条龙开展受理、代理、办理服务,以良好的环境大力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