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标普下调美国评级错了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7 04:14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财金时评

  栏目微博(http://weibo.com): 广州日报财金时评

  (weibo.com/1935629393)

  电子邮箱: gzrbcjsp@126.com

  热话题

  评级巨头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评级迄今已4个多月了,但市场信美国不信标普,无论是美国国债、美股还是美元,表现都出人意料的好。

  今年,美国政府公共债务首次突破15万亿美元大关。并且,民主共和两党在减赤问题上互相扯皮,令人难以看到债务问题解决的曙光。

  于是,标普在8月4日宣布下调美国评级,另外两家评级巨头穆迪和惠誉也将美国评级前景定为负面。

  但美国被降级四个多月来,美元对一揽子货币升值了8.6%,美股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7%,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60年来首次降到2%以下。在美国被降级之后,美国反而成了全球资金最安全的避风港。

  难道标普下调美国评级搞错了?这样的结论存在逻辑上的问题。首先,标普下调美国评级的理由并未被证伪:一是美国中期债务负担难以缓解,二是缺乏改善财政状况的政治能力。因此,惠誉21日再次发出警告,可能在后年下调美国评级。

  其次,标普降级针对的是美国中期财政前景,而近期市场追捧美国资产是欧债危机引发的短期现象。

  现实中存在两种评级,一种是机构书面评级,另一种是市场的操作评级。风险厌恶情绪、资金供给情况等都可导致市场操作和书面评级背道而驰。

  尽管出现短期背离,但随着时间推移,两者会日渐趋同。这种暂时的背离给我们三点启示:首先,美国的确存在债务问题,不应忽视被欧债危机掩盖的美债问题。

  其次,无论从经济基本面、债务可持续性,还是决策效率来看,欧洲都远不如美国,欧洲国家被降级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评级机构不可能单独影响市场交易。一旦发生市场动荡,别总赖评级机构,关键还是要解决实际问题。(金旼旼)

  (以上所有文章和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微观点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