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央行称日本投资中国国债申请程序进行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02:1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秦伟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这是中日两国互送的一份圣诞大礼。

  12月2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Yoshihiko Noda)结束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其间,中日双方表示同意加强两国金融市场合作,鼓励两国间的金融交易,主要包括扩大人民币在两国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根据中国央行的公告,双方合作主要包括促进人民币与日元在两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以及人民币及日元债券市场健康发展两大措施。此外,还包括支持发展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市场、鼓励私营部门在海外市场发展人民币和日元计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是日本(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需求。”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向记者表示,另一方面协议措施也降低了日本进出口商在进行对华贸易时面对的汇率风险。

  不过,中日两国政府并未公布实施这些计划的时间表。中国央行在公告中称,双方将建立“中日金融市场发展联合工作组”来推动上述合作。

  投中国国债“核心在于贸易”

  央行公告称,目前日本当局投资中国政府债券的有关申请程序正在进行中。

  早在野田首相访华前,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就已向媒体透露,日本可能最多会购入约100亿美元规模、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央行公告称,目前,日本当局投资中国政府债券的有关申请程序正在进行中。

  截至今年11月底,日本外储总额达约1.3万亿美元,规模仅次于中国,居全球第二。在日本外储中,超过70%是美元资产。对日本来说,这将是第一次购买中国国债。

  中国则不同,从2005年就开始购买日本国债,仅今年4月,就净购入1.33万亿日元的日本中长期国债,创历史纪录。尽管某种程度上看,中国单方面持有日本国债似乎让日本在外交上陷入被动,不过在曹远征看来,这并不是日本购买中国国债的核心因素,“核心在于贸易。”

  “国家做出姿态,将会推动其他金融机构购买(中国)国债。”一位外资投行债券交易员向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公告还指出,中国将允许日本企业在东京和其他海外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

  “事实上一直有。”上述债券交易员告诉记者,对于依赖电子交割的债券交易来说,发行地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资本项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在香港有一些特殊安排。”曹远征认为,由于缺乏回流机制,其他市场上人民币债券的发展并不会与香港市场产生冲突。

  此外,允许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下称“协力银行”)在中国内地试点发行人民币债券。协力银行是日本对外实施政府开发援助的主要执行机构之一,为日本财务省全资控股。这意味着它将成为首家能够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的外国政府下的实体。此前,能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的外国发行人只有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二者均不隶属于任何外国政府。

  对日人民币结算:规避汇率风险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预测,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明年将达到3.7万亿元,占中国总贸易额的比重将达到15%

  中国目前已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大量日企在华投资;中国同时也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1年1至11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096.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3.6%。其中,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3120亿美元,增长16.5%。

  过去,中日双边贸易多以美元结算,这使双方不得不面对美元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一位日本政府官员向媒体透露,目前约60%的中日贸易都以美元结算。

  根据协议,中日两国未来将采取措施便利人民币与日元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这将降低两国进出口商的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

  曹远征认为,以人民币代替美元作为结算货币是亚洲地区的内在需求,“金融危机时美元流动性下降,对亚洲区贸易产生很大影响。”而用人民币结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亚洲利益的维护。

  如今,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已占中国总贸易额的10%左右,比一年前的不足1%有了大幅提升。

  据德意志银行分析师预测,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明年将达3.7万亿元,占中国总贸易额的比重将达到15%。

  此外,中国将允许日本向中国内地进行人民币直投,包括投向日本企业在华附属机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