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与农民兄弟心贴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8 04:32 来源: 经济日报

  白雪皑皑,乌兰察布大地进入了冬眠。记者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科技特派员关慧明在察右中旗、集宁区农民的温室大棚里穿行,大棚中暖意融融,满眼翠绿。老乡们听说他们的关老师来了,热情相迎。从丰镇市红砂坝镇十八台村赶来的村支书金银和,还对记者叮嘱说:“老关下乡出过车祸,去年就做了3次手术,替我转告他,可得好好注意身体!”

  乡亲们和关慧明如此贴心,缘自关慧明和农业、农村、农民非同一般的“三贴近”。早在20多年前,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读书的这位达斡尔族小伙,就经常参加农场里的实践,种过大田淘过大粪。从那时起他就坚定了信念:一个学人,只有热爱农村热爱土地热爱庄稼,才能在农业科技方面有所建树;一个农艺师,只有在农牧业生产一线沉下心来扑下身去,才能使科技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关慧明大学毕业后,主动到生产一线蹲点服务。那时候,乌兰察布市蔬菜生产刚刚起步,没有几个温室大棚。关慧明总是往农村跑,为村民出谋划策,提供科技服务。他的持之以恒感动了农民,蔬菜引种栽培研究开始在一些农家地里试验起来。随着关慧明引进的西红柿、黄瓜、洋葱、西瓜等新品种的推广,蔬菜销路好了,农民的收益也提高了,关慧明得到了村民的认可。20多年,关慧明义务培训菜农10万多人次,现场指导近20万人次,每年行程7万公里,跑坏了3辆摩托车和3辆汽车。

  为了更好地推广农业科技,关慧明还发起成立了乡土人才培训学校,带着徒弟将农业科技送到村里。在此基础上,关慧明联合乌兰察布市5名科技特派员组成了联合科技承包小组,又创立了慧明科技发展公司,同时与河南方欣集团、北京艾格集团、河北惠民公司联合成立了机械化种植企业,搭起了乌兰察布市蔬菜联合会的架子。科技公司向每个农民生产基地派出技术人员指导生产,龙头企业出面与种子经销商、农资经销商、蔬菜经销商洽谈业务初步形成了农民出力、龙头企业出钱、科技公司提供服务的合作模式。8年来,在乌兰察布发展蔬菜基地10多万亩,农民每年增收5000多万元,关慧明的技术团队也通过服务创收300多万元。

  目前,关慧明的技术团队已经摸索出一整套适应乌兰察布市的蔬菜栽培模式。关慧明先后获得国家、自治区、盟市各级各类奖励25项,培养的蔬菜技术人员已分布在6省市50多个县乡的蔬菜生产基地。今年8月初,他在内蒙古东部参加全区优秀特派员表彰大会时,乌兰察布市的菜农就一遍遍给他打电话,请求给大白菜症状救急。关慧明连夜赶回并指导菜农立即喷洒7号农药助剂。喷药后第一天,菜心里长出一片叶子,第二天,菜心里又长出了第二片叶子,第三天,菜心已抱成一团。农民们说,有这样的特派员在,咱农民就有了主心骨。

  文/本报记者 陈 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