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教育部:确保明年实现教育经费4%目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9 02:2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马晖

   “据统计,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6%,比2009年提高了0.07个百分点。”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

  12月2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向与会的委员、代表做了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纲要”)工作情况的报告。

  这是官方权威部门首次披露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情况的具体数据。

  此前公布的《规划纲要》中曾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有研究教育财政的学者表示,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于教育的财政支出已连续几年保持了增长的势头,但是从目前的增长幅度来看,实现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的目标,还有“不小的难度”。

  而进一步发挥多渠道的筹资能力,亦被视作是做大教育投入这块蛋糕的另一途径。

  去年教育经费占比3.66%

  2011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数据,来得比平常晚。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选择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报告时披露了教育投入方面的一系列数据:2010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6%,比2009年提高了0.07个百分点。

  依照惯例,上一年度的“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这一核心数据的正式出炉,一般都是选择通过教育部、国家统计局以及财政部三家联合公布的“年度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予以披露,公布时间也多选在12月中上旬。

  “这个基本上已经形成惯例了。”有接近教育部的相关人士表示,“这次是有点特殊。”

  关于“4%”的拉锯战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

  早在1993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时,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20世纪末占GDP的比例应该达到4%的目标。然而,4%的目标直至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行将

  结束时仍未达到。

  而在有着“新教改”之称的《规划纲要》起草中,教育投入的问题尤为决策层所关注。经过多方博弈,在最终的公布稿中明确写明“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的目标。

  对于这样一个既定目标,国家领导层在多个场合都有表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加今年达沃斯夏季年会时,更明确表示,要坚决实现投入目标,“我知道这当中还有很大的困难,我的决心就是勒紧裤带也要实现”。

  有接近教育部的相关人士表示,决策层对实现这个既定目标看得非常重,“下了大决心,也采取了不少措施”。

  不久前,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从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合理安排使用经费、加强经费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此外,还从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层面寻找解决之道。陆续出台了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等加大教育投入的政策。

  由于地方政府是教育投入的大头,为了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国家先后出台了加强对各地财政教育投入情况的分析评价。

  教育部:确保明年实现教育经费“4%目标”

  “我们从财政教育支出增幅、财政教育支出比例、教育附加征收率和土地出让收益教育资金计提率四个方面,对各地2011、2012年财政教育投入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分析。”袁贵仁说。

  “4%”倒计时

  上述的“组合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据教育部负责人介绍,在2011年初预算安排上,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比2010年预算执行数增长14.6%,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增幅达16.3%,高于中央公共财政支出增幅3.8个百分点。

  “可以预期,2011年的教育投入增长应该是比较大的,但是由于基数的问题,GDP本身也在增长,所以要在明年达到4%的目标有不小的难度。”有研究教育财政的学者表示。

  梳理近年来数据可知,2008年的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33%,2009年这一数据为3.59%,2010年为3.66%,距离4%的目标尚有差距。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胡瑞文算了一笔账:如果从政府支出结构来看,2010年教育一项的绝对值为12550亿,占了14%,仅次于“城乡事务及农业水利”的15%,医疗卫生才占到5.3%,社保与就业是10.2%。

  “这些都是花钱的大项,教育要想继续加大开支,只有两条路,要么做大蛋糕,要么切别人的蛋糕。”胡瑞文表示。

  对此,袁贵仁在报告中也坦承,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落实4%目标任务艰巨,不少地方财政压力大,对加大教育投入的具体安排还不明确”。

  如何能够确保2012年4%的实现?

  教育部的思路是,一方面进一步向财政部门争取更多的预算支持,同时也要力促地方政府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毕竟后者的投入可占到总投入的70%左右。

  “在预算执行中,中央及地方财政拟再安排超收收入用于教育事业。”袁贵仁表示。

  不过,对于这样的解决思路,有学者表示,还应从体制机制上做文章进一步做大蛋糕。

  “教育投入只靠国家财政,或者75%-80%靠财政,是无法保证2020年教育基本现代化目标实现的。”胡瑞文称。

  在胡瑞文看来,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其实是做大教育投入这块蛋糕的另一途径。

  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国各级民办学校的固定资产总值(原始值)达4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国各级公办学校6年的财政基建拨款。

  “完全可以通过鼓励教育投资和教育消费,发展民办教育,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总额的增加。”胡瑞文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