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盛乾蹊跷更名盛齐安 阳光私募操纵市场第一案落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9 07:08 来源: 时代周报本报记者 张欣培 实习生 罗曼 发自武汉
证监会“零容忍”,稽查风暴再升级。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指出,证监会对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12月23日下午,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通报了五起证券市场违法违规案件。其中包括证券公司从业人员“老鼠仓”涉刑第一案、首例涉及阳光私募的“抢帽子”市场操纵案、首例保荐代表人涉嫌内幕交易案件等。
本专题特选择两样本,试图还原阳光私募国贸盛乾“抢帽子”市场操纵案的内幕交易细节,以及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重庆啤酒股票大跌疑云中,泽熙接盘大成基金的真实企图。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发起的内幕交易“零容忍”风暴直击阳光私募—国贸盛乾。它曾经是阳光私募中的佼佼者,获得过“五星级”的评价,如今早已光环褪去。随着证监会对陈杰、国贸盛乾涉嫌操作市场案调查情况的披露,国内首例阳光私募“抢帽子”操纵市场案的案情逐渐浮出水面。
令外界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的国贸盛乾已经不复存在,早在2009年10月它就已经悄然摇身一变更名为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盛齐安” ),公司主要经营药物研制。匪夷所思的是,既然国贸盛乾已经不复存在。为什么盛齐安的官方网站上介绍说,其公司股东为国贸盛乾?
据时代周报记者查证,国贸盛乾,2008年初成立于湖北武汉。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各类投资、咨询业务,主要负责人均于上世纪90年代进入证券市场,可谓经验丰富。其第一只阳光私募信托计划“交银国信·国贸盛乾一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简称“国贸盛乾一期” )在2008年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表现不俗。2008年下半年,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暴跌行情中,该信托产品取得10.06%的收益率,在全国所有阳光私募非结构化信托产品中排名第一。
曾经风光无限的国贸盛乾此时已经呈现颓败之势,国贸盛乾一期这只明星信托计划的最新运行状态已被多家私募基金统计网站更新为“终止”又或“强制清算”。而在更早时间,该只信托计划的资金账户已被有关部门依法冻结。而事实上,国贸盛乾“抢帽子”案件折射出的是交银国信对其无底线的纵容。
国贸盛乾已消失
灯光昏暗,走道逼仄,只有一位清洁阿姨来回拖地,把黑色的大理石擦得锃亮。周围一片寂静,这样的寂静让人很难想象,这就是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的阳光私募“抢帽子”案—湖北国贸盛乾投资有限公司的办公地点。
吊诡的是,明明公司墙壁上赫然写着“湖北国贸盛乾投资有限公司”几个大字,时代周报记者却被告知,这里不再是国贸盛乾,早在2009年10月就已更名为湖北盛齐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贸盛乾早就不存在了,我们跟这个公司也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主要是负责药物研制,跟基金金融扯不上关系,我们都是盛齐安公司的员工,说的直白点就是没有国贸盛乾这个公司了。”盛齐安公司的一名助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但是据时代周报记者多方查证,盛齐安的股东实为国贸盛乾。
随后,时代周报记者在电梯出口处的墙壁上看见“湖北国贸盛乾投资有限公司”几个字醒目地挂在上面,记者再三追问,既然国贸盛乾这个公司已经不复存在,在2009年10月就已更名为盛齐安,两年了盛齐安为什么还挂着国贸盛乾的牌子,该名助理闪烁其词,并称不知情,具体事项还应该问公司负责人余雄余经理。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余雄刚好就是负责国贸盛乾一期基金的基金经理,但是又怎么会突然转行到盛齐安公司做研制药物的项目经理,这在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据网上资料显示,余雄1967年出生,200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1991年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历任武汉市信托公司证券业务部总经理,上海中源、上海库巨鑫、上海聚鼎、上海华工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其所在领域和所学专业跟药物研制完全不沾边。
而另一个疑云则是,既然国贸盛乾早已不存在,为什么在交银国信·国贸盛乾一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净值公告中还能看到它在2011年1月20日到2011年7月20日的单位净值更新状况?据时代周报记者在私募拍拍网上调查分析,交银国信·国贸盛乾一期基金产品更新时间为2011-07-20,单位净值是1.3939,而基金经理显示还是由余雄担任。
除此之外,当时代周报记者电话询问交银国信相关负责人,问及他们有没有听说国贸盛乾已经更名为盛齐安这件事时,这几位相关负责人都表示毫不知情。而众所周知的是,国贸盛乾一期基金的信托公司就是交银国信,更名这么重大的事为何交银国信的内部人员却毫不知情?
12月27日上午9点半左右,时代周报记者在门外等了2个小时才见到余从办公大楼出来,但是对于记者的提问,余只是微笑不说一句话,并不时用手势来表示自己不愿接受采访。在记者问及关于国贸盛乾“抢帽子”案件时,余依然保持缄默。
据盛齐安内部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2009年10月国贸盛乾虽然更名为盛齐安,但其公司股东还是国贸盛乾,而且领导也是基本没有更换。而在2009年5月,证监会就对国贸盛乾涉嫌“抢帽子”操作市场行为立案调查,国贸盛乾为何会选择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5个月后更名,这其中到底存在着怎样的猫腻,这是否跟国贸盛乾涉嫌“抢帽子”操作市场有关?
谁是涉事责任方?
陈杰、国贸盛乾因合谋通过“抢帽子”操作手法非法获利2488万余元。因陈杰、国贸盛乾的行为涉嫌构成《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操纵市场罪,依据相关规定,证监会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并在刑事侦查中。
一位上海证券律师颇感奇怪,此案件涉及的数额不大,为何直接移送公安机关?“之前类似的汪建中案件,先是行政处罚,然后才移送公安,并且都是当地公安?”他认为,表面看似处理将更严格,然而当地公安处理却容易轻描淡写。ST绿大地就是典型。
不过,从目前来看,陈杰与国贸盛乾或难逃法律制裁。
“抢帽子”交易操纵对于陈杰来说并不陌生,潜伏买入—大量荐股—高价卖出,这是他惯用的伎俩。早在2007年4月陈杰就已经卷入了“武汉新兰德”案。在此次交易操纵中,陈杰在事先布局和事发反调查方面,都已经更加老到和娴熟。
在“武汉新兰德”操纵市场案中陈杰仅遭受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然而此次,陈杰极有可能遭遇民事甚至刑事处罚。按法律规定,操纵市场最高可判刑10年。
不过另一受罚主体国贸盛乾已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又将由谁来承担责任?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远忠律师认为,这并不影响受罚主体。“公司消失了将会处罚相关责任人,谁构成了操纵市场谁将成为受罚对象。”他指出,最后处罚终将落到具体个人,所以主体消失并不影响结果。
但在国贸盛乾应该由谁为此事负责上,外界猜想最直接的人或为基金经理余雄。本应该由余雄操作的国贸盛乾一期账户为何交由陈杰直接操作客户?基金经理的职责又体现在哪里?不过,究竟谁为最终责任人,仍无定论。
事实上,在此市场交易操纵案中,不可忽视的另一对象便是交银国信。国贸盛乾一期为国贸盛乾与交银国信信托在2008年4月合作的一只私募基金。尽管,交银国信并未成为受惩罚的对象,但是外界仍对其充满了争议。在这起抢帽子事件中,交银国信是否可以置身事外?
之前,就有交银国信内部人员向媒体透露,由于公司内部各部门出发点不同,国贸盛乾违规行为被掩盖,其操作思路也得以继续。按照规定,作为证券投资信托的投资顾问,私募基金下单必须通过信托公司。早在国贸盛乾被调查之前,交银信托多次警示过国贸盛乾,要求其注意投资方式。
然而,在国贸盛乾的争取下,下单基本不用受到监控审核,到后来,下单要求发出后,交银国信直接点击,指令就有效了,连审核的程序都省了。
如此意味着,交银国信对国贸盛乾的违规行为,非但没有制止,反而对其操纵股市爱的行为给予了纵容。因此,交银国信信托监管缺失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如果当初交银国信在发现国贸盛乾存在违规行为时给予警告,国贸盛乾的坐庄式操盘也许可以避免。”张远忠分析说。
证监会的通报并意味着事情的结束,相反,更多的内幕将会陆续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