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创新推动发展 理性培育债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9 09:44 来源: 新华08网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王宇 陈珊

  2011年中国债券市场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债券市场秉持发展这一要义,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要求,致力于扩大融资规模,推动市场创新,防范系统风险,以制度建设和创新引领债市,砥砺发展,风雨兼程,为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在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情况下,债券市场大力发挥支持实体经济融资的作用,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截至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发行总量超过60万亿元,余额近22万亿元,其中企业债券余额超过5万亿,而通过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在2011年更是充当了企业债券的主力军角色,全年发行1.8万亿,余额已近3万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债券市场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加快发展成各方重心,协同推进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减少行政审批,向市场要效率。交易商协会为提高注册效率,建立科学的注册程序,致力于为实体经济雪中送炭。发改委和证监会简化债券发行程序,提高发行效率。实践证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助于增加金融体系弹性,分散系统性风险,因此“发展”已成各方共识。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债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以制度建设为推手,为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护航。回顾2011年的债券市场,风险跌宕是一大特征,投融资平台风险事件频发引发信用利差快速扩大,丙类户垫资问题引发对操作风险的关注,发行人信息披露不到位引发对后续管理的重视。对于这些风险和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及时出台法规,规范市场运行,完善市场基础设施。5月,交易商协会对四川高速给予警告处分,规范微观主体行为;7月,发改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强存续期管理和债券资金用途监管;9月,央行规范清算代理行的代理行为,严堵债市交易结算中的潜在风险。12月,上海清算所推出现券交易净额结算服务,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集中清算机制的正式建立,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市场创新层出不穷,债券市场活力呈现。5月,首单非金融企业债务定向融资工具发行,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8月,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获批,进一步探索推进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11月,首单区域集优票据成功发行,通过在发行、信用增进和风险缓释等多方面的创新,很好地契合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11月,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正式试点并获市场极大的认可,成为建立地方政府规范融资体系的重要举措。2011年,我国债券市场的创新不断,在解决企业融资困境的同时,为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添加了独特的亮色。

  开放持续推进,债市活水激荡。2011年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依然保持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全年发行人民币债券近千亿元,有力提升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的地位。同时,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引发关注,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内机构逐步增加,融资规模稳步扩大。此外,银行间市场投资者开放取得重要成果,首次引入境外央行参与,既提升了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声誉,也有助于推动人民币走出去的进程;RQFII获批并即将推出,拓宽了境外人民币回流渠道,丰富了境内债券市场投资者类别,活跃了市场交易。

  2011年,中国债券市场坚持发展的理念,加快创新,完善制度,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步伐,保证了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在世界经济阴云笼罩的环境下,我国经济一枝独秀,债券市场功不可没。展望2012年,随着我国“十二五”建设关键时期的到来,保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在党中央“稳中求进”的步调下,债券市场将依然加快发展步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姜楠】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