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融资大缩水 赚钱难上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30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王洋

  岁末将至,其实在每一年的年末,上市公司都会“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是在今年,欢喜的公司并不太多,大多数公司都在今年迎来了盈利低谷,虽然也有少数公司暂避偏安一隅,但是2011全年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也令人们感受到了今年A股市场的冰雪氛围。

  寒冬的过往

  事件并非孤立的,若要探寻今年上市公司遇到的问题似乎不得不提3年前的那场金融危机。当时的中国,为应付金融危机出台了大量的防御刺激举措,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增加货币供应,政府带头投资消费以刺激经济,避免其陷入流动性陷阱。因此在2009和2010两年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的货币政策从刺激经济避免衰退上确实有正面意义,但用药过猛的举措把“腹泻”治成了“上火”。“上火”的表现就是商企的通胀率。

  北京润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林碧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0年12月份,居民价格消费指数同比上涨已达到4.6%,远超过之前设定的3%的警戒线。2011年,经济的首要任务由之前的“保增长”变成了“控通胀”,所以2011年的货币征程主线也就由此得出,即“从松至紧”。截至2011年12月22日,央行在2010-2011年近两年的时间里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了以上的宏观背景,上市公司生存状态就不难推理。

  周期类公司成最大“受害者”

  A股的上市公司从事的行业包罗万象,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如果从大的范围划分,基本可以分为周期类和非周期类,而继续分割的话,周期类可以分资源类、制造业以及服务业(包含为制造业、资源类服务的企业,例如物流业等等)。非周期可以分为“高端商品消费”、“医药、软件”等等。

  就各个类别的上市公司在今年的表现,林碧野对记者分析道:“周期类上市公司无疑是今年紧缩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的受害者。其中资源类的公司与其他类别的周期类公司有一点小的差别。在通胀的初期或是中期,由于资源品的价格和资金炒作走高,使得资源类公司的毛利率和毛利额相比之前大幅增长,乃至成几倍增长。所以在通胀初期,此类公司反而受益,代表的行业有煤炭、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农业品等等。但随着通胀的纵深发展,其下游的加工制造业不堪忍受成本的大幅上涨。因为成本上涨的风险无法全部转嫁至下游或是消费者。所以原材料采购动力大减,在初期上涨的价格此时因需求的减少而下跌。资源类公司的利润下降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在资源类下游的制造业在通胀来时更加难过,”林碧野说,“因为各项成本都在上涨,有前面陈述的原材料价格上涨,还有来自人力成本的上涨,而大多数制造业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人力成本上涨较为敏感,来自两方面的成本压力侵蚀着企业的毛利。而那些毛利率本就不高的制造业企业情况就更加堪忧,经营出现亏损比比皆是。服务业是为制造业和资源类提供服务的公司,例如运输、维修,它们一样会因为母体的缺血而一蹶不振。

  暂避港湾的行业代表

  非周期类行业在今年只能说是暂避港湾。比如高端商品消费的代表——白酒类上市公司。他们在今年过的算是“最滋润”的。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竞相涨价为此类上市公司提供了价格跟随上涨的环境和温床,此类商品的特点就是消费者对价格完全不敏感,而酒类板块也成了今年年内在二级市场表现较好的板块之一。

  医药类、软件类等等其他非周期上市公司虽然不像高端消费品那样逆大市上行,但也基本没有被通胀和货币政策所伤及,因为一个卖的是生命必需品,而另一个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对成本的上涨有着强大的转嫁能力,所以几乎没有在利润表中表现出经营困难。

  林碧野同时表示,除了通胀对周期与非周期类公司的影响之外,还有一条因素对上市公司有着巨大影响,它就是货币政策。抑制通胀就要严控货币供应,但紧缩的货币政策在此时呈现“双刃剑”性。“打压通胀的同时,对那些因通胀经营不堪的企业是双重打击,这些企业需要充足的现金才能渡过通胀严冬,而银根紧缩却给他们渡过严冬制造一层巨大障碍,一些现金储备量低的上市公司不得不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获取资金以应寒冬。”林碧野说道。

  融资规模骤降

  除了以上上市公司自身经营的成本与利润方面之外,与2010年A股募资超万亿元相比,2011年A股上市公司融资规模骤降,年内共有481家公司进行了首发或再融资,累计募资金额7116亿元,较2010年全年下降幅度达31.4%。

  在去年A股融资创下逾万亿元的新高之后,今年的融资规模出现大幅减少,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年内A股合计募资金额7116亿元。分类型看,共有276只新股发行,累计募集2720.02亿元,再融资公司205家,累计募集4396.06亿元,其中,增发公司182家,募资合计3575.61亿元,配股公司14家,募资合计407.25亿元,发行可转债公司9家,合计募资413.2亿元。

  新股方面,2011全年共计有276只新股陆续发行,合计募集资金2720.02亿元,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发行家数共减少71家,下降20.46%,募资规模减少2201亿元,下降幅度达44.73%。

  此外,今年新股不仅在发行家数及募资规模上双双出现下降,在股市持续下跌、新股大面积发行的情况下,公司想成功上市、股票想要发行也较为艰难,八菱科技曾一度以发行时机构询价对象不足而出现中止发行,新华保险确定的最终发行价格也仅稍高于申购时的价格下限,在网上申购时以前一签难求的热情降温,取而代之的是新股的中签率屡创新高,统计显示,今年5月底发行的新股双星新材网上中签率高达65.52%,文峰股份、庞大集团等网上中签率也在10%以上。从发行市盈率来看,年内发行市盈率最低的桐昆股份,其发行市盈率低至12.2倍,低于当前的A股平均市盈率,中国水电、利君股份等数十只股发行市盈率也不足20倍。

  从再融资来看,除增发金额与去年持平外,配股和可转债规模都出现减少,今年共有182家公司成功实施了增发,合计募资3575.61亿元,在发行家数和募资金额上均和去年相当,配股和可转债公司今年募资金额分别为407.25亿元、413.2亿元,比去年分别下降72%、42%。而相对于已经成功进行再融资的公司而言,今年有更多已经公布了发行预案而未能实施的公司,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共有23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增发预案,时代新材、驰宏锌锗等13家公司计划配股,民生银行、中国重工等7家公司发布可转债发行计划。

  以行业角度统计年内的融资规模,今年机械设备行业融资合计1370.64亿元,成为年内融资规模最大的行业,其次为金融保险业,在去年金融保险业的融资占据当年募集规模的近四成之后,今年仅有9家公司进行融资,合计募资962亿元,虽然今年在规模上仅稍低于机械设备业,但与去年相比,金融保险业的融资规模则出现大幅减少,仅相当于去年的28%。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